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ReadMore##

2008年8月30日 星期六

唐僧與唐朝僧人

 


唐僧與唐朝僧人


文/吉林舒蘭大法弟子  


【2005年11月18日】一部《西遊記》是家喻戶曉,都知道了那位玄奘法師,即唐三藏。後來世人稱他為唐僧,然而在唐僧師徒取經的唐朝,還有眾多信佛修佛的僧人,他們與唐僧不同在哪呢?


當時唐朝的民眾雖然信奉佛法,但相比西方佛國已是民風日下,亟待大乘佛法的度化,然而大乘三藏經卻遠距長安十萬八千里的西天雷音寺如來處,玄奘法師為救度東土眾生毅然承擔了求取真經的重擔,發願不取回真經,誓不歸還。寒暑易往,萬苦艱辛,歷時整整十四個春秋到達西天,獲取了真經。


《西遊記》記載,如來佛祖因玄奘取經有功,封他為“旃檀功德佛”;同去取經的孫悟空,因一路伏魔降妖,護法有功,被封為“鬥戰勝佛”;忠誠敦厚,任勞任怨的沙僧,成就了“金身羅漢”;而那位貪吃偷懶、色欲之念未去乾淨的八戒,途中時有歸退之心,也堅持走到了西天,大有長進,被如來封為在天國為覺者看管供奉的“淨壇使者”;身為畜類的白龍馬,為取經負重,勞苦功高,冊封八部天龍。而當時唐朝寺院中那些眾多僧人、法師、方丈、主持護院也深信佛法,數年虔誠苦修,卻未得如上高果位的榮耀,其原因顯而易見──寺院僧人大都為自身解脫而修,而唐僧師徒四人為拯救東土眾生求取真經,他們在萬里迢迢的取經途中承受魔難,修煉自己,完善自己。


在世間旅途中雖然是師徒關係,對於上師如來給他們安排,觀世音菩薩親自導演的九九八十一難來說,他們四眾是分別走在神路上,成就不同果位的修煉人,每人建立了不同的威德。他們各自有各自魔難,各有要去的常人之心。如路經西梁女兒國時,玄奘遇到了國色天香、品貌雙全女王的愛慕,終能不戀王位,拋卻紅塵,道心堅定地奔赴西天。為完成使命,他們之間配合默契,各負其責。在“五莊觀”孫悟空奮不顧身跳油鍋,代師受罰。其護法敬師之心實在令人感動,也多次出現;大師兄悟空不在之時,牽馬挑擔八戒、沙僧,忍辱負重,降妖護師;“黑松林”危難之時,白龍馬也現身除魔救師,深受其傷。他們每遇生命到危難之時,都得到各層神界、菩薩、如來的親自救護。師徒四人取經的歷史,也是他們個人修煉的歷史,在求取真經之時,走完了各自修煉的道路,成就了他們各自應當得到的果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文章可以轉貼嗎?可以,不過要註明出處、標示本站連結。
※建議瀏覽器:Chrome 或 Firefox 或 Opera 或 IE11以上

總網頁瀏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