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五千年:歷史真貌—盡情演「義」的時代 三國(六)
(公元220年—公元280年)
作者:心緣
在三國這幕奪目的大戲下,也醞釀出了富有特色的三國文化。
三國時的文化
*文學
這一時期最具代表性的是「建安文學」。建安是東漢末年漢獻帝的年號。它主要指以曹氏父子為領袖的建安文人團體,包括曹操、曹丕、曹睿和曹植,以及著名的詩人「建安七子」:王粲、陳琳、徐干、劉楨、應瑒、孔融、阮瑀。他們大都死於建安年間,故稱這時期為建安文學。
建安文學之所以興起,一是由於漢末戰亂,百姓疾苦,詩人自身也飽受戰亂之苦,只有借文學作品反映社會實況和個人遭遇。《文心雕龍·時序》論述建安文學:「觀其時文,雅好慷慨,良由世積亂離,風衰俗怨,並志深而筆長,故梗概而多氣也。」
二是身為統治者曹操的提倡。曹操雖執掌大權,但文才過人,並且愛惜文士,形成了以曹氏父子為中心的文學團體及「鄴下文風」。
三是建安時代的士人思想相對自由,文學觀念有所改變。在著名的曹丕的《典論•論文》文中明確的說﹕文章是「經國之大業,不朽之盛事」,指出文學具有不朽的價值。曹丕還同時從理論上探討各種文體的要求和特點,作品的風格與作者氣質才性的關係等問題,這是中國文學史上最先出現的文學理論,而且建安文人對當代作家作品也經常提出評論。《典論•論文》對「建安七子」的評論,曹丕《與吳質書》、曹植《與楊德祖書》等,都是討論文學的著名書信,足以證明這段時期文學批評的風氣十分興盛。建安文學的發展,和這時的文學理論和批評,是有很密切關係的。
四是受漢樂府民歌的影響。漢樂府「感於哀樂,緣事而發」,大量反映社會民生的新興五言體在漢末出現,建安詩人得以繼承而大量創作。
建安文學的內容主要包括:一、刻畫時代,反映戰亂以及現實的民生困苦,並對百姓寄予深厚的同情;比如曹操《蒿裡行》說﹕「鎧甲生蟣虱,萬姓以死亡。白骨露於野,千臣無雞鳴。生民百遺一,念之斷人腸。」王桀《七哀詩》說﹕「出門無所見,白骨蔽平原。路有饑婦人,抱子棄草間。」都能寫出生靈塗炭的苦況,使人慘不忍睹。此外,如蔡琰(音染)的《悲憤詩》、徐干的《室思》六首等,都反映出漢末戰亂帶來的痛苦。
二、反映建功立業的理想。天下動盪,以曹氏父子為代表的作品中多有反映建功立業、安定天下的壯志。比如曹操《短歌行》結句說﹕「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表明自己要像周公一樣招攬人才,為國出力。曹植《與楊德祖書》明確的說出自己的主要願望是:「建永世之業,流金石之功。」
三是慨歎人生,反映詩人思想個性,表達胸中憤慨。如蔡琰(文姬)流落匈奴十多年,飽經憂患,才能夠返回中原,所以她在《悲憤詩》說﹕「流離成鄙賤,常恐復捐棄,人生幾何時,懷憂終年歲。」寫出流離之後,精神長久不能回復平靜,以致終年懷憂。劉楨《失題詩》慨歎﹕「天地無期竟(完),民生甚侷促。為稱百年壽,誰能應此錄。低昂倏忽去,炯若風中燭」,對人生無常,命如風中之燭,感到極大的苦惱。為求擺脫這些痛苦,很多建安作家往往轉向飲酒求仙,尋求精神安慰,所以當時也出現了許多宴游詩和遊仙詩。
三國魏時又出了七位名人,即嵇康、阮籍、山濤、向秀、劉伶、阮鹹、王戎,因為他們常集於山陽(今河南修武)竹林之下,肆意酣暢,故世稱「竹林七賢」。在文學上,以嵇康、阮籍為代表。如嵇康的《與山巨源絕交書》,他以老莊崇向自然為論點,說明自己不堪出仕,公開表明了不與司馬氏合作的政治態度,文章頗負盛名;又如阮籍的《詠懷》詩八十二首,透過比興、寄托等手法,隱晦的揭露最高統治集團的惡行。
蜀漢文學以諸葛亮為代表,其《出師表》和《後出師表》迄今依然為人們所稱頌。
*繪畫
三國之前,繪畫主要是「設色之工」所從事的職業,屬於「百工之苑」,還沒有進入藝術殿堂,因而也沒有產生較為完整的繪畫理論及較為成功的繪畫作品。一般強調繪畫的社會功能,而沒有對其藝術性給予足夠重視。
到了三國時代(及之後的兩晉南北朝),受社會現實影響,繪畫中更多的加入了現實題材的內容。因此,繪畫由說教發展到反映現實生活,向藝術化邁出了一大步。但是,儘管如此,相對於同期的政治、軍事、文學人物來說,三國時期專門從事繪畫的畫家並不多,而且,有不少繪畫仍是兩漢繪畫說教的繼續,如曹植的《畫贊序》。
相傳三國時期的繪畫主要有:魏《賈逵像》和《倉慈畫像》,蜀漢的《譙周圖》,吳《邵疇畫像》、《黃蓋畫像》 和《張溫中妹畫像》。
三國時魏國畫家大多為從政之餘而作畫。代表有曹髦,楊修,徐邈,桓范。
蜀國的畫家以諸葛亮為代表。相傳他在為南夷作畫時,先畫天地日月、君臣城府,次畫神龍及牛馬駝羊,又畫了部主吏乘馬蟠蓋,遠行安卹 。而且畫了南夷人牽牛負酒,手拿金銀財寶來找蜀吏,蜀吏把這些東西又賜給南夷人等內容。此外,史書記載張飛很喜歡畫美人圖。另外還有諸葛瞻和李意其。
相對於魏、蜀二國,吳國繪畫稍有成就,雖然從事繪畫者只有吳王趙夫人及曹不興二人,但卻取得了較為突出的成就。
吳王趙夫人,是吳丞相趙遠之妹,善於書法繪畫,成就頗高。相傳,孫權曾經哀歎魏蜀未平,很想使人畫出各國山川地形圖,趙夫人便將自己所畫的江湖九州山嶽地形圖交給了孫權,而且還在方帛上繡上五嶽列國地形圖。趙夫人的繪畫實開後世山水畫之首,在當時影響也很大,被人們譽為「針絕」。
曹不興,善於繪畫。傳說他為孫權畫屏風時,誤落筆墨,他便順手繪之成蠅。孫權以為是蠅子飛到了畫上,便舉手彈之。孫權赤烏元年(228年)冬十月,孫權游青溪,看到一條赤龍由天而降,凌波而行。因此,便讓曹不興繪其形狀。因繪得成功而得到孫權的讚賞,到宋文帝時,還常用這條赤龍求雨。當時大臣謝赫在秘閣中見到了曹不興所畫的龍頭,還自認為是真龍降臨。可見其畫作之妙。曹不興最擅長的是人物畫,他曾把五十尺絹連在一起,畫一人像,心明手快,運筆而成。人物頭、臉、手、足、胸腹、肩背,無一毫失誤。曹不興是文獻記載中知名最早的佛像畫家。佛教在東漢時候傳入中國,但主要在中原地區,到三國時,傳入江南。相傳康僧會遠遊至吳,孫權為之建造建初寺,並令之設像行道。曹不興看到西方佛像,便據以繪之,由此,佛像便盛傳天下。這是中國佛像繪畫最早的作品,曹不興也成為我國最早的佛像畫家。曹不興之後,長江中下游地區的畫家漸漸多了起來。
*音樂
音樂發展到三國時期,已經達到極為純熟的程度。其中,以嵇康、阮籍、蔡琰等為代表,他們在中國音樂發展史上產生了重要影響。
嵇康及古琴曲《廣陵散》
嵇康除在文學,思想上取得重要成就外,還在音樂方面為後人留下了寶貴財富。嵇康可謂魏晉奇才,精於笛,妙於琴,還善於音律。
嵇康創作的《長清》、《短清》、《長側》、《短側》四首琴曲,被稱為「嵇氏四弄」,與蔡邕創作的「蔡氏五弄」合稱「九弄」,是我國古代一組著名琴曲。隋煬帝曾把彈奏《九弄》作為取士的條件之一,足見其影響之大、成就之高。
面對司馬氏的黑暗統治,嵇康是憤然不平。為表示反抗,他經常逃入山林,與竹林七賢相與邀游。
《廣陵散》是古代的一首大型琴曲,至少在漢代已經出觀。其內容一般的看法是將它與《聶政刺韓王》琴曲聯繫起來。《聶政刺韓王》主要是描寫戰國時代鑄劍工匠之子聶政為報殺父之仇,刺死韓王,然後自殺的悲壯故事。
嵇康所彈奏的《廣陵散》是經其加工而成的一首曲子。據《世說新語•雅量》載:嵇中散臨刑東市,神氣不變。索琴彈之。奏《廣陵》。 曲終曰:「袁孝尼嘗請學此散,吾靳固不與,《廣陵散》於今絕矣!」正因為嵇康臨刑索彈《廣陵散》,才使這首古典琴曲名聲大振,一定程度上,《廣陵散》是因嵇康而「名」起來的。
《廣陵散》樂譜全曲共有四十五個樂段,分開指、小序、大序、正聲、亂聲、後序六個部分。正聲以前主要是表現對聶政不幸命運的同情;正聲之後則表現對聶政壯烈事跡的歌頌與讚揚。正聲是樂曲的主體部分,著重表現了聶政從怨恨到憤慨的感情發展過程,深刻的刻劃了他不畏強暴、寧死不屈的復仇意志。
正聲主調多在樂段開始處,突出了它的主導體用。亂聲主調則多用於樂段的結束,它使各種變化了的曲調歸結到一個共同的音調之中,具有標誌段落,統一全曲的作用。
《廣陵散》的旋律激昂、慷慨,它是我國現存古琴曲中唯一的具有戈矛殺伐戰鬥氣氛的樂曲,直接表達了被壓迫者反抗暴君的精神。
嵇康除以彈奏《廣陵散》聞名外,在音樂理論上也有獨到貢獻,這就是其《琴賦》與《聲無哀樂論》。《琴賦》主要表現了嵇康對琴和音樂的理解,同時也反映了嵇康與儒家傳統思想相左的看法。
*蔡琰及其《胡笳十八拍》
蔡琰字文姬,是東漢末著名文學家、音樂家、書法家蔡邕的女兒。自幼受到良好的家庭環境熏陶,「博學有才辯,又妙於音律」。據《蔡琰別傳》載:「文姬,少聰惠秀異,年六歲,邕夜鼓琴,弦絕。琰曰:『第一弦』,邕故斷一弦而問之,琰曰:『第四弦』……」,可見,她從少年時代起便有很高的音樂天賦。
但是蔡琰一生極其悲慘,最初隨帶罪的父親輾轉流浪,後嫁給衛仲道,不久,丈夫死去,蔡琰又無子歸寧。這時,戰亂頻仍,約在獻帝興平二年(195年),被董卓部下俘虜至南匈奴,嫁給左賢王,留在那裡十二年之久,並生育兩個兒子。曹操統一北方後,局勢相對穩定,便派遣使節用金璧將蔡琰贖回,然後又嫁給董祀。這種極端痛苦的生活使她飽受人間磨難,她便把自己的這種特殊感受寫成了長篇詩作《胡笳十八拍》。
根據《胡笳十八拍》而創作的同名琴曲,是我國音樂史上一首傑出的古典名曲。它以十分感人的樂調訴說了蔡琰一生的悲慘遭遇,反映了戰亂給人民帶來的深重災難,抒寫了主人公對祖國、對故士的深沉思念及骨肉離別的痛苦感情。這首曲子在唐宋兩代都很流行。
《胡笳十八拍》是蔡琰用胡笳十八拍的音調翻入古琴中而創作的具有新穎風格的音樂,實際上,她是把南北風格溶為一體而創作出來的,某種程度上,體現了南北音樂文化的交匯。
「拍」是音樂的段落,十八拍即十八段。 第一拍是全曲的引子,概括了作者生逢亂世、淪落異鄉的悲慘經歷。第一拍的情緒起伏很大,也為各段音樂奠定了繼續發展的基礎。第二拍中出現了裝飾性的變化音,使情緒的表現相當強烈。直到第十拍,一步步的深化離鄉悲情,構成樂曲的第一部分。第十一、十二拍是全曲的轉折,尤其是第十二拍是唯一的音調歡快明朗的段落,抒寫民族的歡樂,歸國的喜悅。音樂從高音開始,節奏較寬廣,構成一個舒展的樂句,這段旋律音區較高,表現了異常激動的情緒。第十三拍至第十七拍是樂曲的第二都分,仍以抒發悲情為主,主要表現對稚子的思念。第十八拍是全曲曲尾聲,在激情中結束全曲。
*阮籍及其《酒狂》
作為「竹林七賢」之一的阮籍不但在文學上取得了重要成就,在音樂上也獨步當時。
相傳他創作的《酒狂》,就淋漓盡致的表現了阮籍在司馬氏大肆殺戮、排斥異己的黑暗統治下,且恐且憂、且怒且避的真實心態。
《酒狂》載於《神奇秘譜》(1425年)及《風宣玄品》(1539年)、《重修真傳》(1585年)等多種琴譜中。《酒狂》採用三拍子的節奏,這在古琴音樂中是罕見的。
全曲通過五個段落的循環變奏,使感情不斷深化,將主人公對黑暗現實強烈不滿而又找不到出路的矛盾心理,借醉酒者的形象表達得非常充分。樂曲手法簡練,形象豐滿,思想深刻,這也正是文人高度的文化修養在音樂中的反映。《酒狂》稱得上是我國古代音樂中的珍品。
阮籍除了音樂作品《酒狂》之外,還有音樂理論著作《樂論》。
其他知名音樂家還有阮瑀,阮藉的父親;阮鹹,阮籍之侄,善彈琵琶,據說當時一種古代琵琶即以「阮鹹」為名;阮瞻,阮鹹之子,善彈琴,不論貴賤,只要想來聽琴,皆為演奏;荀勖,謬襲、杜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