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ReadMore##

2009年12月19日 星期六

【藝術長河】氣勢磅礡的永恆之畫──米開朗基羅《最後的審判》

 


【藝術長河】氣勢磅礡的永恆之畫──米開朗基羅《最後的審判》
 
《最後的審判》,一五三六至一五四一年。濕壁畫,1,370 ×1,220公分,羅馬,梵蒂岡西斯汀禮拜堂的祭壇畫。


文 ◎ 丘實


神傳文化在裁定善惡中,不斷告誡人們:人心對善或惡的選擇,將決定人生命的最後去向。觀賞美好的藝術作品能洗滌、啟發人心,米開朗基羅《最後的審判》的經典流傳,不僅因為畫技高超,更因為畫中令人深思的內涵。


米開朗基羅(Michelangelo Buonarroti,一四七五至一五六四年)於一五三四年第三度到羅馬。他接受羅馬教皇的委託,在一五三五年開始準備繪製巨幅壁畫《最後的審判》(Giudizio universale, The Last Judgment)。一五三六年四月十日正式動筆繪製,歷時六年半,完成這幅西斯汀禮拜堂的祭壇畫。


畫面採用文藝復興時代的傳統構圖:把審判主畫在中央高處,兩側是聖母、使徒與聖人們,上下周圍是天使群。畫面左下方是經過裁決被祝福的善人群,向上攀援而被導向天國;畫面右下方是被判有罪的惡人群,沉淪而下被打入地獄。最底下左邊是被喚醒等待裁決的死者,右邊是被拖著、趕進地獄的罪人。壯觀的大場面扣人心弦,表現出對生命及短暫人世的一個永恆告誡。


善惡必報 對生命的永恆告誡


《最後的審判》壁畫以站在雲際的耶穌為中心,他年輕健壯、神采超凡、大公無私,有力的右手往上一抬,主持正義發出判決,指引修善者升回天堂,好人會有福報;蓄勢的左手掌向下推壓,制止邪惡,指示罪人沉降地獄,作惡者會有惡報。他抬起的右手彷彿一揮下來,瞬間即作出世間一切的最後裁決,一切終成定局。在這氣勢磅的架構中,無限慈悲與威嚴同在,人們看到了神的莊嚴偉大,明瞭善惡必報的真理。聖母在耶穌的身旁悲憫俯視人類,聖安娜和十二門徒與殉道聖人們環繞在耶穌的周邊。在耶穌右下方、十二門徒之一的巴托羅謬,手裏提著一張他殉道時被割下的人皮,這張人皮的樣子畫的是米開朗基羅自己的容貌。巴托羅謬承受苦難,即使被活剝一層皮也要堅持自己的信仰理念,終得返回天國。米開朗基羅以自己的容貌作為巴托羅謬殉道時被割下的人皮樣貌畫出來,也顯示出他追隨使徒殉道的決心,他那無盡、強大的期望和等待被救贖的心。


這偉大的巨幅壁畫也在告訴我們:人行為的善與惡,在冥冥中都有神在鑒察,神將在最後的審判日,按正義來裁決一切。人在人間吃苦受罪的是這個俗稱「臭皮囊」的軀殼;墮落的人類,唯有除盡了罪業和淨化心靈,才能返回天堂,來到神面前。在最後的審判中,心靈光明、正義的人必進入永生,領受主神賜予的喜樂與豐滿的榮耀;那些不認識神的、不善的、作惡的人,必將在痛苦中償還罪惡,或遭受永遠滅亡的刑罰。


畫作中吹起長長號角的天使,召告所有的生命都要受審,米開朗基羅也表現了被審判的人面對審判時,在各自位置的情感反應和姿態。其中那被審判有罪、懷著恐懼與驚慌的靈魂,面對將要被載到地獄裏的裁決,充滿了絕望與痛苦。


經典流傳 源於深邃內涵


「最後的審判」是西方傳統古典繪畫中很普遍的題材,早期所有的教堂裏幾乎都有這個主題的壁畫。米開朗基羅的作品《最後的審判》充滿了力與美,但是其中呈現的裸體人物畫常遭「道德淪喪」的批評。米開朗基羅的朋友瓦沙利便記載著:


米開朗基羅創作《最後的審判》時,教皇保祿三世和掌禮官塞西納一同參觀當時還未完成的作品,當教皇詢問塞西納的意見時,塞西納說其中的裸體畫「登不了大雅之堂,不能放在教堂,只適合放在公共浴池或酒店裏。」米開朗基羅聽了,一氣之下,將地獄中的審判官邁諾斯的臉畫成塞西納的面貌,身上纏著大蟒蛇。塞西納苦苦哀求教皇和米開朗基羅都無法改變這件事。



掌禮官塞西納批評《最後的審判》不能登大雅之堂,米開朗基羅一氣之下,將地獄中的審判官邁諾斯的臉畫成塞西納的面貌,身上纏著大蟒蛇。


不久,米開朗基羅從搭得很高的作畫腳架上摔下來,跌傷了一隻腳。在米開朗基羅去世後不久,教皇便下令給所有的裸體人物畫上衣飾或腰布,但是在一九八零至一九九二年間修護西斯汀禮拜堂的濕壁畫時,這些飾布被清除了。


神傳文化在裁定善惡中,不斷告誡人們:人心對善或惡的選擇,將決定人生命的最後去向。觀賞美好的藝術作品能洗滌、啟發人心,米開朗基羅《最後的審判》流傳至今,各個時代觀看的人都讚嘆不已,不僅僅是因為其畫技高超,而是因為畫中有令人深思的內涵。


中外歷史上,很多預言也提到在「最後的審判」時,善惡分明、天地更新。西方世界等待著神「彌賽亞」,東方世界也記載著「未來佛彌勒」與「轉輪聖王」下世。想想,如果有一天,最後審判的神真的來到了人間,在懲惡揚善中,將是超越一切人類文化與宗教的大審判。人,豈能不好好把握自己,棄惡從善,鋪設未來!


================         ================


壁畫 知多少


文 ◎ 謝春華


壁畫是繪畫在巖壁、建築物牆面或天棚上的圖畫的通稱,是歷史最悠久的繪畫形式之一。以下將簡單介紹:


▲古早的壁畫 Cave painting


墨西哥下加利福尼亞州巖洞壁畫,複製品(局部)。


如法國或西班牙山洞中發現的,也稱洞窟繪畫。


▲建築壁面裝飾 Mural


室內美化的壁畫,為各類壁面裝飾的泛稱。


▲建築空間、戶外廣告


如果是繪畫製作的,也是壁畫(Wall-painting ,or mural)。


▲彩磚畫 Mosaic


羅馬鑲嵌畫,古代藝術國家畫廊,意大利。


也是壁畫的一種,又稱為鑲嵌畫。


▲濕壁畫 Fresco


意大利文的原意是新鮮,是一種非常耐久的壁畫。通常是先以石灰泥在牆壁或天花板上打底,再將研磨好的乾粉顏料摻入清水,製成水性顏料,然後將顏料塗於剛抹在牆壁表面的濕灰泥,這些動作必須在牆壁潮濕的時候進行,把要畫的部份整個畫好。


待灰泥乾燥凝固之後,這部份的畫便保存於牆壁表面,但是完成之後就很難改動了。所以一般都先在硬紙板上打好底稿,然後準確的謄在牆上,每次只能一次性快速完成一天的面積份量。在拉斐爾(一四八三至一五二零年)之前,濕壁畫的技法即已完備。


▲乾壁畫 Fresco secco


達.芬奇《最後的晚餐》,一四九五~一四九七年,乾壁畫,葛拉吉埃修道院,米蘭,意大利。


達芬奇在創作《最後的晚餐》時,他就想改良濕壁畫的配方和技術,把顏料畫在乾灰泥上,結果有顏料易於剝損的缺點。


創作壁畫時,要考慮牆壁的結構,配合建築整體的空間效果。不同種類的繪畫,因材料而異,所採取的具體步驟也是不同的。


壁畫不像其他繪畫作品能裱框、收藏,年代久遠的壁畫容易受損,所以壁畫的古蹟維修也是很重要的一門學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文章可以轉貼嗎?可以,不過要註明出處、標示本站連結。
※建議瀏覽器:Chrome 或 Firefox 或 Opera 或 IE11以上

總網頁瀏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