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ReadMore##

2008年8月27日 星期三

時事論衡 陸客到底來不來?

 


時事論衡 陸客到底來不來?
 
⊙劉孟奇(國立中山大學政治經濟系副教授)


台灣馬政府開放陸客來台「拼觀光」,目前成果卻遠不如預期。根據觀光局統計,七月份來台的陸客約4,700人,平均一天約151人,與當初「每天來台3,000人」的預期相差甚遠。來台的4,700名陸客,如果不計算機票的話,大約帶來3.6億元的旅遊產值,也與當初政府希望陸客每月可帶來41.7億元的目標,有極大的差距。


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落差?觀光局的解釋是,來台陸客沒有預期多,「首先是因為奧運逼近,陸客來台意願偏低;其次是因為過去是特件處理,現在回歸正常審查,耗費時間長;週末包機又以台商搭乘為主,導致人數偏少。」觀光局相信,等奧運過後,陸客來台人數會有「顯著成長」。


我不知道觀光局認定的「顯著成長」是多少?不過我大膽猜測,奧運結束後,即使陸客來台人數會有所增加,2、3年內要超過每天1,000人都會相當困難,更遑論達到每天3,000人的目標。


我的理由是,對陸客而言,「到台灣觀光」是個新商品。要評估這個新商品有多大的可能市場,一個簡單的做法,就是先評估「目前在市場上性質相近的替代品」有多大的市場。


從大陸觀光客的角度來看,如果從旅費、食宿、商品採購等幾個面向來考量,在接近的預算額度下,「赴日觀光」顯然是「到台觀光」的明顯替代品。而目前中國赴日觀光的人數有多少?根據統計,日本從2000年開始對中國開放觀光,當年的陸客赴日旅遊人數為35萬人,也就是平均1天959人。經過8年的成長,中國2007年到日本的觀光客為94萬人,也就是平均1天2,575人。


簡單的說,如果我們把日本觀光跟台灣觀光視為類似替代品,那麼即使我們把中國赴日觀光的旅客挖過來大部分,也達不到1天3,000人的目標。從另一方面來說,以日本舉世知名的觀光資源與購物條件,在一開始開放陸客觀光時,都只有每天不到千人的旅客人數。台灣又要憑什麼能夠一舉超越人家8年的努力,一口氣達到每天3,000人的驚人數字?


平心而論,我們把台灣跟日本視為類似的旅遊替代品,其實是高估了台灣的旅遊吸引力。不過這或許也顯現出政府在推動陸客來台觀光時,在論述中一直存在的盲點,那就是把「陸客來台旅遊」視為只是「兩岸雙邊」的事務,而以為只要有「民族情感」與「歷史淵源」存在,陸客來台就會絡繹不絕。在此同時,卻忽視了在陸客的眼中,「到台灣觀光」只是「出國觀光」的諸多選項之一,而其中「赴日觀光」就是一個強而有力的替代品。


一言以蔽之,要吸引陸客來台,台灣不能只想跟中國比,而是要跟日本比。如果我們只是一廂情願等待陸客因為「好奇心」來台觀光消費,卻不看清自己在亞洲觀光市場中所處的客觀位置,那麼,要期待陸客來台觀光能對台灣經濟產生顯著影響,恐怕終究會大失所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文章可以轉貼嗎?可以,不過要註明出處、標示本站連結。
※建議瀏覽器:Chrome 或 Firefox 或 Opera 或 IE11以上

總網頁瀏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