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ReadMore##

2008年8月12日 星期二

獨立評論(265): 奧運會,中國經濟出現疲軟下滑

 


獨立評論(265): 奧運會前中國經濟出現疲軟下滑


伍凡: 各位觀眾好,現在是「獨立評論」時間。直到去年,還有不少人在估計,中國的經濟在奧運會前後都會一路亮麗,一片看好。但是,人們沒有想`到,自2007年11月開始,中國股市「跌跌不休」、樓市拐點初現、外貿增幅回落,全球經濟的不景氣和北京國務院「狠招疊出」的宏觀調控,使得長期處於高速增長的中國經濟,放緩跡象日益顯現。廣東、浙江、江蘇等省份的很多外貿出口型企業更是遭遇「寒流」,不少已舉步維艱。今天我們來討論這個問題。
草庵:我們先看看中國股市。與2007年10月16日上海股市上證指數高達6,124.04點、總市值40多萬億時的風光相比,今年6月20日上海股市報收2,831點,市值縮水20多萬億元。絕大多數股民的資產都隨之嚴重縮水。那麼,究竟是誰在股市裡賺了錢?為解疑釋惑,中央電視台"經濟半小時"節目與搜狐網等聯合做了一項調查,自2007年1月1日開始,至2008年6月17 日為止,共有 764,588名投資者參加了這一調查。調查結果顯示,92.51%的投資者虧損,盈利的只佔 4.3%,勉強不虧的占3.15%。
伍凡:中國股市從其誕生之日開始,就是一個圈錢與財富再分配的場所。最開始是一批先知先覺的企業有效地利用了這一交易平台圈錢。朱鎔基最開始想"規範整頓" 股市,折騰了一番後發現難度實在太大,於是產生了一個聰明想法:與其讓別人在股市圈錢,政府來收拾爛攤子,還不如政府自己圈錢划算。於是將大批經營不善且資 金飢渴的國有企業推向股市,利用股市對國有大中型企業"救死扶傷"。嘗到了甜頭後,本屆政府更大膽,乾脆利用股市成功地化解了中國金融系統的大量壞帳。


草庵:CCTV 的調查其實漏掉了股市的真正贏家:上市企業。許多國有企業本來不是生命垂危,就是病入膏肓。當它們通過股市成功地圈到了大批錢後,方才起死回生。即使後來 逃避不了死亡命運的企業,至少也通過股市資金續過一段命,而這一續,至少改變了許多國企負責人的命運,讓許多上市的利益相關者不同程度地獲利。只不過,他們都是隱形獲利者,很少有人渲染這一點。
伍凡:與歐美包括亞洲的股市相比,中國股市最大的特點就是"政策市",沒有政府積極的政策傾斜與扶持,不會有股市的繁榮興旺;但也正因為政府的扶持目的與方法都出於自利的需要,中國股市始終有"病"。但從中國政府的角度來看,有這樣一個股市存在,可以轉嫁一些經濟風險。


多年來,中國銀行系統的巨額壞帳(最高時曾達9,110多億美元)一直是中國政府的心頭大患。經濟觀察人士一直認為金融危機將成為中國經濟危機的引爆點。有 那麼幾年,中國政府曾想盡方法,試圖將中國金融系統中的工商銀行與建設銀行推向華爾街圈錢,以轉嫁金融風險。但因華爾街設置的門檻過高,無法達到目標,最後只好轉向香港與中國A股市場。在中國A股市場陸續上市的銀行計有中國銀行、建設銀行、工商銀行、招商銀行、浦東發展銀行、民生、華夏等多 家。銀行股最紅火時,其總市值曾占中國股市市值的一半。
草庵:對比中國銀行業上市前後的壞帳率,就可以知道股市的存在以及政府直接操控股市,對中國當局來說是多麼必要。


由於中國銀行業的壞帳率對世界來說都是個秘密,為便於比較,此處只引用中國政府公佈的數據以作參照。2004年3月底,中國4大國有銀行的不良貸款為 18,900億人民幣,約占貸款總額的19%。但從2006年以來,各銀行陸續上市之後,情況大有改觀。到2007年末,中國、建設、工商等5家大國有銀 行的不良貸款率降到歷史新低,平均不良率僅為8.05%。美國銀行(原美洲銀行)首席財務官普萊斯對外公佈,2005年6月美國銀行投入中國建設銀行30 億美元,短短2年後,直接和潛在獲利已達到320億美元--請注意,這一時期正好是中國建行上市大量圈錢之時。事實上,這幾年中國銀行業的經營手段並未有 明顯改善,腐敗也並未減少,更兼由於房市下跌、企業破產及股市下跌,新的不良貸款在持續增加。如此情況下效益特高,不良貸款率大幅減少,實賴政府批准其上 市圈錢之"功"。
伍凡:那麼現在手中還有股票的股民們該怎麼辦?有的股民還在指望中共當局出手救股市,我看這是單相思。因為目前中共政權首先關注的重點在奧運會的安全。第二中共巳提出宏觀調控方針:既要防止經濟由偏快轉為過熱,抑制通貨膨脹,又要防止經濟下滑,避免大的起落。這兩個防止是相互矛盾的,可見中國經濟是在矛盾中掙扎,沒有可能救股市。對股民而言,最好的辦法是在奧運之前,賺一點就見好就收。實在忍耐不住,在奧運期間可以觀望一下,奧運結束前,盡快逃離股市。
草庵:我們來看看中國序地產情況。中國房地產銷售10年來首次量價齊降。今年上半年,整個房地產市場首次出現了從1998年以來,銷售面積和銷售額同時下降的情況,多年來一直火爆的樓市出現了大幅降溫。
全年的房地產開發貸款總額,按照去年的水平估算,應該在6000億元人民幣的規模。同樣按照去年的規模估算,個人按揭貸款的總額,在5000億元人民幣規模上下,此外,從QFII批准額度通過股市投資於房地產的外資,1-4月的數據顯示為150億元左右,再加上可能通過增發等手段籌集的資金,總計在1.6萬億元上下的水平。經過測算,該行業上市公司須投入開發的資金總額,應該在2萬億元左右的水平。兩相比較,4000億元人民幣的資金缺口浮現。


這個數據相當於一年房地產所需投資總額的1/5。這樣的情況下,按照慣常邏輯,降價以加快銷售回款,是最為合適的解決手段。
伍凡:工行城市金融研究所昨天發佈的最新一期研究報告指出,房價在漲勢大幅放緩後可能呈現小幅穩步上漲態勢,但短期內普跌的可能性較大。報告認為,目前許多房地產開發商的自有資金占比已從35%下降至30%以下,加上二套房政策出台後,很多銀行都收緊了房地產開發貸款和住房按揭貸款,開發商 資金狀況日益趨緊。從市場供應面來看,預計最近幾年,政府將加大保障性住房的供給力度,通過建立新的供需均衡點來抑制房價過快上漲。境外資金的階段性撤出 套現也會加大房價回調壓力。目前房地產市場上已出現「退地」、「退房」及「土地流拍」這些房價下調的前兆,可能出現的房價普跌是對2006年以來房價透支性過快增長的一種回調。判斷房價短期內普跌的可能性較大,確定房價是否普跌的一個關鍵時間可能在今年的9、10兩個月。
草庵: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發展最主要推動力是出口貿易,近年的進出口貿易總額已超過2萬億美元,占GDP總額的75%-80%。但是自去年開始,中國出口增速巳開始下滑。
今年以來,中國外貿出口增速除在2月份因一些偶然性因素跌至6.5%以外,其他月份都保持了20%以上的增長速度,然而近日中國海關總署發佈的數據顯示,6月份中國外貿出口增長17%,再度跌至20%這一敏感臨界點以下。據海關統計,今年上半年,中國對外貿易進出口總值達12341.7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25.7%。其中,出口6666億美元,增長21.9%,增速比去年同期低5.7個百分點;進口5675.7億美元,增長30.6%。累計貿易順差為990.3億美元,比去年同期下降11.8%,淨減少132.1億 美元。6月份,中國進出口總值2217.1億美元,增長23.3%。貿易順差達213.5億美元,同比下降了20.6%,淨減少55.4億美元。
伍凡:在近年內,數萬家港台中小企業撤離珠江三角洲,人走樓空,外貿出口下降,房地產價格隨之下跌。這一股外資企業撤離風潮巳吹到長江三角洲。
長三角一些地區開始出現恐慌性撤股苗頭,許多小股東因企業虧損要求撤股。浙江台州的一份文件顯示,台州5371家上規模企業中,虧損1111家,虧損企業 虧損額為3.09億元,股東面臨選擇。寧波一些家電製造企業至今未接到一筆訂單。研究者認為,更多民企會爆發資金鏈危機和經營性危機。這對浙江來說是一個絕對的壞消息,出口是浙江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從浙江來看,2007年浙江對美國出口246.4億美元,佔全部對外出口的19.2%。
草庵:2008年上半年,國際經濟環境錯綜複雜,中國經濟遭受衝擊。這使通脹水平不斷攀升,又使經濟放緩跡象日益明顯。因此,《中國證券報》7日撰文指出,下半年通脹高企和增長放緩將成為中國經濟的主基調,宏觀調控可能被賦予更多「靈活性」。
由於國際原材料、能源價格不斷上漲,勞動力價格等生產成本的持續上升、人民幣升值步伐加快,加之節能減排等政策壓力,專家估計今年中國企業出口成本上升了20%-30%,使得以往國際市場佔有率大的傳統大宗商品的出口價格優勢不再,大受衝擊,面臨生死考驗。
伍凡:7月4日至6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江蘇、上海進行調研;4日至5日,國家副主席習近平在廣東調研;6日至8日,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在浙江調研;3日至5日,國務院副總理王岐山在山東調研。短短6天內,4位中共領導在5個經濟發達的外貿型省份進行了經濟考察和調研。這是自6月13日中共中央及省市和有關部門負責人會議之後中央、國務院領導和各部門的一次集體大行動。在中共建政以來的歷史上,還少有類似的高規格、密集式的集體調研行動,這也說明目前的宏觀調控到了一個關鍵的十字路口。
草庵:從宏觀層面講,中小企業的大量歇業、停產和倒閉,會帶來就業的壓力,出現藍領工人從短缺到過剩的局面。現在,企業面臨的一些困難,包括出口退稅、匯 率、成本上漲等壓力已經很大,如果融資再困難,企業大量倒閉的問題就會比較嚴重。」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企業研究所副所長張文魁認為:「此次高層集體調研, 說明已經意識到這些問題的嚴重性,並且開始重視。」 由於宏觀調控的壓力依然很大,中央經濟形勢分析會能夠在多大程度上拿出實質性的解決方案,多大程度上解決問題還不是很清楚。但不管如何,在企業面臨這些困難的時候,貨幣投放對中小企業不應收得太緊,否則企業就會面臨進一步的困局。
伍凡:去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確定的宏觀調控「雙防」方針:防止經濟由偏快轉為過熱、防止價格由結構性上漲演變為明顯通貨膨脹。因現在全球經濟形勢發生巨大變化,中共對經濟方針轉變為另一個宏觀調控「雙防」:既要防止經濟由偏快轉為過熱,抑制通貨膨脹, 又要防止經濟下滑,避免大的起落。
據瞭解,關係下半年宏觀政策走向的中央經濟形勢分析會近日將在北京召開。顯然,國務院密集式的調研就是為制定下半年的宏觀政策提供依據。由於宏觀調控的壓力依然很大,中央經濟形勢分析會能夠在多大程度上拿出實質性的解決方案,多大程度上解決問題還不是很清楚。但不管如何,在企業面臨這些困難的時候,貨幣投放對中小企業不應收得太緊,否則企業就會面臨進一步的困局。可見,為了挽救中國經濟,勢必要對中小企業投資,挽救倒閉企業,這又新一輪的變相固定資本投資,又會造成新的通貨膨脹。中國經濟經常在這種矛盾衝突的局面中運行,相當艱難。
草庵:宏調好比一把「雙刃劍」。今年上半年,中國固定資產投資增速開始出現回落,出口增速更是一反近年常態降至20%以下。這些雖可視為此前宏觀調控的成果,但其在微觀層面所帶出的副作用亦必須引起足夠重視。
作為抑制通脹的另一「大殺傷性武器」——加息,一方面可以遏制低利率環境下的投資衝動及已經出現的通脹趨勢,但另一方面,也可能消減政府為使過熱行業降溫而採取的緊縮貨幣政策的效力。因為加息將導致更多以套利為目的的資金流入,而外匯儲備的過快增長將導致基礎貨幣被動投放,從而使緊縮貨幣政策效用大打折扣。


伍凡:雖然此前各項宏調措施在抑制經濟過熱、降低外貿順差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但在無意中亦「誤傷」了很多企業,也使得投資、外貿和消費這拉動經濟的「三駕馬車」前行乏力。這是中共統治以來,在經濟領域長期以來是「一放就亂、一收就死」經濟運作模式,故中國經濟無法長期穩定的發展。在奧運會前夕,中共當局是無論如何也要挽救經濟,不容其大幅度下滑。但在全球經濟疲軟,通貨膨賬、油價高漲不下的大環境下,中國經濟想「一枝獨秀」是有點天方夜譚。今天就討論到此吧,再見。
草庵:再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文章可以轉貼嗎?可以,不過要註明出處、標示本站連結。
※建議瀏覽器:Chrome 或 Firefox 或 Opera 或 IE11以上

總網頁瀏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