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ReadMore##

2008年6月21日 星期六

上下五千年:歷史真貌—盡情演「義」的時代 三國(四)

 


上下五千年:歷史真貌—盡情演「義」的時代 三國(四)
(公元220年—公元280年)
作者:心緣
 
三分漢室天下
公元220年(建安二十五年),曹操死,子曹丕廢漢獻帝,自立為帝,是為魏文帝,國號魏,建都洛陽。


221年,劉備在蜀稱帝,是為昭烈帝,建都成都,國號漢,史稱蜀或蜀漢。222年,劉備以替關羽報仇為名,傾全國兵力東攻孫權,雙方戰於夷陵猇亭(湖北宜都北),劉備幾乎全軍覆沒,退回白帝城(四川奉節)。而此時張飛因鞭打部將,為其所害,劉備更加傷心。不久,劉備死,子劉禪即位,諸葛亮輔政。


222年孫權稱吳王,229年正式稱帝,是為吳大帝,建都建業(江蘇南京),國號吳。


三國並存的時代正式出現,以魏國實力最強。


猇亭之戰以後不久, 蜀、吳恢復結盟關係,共抗曹魏。南北之間雖然還常有戰事發生,有時規模還比較大,但是總的說來,力量大體平衡,鼎足之勢維持了四十餘年之久。


三國疆域,大體魏得北方,蜀得西南地區,吳得東南地區。魏國置司、豫、兗、青、 徐、涼、雍、冀、幽、並、荊、揚等州。其中涼州領戊己校尉護西域;幽州地境達於遼東;南部諸州大致依秦嶺、淮河分別與蜀、吳相接。蜀置益州,自秦嶺至於南中(今四川大渡河以南和雲南、貴州,因在巴、蜀之南,故名)。吳有揚、荊、交三州。三國戶口,魏有戶六十六萬餘,口四百四十餘萬;蜀有戶二十八萬,口九十四萬,吏四萬,兵十萬餘;吳有戶五十二萬餘,口二百三十萬,吏三萬餘,兵二十三萬。


*蜀漢的興亡


公元223年春,劉備病危,召諸葛亮矚托後事說:「君才十倍於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助,便給以輔助;若其不才,您可取而代之。」諸葛亮忙哭道:「臣必竭心盡力相輔,效忠貞之節,死而後已!」


後主即位,諸葛亮受封武鄉侯,建立丞相府以處理日常事務,又兼任益州牧。當時,全國的軍、政、財,事無大小,皆由諸葛亮決定。


諸葛亮執政後,首先要辦的第一件大事是恢復與東吳的外交關係。劉備死後,東吳一方面繼續向魏稱臣,一方面尚未拿定主意怎樣對蜀,仍陳大軍於蜀的邊境。諸葛亮派尚書鄧芝出使東吳,說服孫權與蜀聯合,與魏斷絕關係。


*諸葛亮仁德治蜀


在如何治理國家方面,才能卓具的諸葛亮推行了「科教嚴明,賞罰必信,無惡不懲,無善不顯」的政策,使蜀漢的政治比較清明。另外益州土地肥沃,物產豐富,東漢末年遭戰亂破壞也較輕,加之諸葛亮採取了一些有助於經濟發展的措施,如對都江堰進行護理,保障了成都平原的農業灌溉,所以蜀地的農業生產繼續發展,耕地面積不斷擴大。


當時蜀漢的農業產量很高,綿竹、廣漢一帶的水田,能畝產三十斛以上。手工業方面,以鹽、鐵、織錦業最為發達。益州的許多地方都產井鹽,人們發明了用天然氣煮鹽的技術,因此產量很高。當時,蜀錦馳名全國,遠銷吳、魏,是軍費的主要來源。


*諸葛亮大義定南中


蜀漢的南部,也就是今天雲南、貴州和四川的南部,當時被稱為「南中」,散居著許多少數民族,總稱為「西南夷」。諸葛亮若要北伐中原,就得安定後方,所以早在「隆中對策」中他就提出了「南撫夷越」的方針。


蜀漢初立時,曾任用夷漢豪強為地方官控制南中。劉備死後,南中四郡乘機叛亂。益州郡太守(今雲南晉寧東)豪強雍闓先求附於吳。牂柯太守朱褒、越嶲夷王高定元都響應雍闓,南中地區動亂擴大。225年,諸葛亮開始對南中用兵。


諸葛亮深知要想安定南中,完全依靠武力是不可行的,必須取得人心。因此在與益州首領孟獲(孟獲已代雍闓)作戰時,諸葛亮採取「攻心為上」的策略,七擒七縱,使孟獲最終感於諸葛亮的仁義而心服投降。不久,南中四郡便完全平定。諸葛亮平定南中後,改南中四郡為六郡,穩定了對這裡的統治。


諸葛亮還把夷人渠帥移置成都為官,把南中青羌編為軍隊,並允許大姓招引夷人作部曲;以南中的牛馬特產充實蜀國軍資。西南夷人地區的閉塞狀態,從此有所改變。


*諸葛亮不負托孤之義五次北伐


南中戰爭結束,蜀吳結盟也取得成果。因此諸葛亮便著手準備進行北伐。這時,蜀漢國富民強,物資充盈。


作為一個具有非凡才智的人,諸葛亮早已預見了三分天下的格局,也明知漢室天下不可能再次復興,那為什麼還要一再北伐呢?從他第一次北伐前給後主寫的《出師表》中可以一窺緣由。


諸葛亮說:「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衛之臣不懈於內,忠志之士忘身於外者,蓋追先帝之殊遇,欲報之於陛下也。」「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凶,興復漢室,還於舊都。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原來是為了報答劉備的知遇之恩,雖知不可為仍為之。「至於成敗利鈍,非臣(諸葛亮)之明所能逆睹也」。


同時,諸葛亮還勸諫後主如何「光先帝之遺德」,不要「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也。宮中府中俱為一體,陟罰臧否,不宜異同。若有作奸犯科及為忠善者,宜付有司論其刑賞,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內外異法也。」要「親賢臣,遠小人」。拳拳忠義之心盡顯其中。


228年,諸葛亮第一次北伐。他率十萬大軍出岐山(甘肅西和祁山堡),關中震動;但因前鋒馬謖違反調度,失去戰略要地街亭(甘肅秦安境),諸葛亮被迫退軍。諸葛亮含淚斬了馬謖,並上表給後主說罪責在於自己的不知人,因此自貶三等。於是諸葛亮降為右將軍,仍行丞相事。


同年冬,諸葛亮又率眾出散關(陝西寶雞市西南),圍陳倉(寶雞),糧盡退兵。229年,諸葛亮第三次北伐,攻佔武都、陰平二郡(甘肅成縣和文縣)。諸葛亮復任丞相。


231年,諸葛亮再出岐山,並用木牛流馬運送糧草,魏將司馬懿堅壁防禦,蜀由於糧盡而退兵。


234年,諸葛亮第五次北伐,以大軍出斜谷,據五丈原(今陝西岐山縣南四十里)。此次出兵,事先與東吳約好同時攻魏。但東吳遲遲不發兵,迄至五月,孫權才派陸遜、諸葛瑾率兵屯江夏、沔口(今湖北漢口),進攻襄陽,孫權自己則率大軍圍合肥新城。對此,魏明帝的策略是先挫敗東吳。他親率水軍東征,讓西守的司馬懿堅守不戰,讓蜀軍糧盡自退。但當孫權得知魏主的意圖後,認為己方成了主戰場,吃了虧,即令全線撤軍。在西線,諸葛亮鑒於以往的教訓,分兵屯田,打算與司馬懿相持。


這年八月,諸葛亮突患急病,暴卒於前線,時年五十四歲。蜀軍全線撤軍,北伐至此停頓。臨死前他把畢生絕學傳授給了姜維。


諸葛亮北伐雖然取得了一些勝利,但就全局來說是失敗了。失敗的原因,主要是由於蜀、魏兩國的力量懸殊。但諸葛亮善於治軍,他的軍隊訓練有素,紀律嚴明,在戰爭中一直處於主動地位。諸葛亮超越常人的智謀盡顯其中。


諸葛亮遺言「葬於漢中定軍山,就在山坡中挖一個墳,墳坑可裝下棺材便行了。穿平常的衣服,不隨葬器物。」


正如諸葛亮在《後出師表》中所說的,他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他給後人留下的不僅是卓絕的智謀和對劉備的忠義,而且還有一部預言三國之後及至今天歷史大事的奇文《馬前課》,讓後人在遙想諸葛當年羽扇綸巾馳騁天下之際,不免多了種遐想:難道諸葛亮是神人轉世?


*諸葛亮之後蜀漢的發展


諸葛亮在世之時,曾密表後主說,一旦自己不在了,蔣琬可擔當丞相之職,因為他有安定社稷之才。


諸葛亮死後,蜀國先後以蔣碗、費禕、董允等人為相,因循守成而已。《三國誌》上說:「蔣琬方整有威重,費禕寬濟而博愛,鹹承諸葛之成規,固循而不革,是以邊境無虞,邦家和一,然猶未盡治小之宜,居靜之理也。」


*預言《馬前課》第一課和蜀漢的滅亡


《馬前課》是中國歷史上最有名的幾部預言之一,是諸葛亮所做。這部預言非常簡潔明瞭,只有十四課,每一課預言一個歷史時代,而且每一課都按順序排列。每一個歷史時代過去後,人們回頭一看就會發現諸葛亮的預言驚人的準確。


在《馬前課》的第一課中諸葛亮就預言了蜀漢滅亡的命運:


無力回天 鞠躬盡瘁
陰居陽拂 八千女鬼


諸葛亮早已知道漢朝氣數已盡,一切努力都是「無力回天」,但他還是要盡己之力輔佐蜀漢,不負劉備三顧之情,托孤之義,完成自己的歷史使命。終於為了再興漢室,耗盡心血「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了。


公元258年以後,後主孱弱昏聵,宦官黃皓擅權,國事日亂,小人當道,可謂「陰居陽拂」。 大將姜維也只能維持殘局。


公元264年,曹魏大將鐘會大舉南征,姜維據守劍門關(四川劍閣北),戰事膠著。曹魏的另一位大將鄧艾卻從陰平郡(甘肅文縣),深入萬山,直取蜀漢重鎮江油(四川江油),進入成都平原。後主劉禪聽說敵軍已距成都不遠,根本沒有想到抵抗,也沒有想到姜維大軍仍完整的屯在前方,就迫不及待的投降曹魏,蜀漢至此終結。「八千女鬼」和起來就是一個「魏」字。蜀漢為魏所滅。


蜀國歷經二帝,共四十三年。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文章可以轉貼嗎?可以,不過要註明出處、標示本站連結。
※建議瀏覽器:Chrome 或 Firefox 或 Opera 或 IE11以上

總網頁瀏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