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ReadMore##

2007年5月6日 星期日

“司馬光”為何不砸缸了?

 


“司馬光”為何不砸缸了?
 
 
      在湖北某地曾發生了一出悲劇:12歲的小學生黃某與同班4名同學同去距校200米的魚塘內游泳,
黃因體力不支,在水中掙扎。已上岸的4名同學看到後,其中一名哭著要喊救人,另一名同學則制止
說:“如果喊人,老師會知道我們私自游泳。”結果黃因無人救助,溺水而亡。事後,4名同學還將
黃的衣服藏在距魚塘300米遠的南瓜地裡,然後若無其事地一同返校。


這讓人聯想到了也曾是小孩子的司馬光的故事。司馬光砸缸的故事已流傳了近千年,故事裡,司馬光
表現出了機智與勇氣,或者還有責任感──別人跑掉的時候,他沒有跑,而是選擇了救人。


現在小孩子的智商大約不會低於當年的司馬光了吧,而司馬光砸缸故事的世代熏陶也讓人獲得了很多
借鑑吧,但事實卻證明今人一定勝古人的說法實在是未必。因為怕被處罰,4名小學生做出了自己的
“抉擇”,這實在是一個生死抉擇──一方是一個人的生命,另一方只是自己可能承擔的一點小責
罰,但在一閃念之間,4個小學生拋棄了前者。他們沒有選擇“砸缸”救人,而是眼看著同學掙扎
直至沉下去。


面對危險,我們當然不能苛求沒有救人能力的小孩子下水去救人,但連喊叫救人的勇氣也失卻,我
們就大有反思的必要了。


社會、學校、家長等等諸方,大都很關心孩子的學習,而對於其心靈的關心卻少得多。許多孩子之
所以變得自私自利、蠻橫無禮、冷酷無情、缺乏責任感,不是偶然。現在的許多家長為了不讓孩子
吃虧,都教育孩子怎樣學得精一點,奸一點。大人的各種自私行為也在影響著孩子。


“司馬光”為何不砸缸了? 這是社會敗壞的一個危險警號,當自私自利深植於孩子們的心中時
,他們將擁有的未來世界不會美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文章可以轉貼嗎?可以,不過要註明出處、標示本站連結。
※建議瀏覽器:Chrome 或 Firefox 或 Opera 或 IE11以上

總網頁瀏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