##EasyReadMore##

2007年5月11日 星期五

探索「六吋」以下的宇宙真相

 


探索「六吋」以下的宇宙真相


    ──讀《揭開史前文明的面紗》有感


張錦華(台大新聞研究所教授)



  我是一位新聞研究所的教授。美國極受尊崇的普立茲新聞獎的創辦人曾說:新聞工作的三大目標就是:第一是報導真實、第二也是報導真實,第三還是報導真實。這說明了追求真實是人類十分重要的根本目標。不過,什麼才是「真實」呢?



  英國哲學家艾丁頓曾舉例說明科學家研究「事實」的限制:一位海洋生物學者以六吋的魚網網眼,花了很長的時間在海裡網魚來研究海洋生物,最後終於得到一個「科學」定律:所有的魚都比「六吋」長!



  這個例子很好笑,也很可悲。科學家窮盡一生的努力,其發現的基點卻總是受限於人類的能力不足,而所得到的成果就很可能差之毫釐,失之千里都不止了呢。



  科學史上有著巨大成就的牛頓曾把自己比喻在海邊拾貝殼的孩子,他並且說,在他漫長的一生,所學到的一件事,就是我們所有的科學,如與現實相比較都是原始的、幼稚的。



  這本書的內容,也許正像那些「六吋」以下的海洋生物,漂流在廣大的海洋中,在一個偶然的機會裡,被一些海邊拾貝殼的孩子發現,像是三葉蟲上的鞋印、深海裡的巨大金字塔遺跡、20億年前的核子反應堆、失傳的瑪雅曆法、人與恐龍的雕畫、以及人類文明敗壞和毀滅的痕跡等等。



  從「正統」的科學範疇來看,這些可能是「異端」的,可能有人會斥責這是不合乎「科學」的。但是,我們也不禁要問:「正統」的科學成就不就是那個「六吋魚網」的發現成果嗎?這些現在視為「正統」的科學發現,在以前也曾經被視做「異端」呀!「誰」有權利來界定真理的範疇呢?



  我們人類是否只能靠著「六吋魚網」來認識世界呢?如何讓我們的魚網網眼更細致的察知宇宙真相呢?本書收集了許多「六吋」以下的考古發現,非常豐富有趣,文筆生動、並佐以珍貴圖片,事實資料來源也能引注詳細,是一本適合大眾閱讀的科普讀物。



  閱讀的過程,更如同歷經柳暗花明、跨越現有科學侷限的驚喜。不過,雖然透過這些豐富的實例,讓我們看到了許多令人驚異的「六吋」以下的宇宙現象,但是本書並沒有告訴我們宇宙的真相到底是什麼?如果進化論是錯的,那什麼才是對的呢?



  但它最後的建議很有意思,想要知道最終的答案嗎?有一個方法叫做「修煉」,也就是修煉成「覺者」,也許你就可以有一付更精細的魚網網眼了。朋友,看完本書後不妨試一試喲!


                                                                                                          於仲夏蟬鳴的校園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文章可以轉貼嗎?可以,不過要註明出處、標示本站連結。
※建議瀏覽器:Chrome 或 Firefox 或 Opera 或 IE11以上

總網頁瀏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