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ReadMore##

2008年1月2日 星期三

獨立評論(114): 誰偷走了國有企業的利潤

 


獨立評論(114): 誰偷走了國有企業的利潤


伍凡:各位觀眾好,現在是獨立評論時間。以前,我們談過中共如何將國營企業偷
換為國有企業。今天,我們再談一談國有企業的利潤問題。


草庵:這個話題是個非常敏感的話題。國際上很多國家都有國有企業。例如美國的
郵局,英國的鐵路,法國更是有著眾多的國有企業。這些國有企業在這些國家中起
著非常重要的地位,也關係著這些國家的百姓的日常生活。


伍凡:在美國。郵局是少數國有企業之一,他基本上是不盈利的企業,員工享受的
是政府公務員的待遇。而在英法等國,國營企業也基本上不採取盈利模式,儘管他
們都力爭盈利,但大多有著效益低下的問題,而且國家在立法上對國營企業有著相
當多的限制。相對而言,法國的國營企業占的比例比較大。目前世界上各國都應為
國營企業的效益問題而逐步進行私有化。以法國為例,法律規定國家獨資經營的企
業和參股與控股30~99%的混合公司都是國有企業。1990年有國家直接控制的大型
公營企業58家,國家控股的大 型混合股份公司50家;包括由這些企業派生的子公司
在內的國有企業共2268家,在全國企業中其數量占24%,固定資產投資額占25%,
職工占7.2%, 工業產值占18%,利潤占25%


草庵:西歐國有企業產權的清晰程度來源於國家對國有資產明確的分級所有,並與
該國的財政體制相一致。具體地說,國有資產的隸屬關係與該國的預算體制直接掛
鉤。法國的財政體制分為中央、省、市鎮三級結構。依照法國的預算法和財政法,其
預算體系與公共行政機構相適應,按照中央公共行政機構、地方公共行 政機構和社
會保險機構三種類別,分為中央(或國家)預算、地方預算(包括省和市鎮預算)和
國家社會預算(單列,其收支由專門的社會保險機構負責管理)。法 國的中央預算
由一般預算、附屬預算和國庫特別帳戶構成。一般預算是中央預算的主體部分,其收
入主要來自稅收,其它為國有企業利潤分紅(上繳經濟財政部的國 庫司)和國外收
入等。凡涉及中央一級國有企業的投資計劃、資本變動、股權安排、重大發行債券和
股票的計劃,都要報其財產隸屬關係所在的經濟財政部決策,重 大問題還要由內閣會
議決定。附屬預算是專為政府經營的擁有財務自主權的非法人機構設立的法國特有的
一種預算形式,中央一級公益服務性公營企業直屬經濟財政 部的預算司。既要滿足這
些自給事業的財政需要,使其脫離政府部門和機關,實行經濟獨立核算,又不和一般預
算完全斷絕關係,以保證行政管理部門和立法機關能 依靠一般預算來行使相當的控制
。政府要求附屬預算做到自行平衡,如有盈餘便列入一般預算,如出現赤字則由一般預
算給予補貼。


伍凡:德國分為聯邦、州、地方(市、縣和鄉鎮)三級財政體制,中央一級公營企業
的財產隸屬關係在財政部。英國是兩級(中央和地方)財政預算體制,國有企業是兩
級 所有。西歐各國把中央一級國有資產所有者的職能集中放在制定和實施國家財政預
算的財政部門,而不是綜合經濟管理部門或行業主管部門,是為了使之與政府的經 濟
管理職能分開。綜合經濟管理部門的主要職責是宏觀調控和反壟斷,不宜管理國有資
產。與國有資產經營責任直接相關的是政府對國營企業領導的人事任命權。國營企業
的領導人一般不允許由現職政府官員出任,而是來自企業界。在德 國,國營企業領
導人由各行業主管部長提名,徵得財政部的同意,提交內閣會議討論後任命。英國國
營企業領導人的任免由行業主管大臣全權負責。法國國家控股 90~100%的國有企業
,其董事長和總經理由行業主管部長提名,經與經濟財政部協商一致後,由內閣或總
理以法令形式任命。對其中不稱職者,政府有權予以 撤換。但對子公司的領導人選不
予干涉。國家控股50~90%的國有企業,政府仍可左右董事長的選舉,實際上也是政
府部門提名確定的。被委派的董事長和董事 一經政府任命,便代表政府承擔經營這部
分國有資產的明確責任,政府各主管部門通過嚴格的監督系統評估其業績,決定是否
繼續予以任命或是免職、甚至承擔法律 責任。董事會在作出重大決策時要同政府有關部門磋商。


草庵:.政府對國有企業分類管理和簽定契約。西歐各國分行業對國有企業按其壟斷性和
競爭性實行分類管理,並由法律予以規範。法國把國有企業分成三類:一類是非法人的
公用事業和從事工商活動、具有行政性質的公共事業機構,包括郵電局、國家印刷廠、
存款銀行以及與地方 政府相聯繫的供水、住宅等管理機構,它們大多是從中央和地方政
府行政機構中分離出來的。一類是工商性質的公共事業機構和公營企業,具有法人地位
,如法蘭西 銀行、煤礦、森林、電力、化工等支柱行業的企業。實際中上述公益性和壟
斷性公營企業,都以公法作為法律基礎。政府採取直接管理和間接管理相結合,對其財
務 上的控制十分嚴格。在投資方面,政府通過設在經濟財政部的「經濟與社會發展基金
組織」確定每年的投資額度,控制企業的借債規模。政府有權決定企業的投資計 劃、投
資方向和提供資金的方式,包括發放貸款、提供補助金等,並通過優惠利率引導企業投
資。對於壟斷性公營企業的投資,一是控制項目,即劃分項目投資額的 管理權限,如對
國營鐵路公司規定投資額在1000萬法郎以上的項目均要由經濟財政部審批;二是控制投
資收益率,如果企業投資的預期收益率大大高於資本利 率,政府往往予以鼓勵;如果低
於或接近資本利率,政府的審查就特別嚴格;三是控制資金來源,壟斷性企業投資的資
金來源通常由國家撥款、企業發行債券和企業 自有資金組成,政府規定企業的自有資金
與投資總額的比例為20-30%。另一類是在競爭性行業的國有混合股份公司,按股份法即
私法經營,政府管理一般僅限 於對企業主要領導人的任命和對資產的流入與流出實行監督。


伍凡:西歐各國國有經濟作為實施國家資本主義的手段,在市場經濟中發揮著政府主導
的重要作用和彌補市場缺陷的調節作用:(1)興建基礎設施,興辦公益事業。國家在基礎
部門和公益事業上投資,是為了明確的社會目標而實施總體的國民經濟發展戰略規劃,
為各類企業的發展創造有利條件,增強國民經濟的整體競爭能力。(2)為國家構築基本的
、較為合理的產業結構,減少地區間發展的不平衡。國有企業多投資於戰略部門、高風
險部門和投資大、週期長的部門。國家對經濟落後地區投資建廠,以縮小地區差距。(3)
平抑週期性的經濟波動。當私人投資不足,影響國民經濟增長時,通過國有企業投資,
以彌補、引導和刺激市場投資。(4)擴大就業,在一定程度上維持社會穩定。


草庵:在西歐市場經濟中,政府對國有企業行為的二重目標--社會目標和利潤目標
區別得比較清楚。國家既要控制重要部門和實施戰略發展規劃,又要盡量 減輕財政負
擔和減少行政干預,就得根據各國實際情況決定必須佔有的行業部門、需要直接控制的
企業數量和實施控制的具體方式,以掌握「適度」和符合市場需求 關係的「臨界點」
,在「適度」和「臨界點」範圍內可以更好地發揮超市場的行政力量的調節作用,並對
國民經濟運行更好地運用經濟槓桿進行宏觀間接調控。壟斷性公營企業側重於控制國防
工業和經濟命脈(如能源、交通運輸、郵政、通訊、航空和金融等),並積極發展公益
事業(如供水、供電、環衛和 市政等社會服務性的部門),優先滿足社會目標,較少
體現利潤目標。由於這類企業經濟效益偏低,政府財政負擔過重,西歐各國在盡量減少
壟斷性公營企業的數 量。法國政府在1993年以來重新調整產業結構,對58家公營企業集
團中的21家(如羅納-普朗克化學公司、雷諾汽車公司等)實行私有化,轉化成混合股份
 公司;但仍然保留電力、煤氣、煤炭、航空、郵政及電訊等領域的公營企業。1997年
對國有鐵路運輸實施了部分私有化和重組。


伍凡:為使國有企業領導機構的決策具有合理性和有效性,必須使決策民主化和體現職
工的監督。因此,80年代以來,西歐許多國家對國有企業的決策和監督體制進行了改革
,建立體現現代企業制度(包括現代國有企業)特徵的內部治理結構和制衡機制。首先
貫徹政企分開的原則。德國政府規定,國有企業最高經營管理人員及其下屬不能來自
政府機構,稱為企業直接經營者的非政府官員化原則。法國法律規定,政府的部長或議
員不得參加董事會,或政府官員一旦被任命為國有企業的董事長,便不再擔任政府職務
。國有企業的董事長和總經理雖然要由政府委派,但必須按其資歷選自企業界,比如法
國許多 國有企業的領導人都具有畢業於法國高等行政學院和巴黎高等理工學院背景或
是有工商管理碩士學位並在企業界有長期豐富實踐經驗的經營管理專家。  法國法律
 規定兩千人以上的國有企業或其它管理機構的董事會必須有享有充分表決權的職工代
表,實行「三方代表制」原則,即政府委派的代表、職工代表(其中工會在小公 司派
出2名,在大公司派出4名)和企業經濟關係代表(與企業經營活動直接相關的銀行、律
師事務所的代表、管理咨詢顧問、科研機構的技術專家和非競爭性同業 的上下游企業
的董事或經理代表)各佔1/3,組成董事會。職工董事可以獲得附加工資,董事會可以
向董事發放額外的特別服務報酬。德國國有企業的監事會由政 府委派的代表和職代會
(或工會)選派的代表組成,擁有兩千人以下的公司,職工代表(其中少數可由工會指
定)占1/3,兩千人以上的公司須占1/2;同時要 有一定數量的外聘監事即經濟關係代
表。公司董事會或監事會中只有股東代表已經是原始概念了。「三方代表制」按照企
業的性質和規模從法律上做出的定量規範, 形成比較完善的制衡機制和監督機制,並
體現當代企業生產經營的社會化趨向。附圖表示了政府對國營企業的三重監督和國營
企業最高權力機構由三方代表組成的制 衡機制,由此形成經營與監督一體化的良性循環。


草庵:西歐各國的法律對股份公司包括國有企業中職工的地位和作用都有明確的規定,
職工不僅有參加民主管理、提出合理化建議的權力和選派代表參加董事會或監事會的
權力,還有參與分享利潤的權利。法國規定在擁有100名職工的企業中,須實行強制分
享利潤方案,即設立盈餘股份基金,每年依據職工工資名單,將年度紅利中 一部分劃入
該項基金。在公司工作三個月以上的職工都有權按照其報酬,在法律規定的最大限額內
分享這筆基金。公司還可以把盈餘股份按全部支付的股票和債券形 式分配給職工,為
此公司可以有限制地利用其收入在證券交易時購買自有股份。在德國,公司可以通過有
條件增加股本方式將新配股分配給公司職工並作為分享盈餘 的一種方式;可以通過獲
得自有股方式向職工分配股份;政府用減稅的方法鼓勵職工擁有股份。


伍凡:談過西方的國營企業,我們談中國國營企業。中國國營企業除去原來國民政府和
日本時期遺留下來的之外,基本上是掠奪中國百姓的私營企業而來。中共採取強制性的
公私合營方式,一下就把全國的私營企業給全部國營化了,不管你願意不願意,反正是
給你一定的股息就把你趕出了企業,就是股息,也沒有拿幾年,中共就把股息中斷了,
結果到了今天,中共對當年公私合營的股息問題仍然沒有任何交待,好像中國以前沒有
發生這件事情一樣。


草庵:中國的國營企業,在以前的計劃經濟中是不繳納稅的,只是按照中共的計劃生產
,也不問利潤。到了上世紀八十年代,中共進行經濟改革,這時候就提出了國營企業利
改稅的問題。所謂的利改稅,其實施因為當時國營企業大部分虧損,政府無力負擔,而
政府要財政收入,被逼迫企業自謀生路的一種方式,而同時也是為了適應私營企業的發
展的一個出路。在那個時候,當企業進行利改稅之後,企業幾乎是不再向上級繳納利潤
了。因為本來企業就是虧損的,連稅都繳不起,哪來的利潤?所以,在當時,中共的想
法就是,只要國營企業能養活自己,繳了稅,中央就高興了,因為不用中央補貼了。中
共在當時進行改革,根本就沒指望國營企業要繳納利潤。


伍凡:自上世紀八十年代到目前,中共國營企業一直就是只繳稅不繳利潤,大量的國營
企業因為虧損而倒閉。為了解決虧損的問題,中共就提出了打破鐵飯碗的砸三鐵運動。
結果是大量的國營企業職工被迫失業,也就是中共目前說的下崗,和待崗員工,另外
一些職工被迫提前退休。


草庵:在虧損企業大量倒閉的同時,中國也有一些具備壟斷地位的國營企業發展起來了。
諸如鐵路,電訊,石油,銀行等企業。但這些企業也沒有具體的法律地位,中共反而使
對這些企業的利潤沒有任何司法上的明確規定,這就形成了一個獨特的現象。中國的國
營企業賺了錢卻不向國庫繳納,可以自己隨便使用,沒有任何司法上的監督,結果大家
都看到了,國營壟斷企業是中國產業中收入最高的企業,電力公司已個普通員工的年薪
可以到達十萬元人民幣,但私營企業中的員工年薪才數千元人民幣。


伍凡:私營企業要繳納稅,同時要爭取利潤並參加激烈的市場競爭,但國營企業因為它
具備政府的壟斷地位,沒有市場競爭力,而且他不斷地使用著政府權力阻止私營企業的
進入,同時他又沒有監督,沒有司法限制,用政府權力去獲取最大的利益,結果,他還
不向政府繳納利潤,那麼他就成為少數人貪污腐敗的最佳地方。大家只要看一看,只要
是腐敗的地方一定是沒有監督沒有制約的地方,國營企業在最近幾年連連出事,原因就
是他已經成為了一個由百姓出錢,但利潤不回饋百姓的黑洞。


草庵:我們在前面談過西方的國營企業,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在西方,國營企業基
本上私營企業的補充,是幹那些私營企業不願意幹,或者是想幹但無力幹的事情,或
者是沒有多少利潤的公益事業。而國營企業的利潤也是作為政府的財政預算進行的,不
光耀繳稅,而且也要繳納利潤。這些利潤要在政府財政中體現,並具體地應用於當地國
民的福利之中。


伍凡:2005年。中國有國有企業數量時非常模糊的,無論時地方還是中央,對全
國海具有多少國營企業都沒有一個真實的數據,根據中國財政報告,2005年,國
營企業的利潤兩千四百九十一億元。平均每家國營企業的利潤不足一萬人民幣。但實
際情況是,中國石化集團,電訊集團等幾大利益集團已經進入世界排名,是眾所周知
的國際大型企業。但他們的利潤都到哪裡去了?中國政府的財政收入中又有多少收入
是這些國營企業的利潤收入?


草庵:實際上,在中共改革開放的這幾十年中,中國國有企業一直視筆爛賬,中國
到底有多少國有企業,國有企業有多少利潤?我相信中共所有的領導人都不清楚。
無論是江澤民,李鵬,朱鎔基,還是現在的胡錦濤,溫家寶都沒有具體的概念,更沒
有一個準確的數據。對於國營企業的作用和地位,他們更始是沒有概念。所以,在今
天,我們討論這個問題,他們根本就沒有辦法理解。


伍凡:國營企業本身是百姓出錢建立的,用意就是幫助百姓,解決百姓私營企業的
不足,解決財政收入,減少百姓的納稅。但中國的國營企業的用意卻相反,不但不
解決百姓的困境,相反還要壟斷,與百姓和私營企業爭利,更可怕的是連利潤都不
繳納成為一個黑洞,吞噬百姓利益的黑洞。


草庵:無論是政治上還是經濟上,中國有很多違反國際準則的事情,有很多不可思
議的事情。今天我們談的只是一個側面。今天的時間到了,我們就暫時先談到這裡
。各位觀眾謝謝您收看獨立評論。再見。


伍凡:再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文章可以轉貼嗎?可以,不過要註明出處、標示本站連結。
※建議瀏覽器:Chrome 或 Firefox 或 Opera 或 IE11以上

總網頁瀏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