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ReadMore##

2007年5月6日 星期日

天知地知

 



天知地知
 
 
◎詹姆斯•蘭費蒂斯


他當時11歲,一有機會就到湖中小島上他家那小木屋旁釣魚。


一天,他跟父親在薄暮時去垂釣,他在魚鉤上掛上魚餌,用捲軸釣魚竿放釣。


魚餌劃破水面,在夕陽照射下,水面泛起一圈圈漣漪;隨著月亮在湖面升起,漣漪化作銀光粼粼。


魚竿彎折成弧形時,他知道一定是有大傢伙上鉤了。他父親投以讚賞的目光,看著兒子戲弄那條魚。


終於,他小心翼翼地把那條筋疲力竭的魚拖出水面。那是條他從未見過的大鱸魚!


趁著月色,父子倆望著那條煞是神氣漂亮的大魚。它的腮不斷張合。父親看看手表,
是晚上10點──離鱸魚季節放釣的時間還有兩小時。


“孩子,你必須把這條魚放掉。”他說。


“為什麼?”兒子很不情願地大嚷起來。


“還會有別的魚的。”父親說。


“但不會有這麼大。”兒子又嚷道。


他朝湖的四周看看。月光下沒有漁舟,也沒有釣客。他再望望父親。


雖然沒有人見到他們,也不可能有人知道這條魚是什麼時候釣到的。但兒子從父親斬釘
截鐵的囗氣中知道,這個決定絲毫沒有商量的餘地。他只好慢吞吞地從大鱸魚的唇
上取出魚釣,把魚放進水中。


那魚擺動著強勁有力的身子沒入水裡。小男孩心想:我這輩子休想再見到這麼大的魚了。


那是34年前的事。今天,這男孩已成為一名卓有成就的建築師。他父親依然在湖
心小島的小木屋生活,而他帶著自己的兒女仍在那個地方垂釣。


果然不出所料,那次以後,他再也沒釣到過像他幾十年前那個晚上釣到的那麼棒
的大魚了。可是,這條大魚一再在他的眼前閃現──每當他遇到道德課題的時候,
就看見這條魚了。


因為他父親教誨他,道德只不過是對與不對的簡單事,可是要身體力行卻不容易。我
們能否做到沒人看見時也循規蹈矩呢?


如果有方便門路能及時送入設計圖,我們會不會拒絕走這條門路?又或者,我們得
到了我們不該知道的內幕消息,會不會拒絕去做股票內幕交易呢?


要是小時候有人教誨過我們把魚放回水中,我們是會做得到的。因為我們從中學
會了明辨道理。


一次擇善而從,在我們的記憶中會永遠地留下清香。這是一個足以讓我們自豪地講
給朋友和兒孫聽的故事。


並不是講我們怎樣投機取巧,而是講我們如何做得對,就此自強不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文章可以轉貼嗎?可以,不過要註明出處、標示本站連結。
※建議瀏覽器:Chrome 或 Firefox 或 Opera 或 IE11以上

總網頁瀏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