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ReadMore##

2013年5月25日 星期六

揭示善的力量:談談溝通的藝術(之二)--8020原理與精英人群(四)


.
作者: 小岩
【網2010年09月15日】

四、8020法則對精英人群溝通的意義

1、來源決定屬性

如果人類是來自於天上,那麼地上的人群就與天上的社會結構就會存在着某種對應性。我們在第二部分已經大膽的假設過,地上的「精英人群」、20人群可能對應於天上的「法王」;地上的「大眾人群」、80人群可能對應天上的「眾生」。其實地上人群與天上社會的對應關係可能還不僅僅是這些。天上不同生命的一些特質和習性(請原諒我這麼說的不敬)可能都會反映到地上人群中來。我們這裡就做一些對比分析。這些分析講起來很有趣。然後我再補充說明一些關於8020法則對溝通的意義。


2、中國的「多頭」文化或「大頭」文化

我們知道20人群是「不能被忽略的少數」。他們雖然數量少,但是作用大,因為他們不以數量多少來證明他們的存在,他們的意義在於他們說了算,他們做的了主,他們是決策者。還不止這些,他們可以有意的支配別人,他們也可以無意的影響別人。也就是說,他們是人群中的「頭」,他們是「腦袋」,他們是思想者與思考者,這是8020法則最為普遍的意義。另外請注意,一個組織結構體就應該有「一個頭」,如果有「兩個頭」或「多個頭」就壞了,這就是我們以前談到的「雙甲方」問題。

但是我們發現「多頭主義」在中國卻非常普遍,我們以前在《溝通的藝術:從博弈論的囚徒困惑談起》一文中提到,在中國企業中,「多甲方」的現象比比皆是。誰都想說了算,結果就是誰都說了也不算,弄的乙方無所侍從,不知道應該聽誰的。這種事情,本人就經歷了許多。這是為甚麼呢?我一直也在思考這個問題。也許因為許多人在企業中雖然只是一定層級的領導,看似精英,但他是否也是高層空間「眾生」來的呢?因此往往他做不了主,他說不清需求。但好像還不是這樣。他們說不清需求到是事實,但並不是做不了主,好像他們都非常想做主。那麼也許還有一種可能,我們知道8020原理是由西方人,意大利人帕累托發現的,那麼西方的人群結構是不是與中國的人群有所不同呢?是不是中國人群中來源於「法王」的比例可能比西方人群高呢?所以中國人在地上的「主」就多,都想「做主」,就容易出現「多甲方」的情況。我想這後一種情況的可能性要大一些,畢竟中國是神傳文化嘛!

我們可以舉一個形象的例子。比如在西方的繪畫中,以人體骨骼和所謂透視比例來講,人頭往往是身高的七分之一。而在中國的傳統白描或工筆畫中,我們發現往往人頭是身體的五分之一或四分之一,所以很多人斷定中國畫不科學、不好看,違法了客觀的人體比例,其實如果我們按照8020法則的眼光來看,這是不是反映中國人頭所佔的比例比西方人大呢?因為中國是神傳文化嘛,中國傳統畫家可能有某種超然感應,他們是不是在繪畫中已經加入了高層空間的信息?這也可以屬於一種「天人合一」吧!也就是說中國畫中結合了現實空間的人和高層空間關於人的信息。也有這種可能吧!所以好的畫會有所謂靈氣,它有高層空間的東西在嘛!

3、物質的人與精神的人

如果人來源於天上,那麼按照8020法則和「生命模型」我們可以將世間人群劃分為「腦袋人群」和「身體人群」兩類,那麼與此相對應的一定是「身體人群」顧肚子,「腦袋人群」顧面子。「大眾人群」更講物質,更追求物質,而「精英人群」更追求精神,更在乎虛榮,更在意面子。因為「眾生」人群即便是在天上他也要考慮基本生活問題,因為有「不勞不得」、「不失不得」的理的制約,你得付出才能得到,因為「眾生」他是被拿上去的,而不是自己修上去的。而「法王」則不然,因為「法王」是自己修上去的,他有過去修煉時的巨大付出,所以「法王」他有威德,他在他的世界中有大自在,他想要甚麼就要甚麼,要甚麼有甚麼,因為他整個世界的一切都是他修出來的。另外,因為高層空間的一切都是「能量化」的存在,不受物質形態固化,所以可以被「法王」以強大的功能變化成為任何物質形態,只要他的功能能夠被他巨大的功力所加持,而他無限的能量則來源他的層次和心性高度。另外「法王」在他的世界中是使用善念和精神力量進行治理,所以對於世間的「精英人群」而言,他們會有更多精神層面的需求,他們不那麼物質化或世俗化。也因為「法王」在天上是「眾生」的王,所以世間的「精英人群」更追求社會認可,他們有強烈的被社會認可的需求。

4、質性與量性

我們在前面多次講過這個問題了。我們知道,在天上,「法王」的特性決定了他世界的特性,而「眾生」不起這個決定作用,他們只是去充實「法王」的世界,他們只起數量的作用,所以反映到人間,精英人群除了他們能夠決定一個群體的「質性」以外,他們自身也可能表現為更追求品質生活,更追求「質性」生活。另外,我們在上一點中已經提到,「精英人群」他們也表現為更追求精神生活。而「大眾人群」更追求數量生活,更在意工資的多數和購物時的討價還價。

5、完整性與依賴性

接下來這一點對於我們研究的溝通問題意義很大。我們知道「法王」世界中的一切都是他自己修來的,而且要甚麼有甚麼,甚麼都不缺。也就是說「法王」他的世界是完整的,他不需要依靠別人,他不求人。這個特徵對「精英人群」在溝通意義上影響深遠。因為精英或老闆他會認為公司是他自己的,他會認為他對下屬沒有甚麼需求。他會認為是他養活了下屬,是他給了下屬一個飯碗,他也會認為他自己甚麼都已經有了,所以「老闆文化」他會認為他與下屬之間沒有甚麼可以溝通的,所以他缺乏與下屬溝通的「主觀願望」。請注意,「老闆文化」是沒有上下之間溝通的「主觀願望」,他並不是沒有能否溝通的「客觀能力」。因為老闆的「客觀溝通能力」一定是很強的,他有「魅力」嘛!天上有功能,地上有能力。但是老闆文化的人往往把他的溝通能力使用於「對外溝通」上,而對於「內部溝通」他往往願意向下發號施令,使用行政命令或指令,而不是使用平等性的溝通機制。我這裡講的實際上是8020法則對「垂向溝通」的意義,也就是對於不同層級之間「上下溝通」的意義。概括的說,「垂向溝通」一定存在着某種壓力或動力,因為溝通是水平屬性的,所以「垂向溝通」不會自然發生。

而下屬恰恰相反,他認為飯碗是老闆給的,就如同「眾生」在天上一樣,他們非常感謝他們的「法王」,他們才有機會來到美好的天上。所以下屬會迎合老闆,他們對老闆有嚴重的依賴性。雖然他們很願意與老闆溝通,或者說他們願意巴結老闆,但是在溝通或者信息傳遞方向上最大的問題就是他們會經常加工信息,他們報喜不報憂。也就是說他們有強烈的溝通願望,但是他們也有強烈的加工和扭曲信息的願望,而在現實中,他們也會經常這麼做。

這裡還有一個問題,「法王」在他的世界中,他不僅用善念和精神力量來治理他的世界。另外他還擁有強大的功能,例如比如來高很多層次的「法王」他具有「複眼」的本領,他能夠把他以下的各個層次的無數空間盡收眼底。所以「法王」他對他「眾生」的思想無所不知,因為「法王」具有大本領、大功能嘛!所以「法王」與「眾生」之間的信息交流是單向性的,他不依賴於上下溝通,「法王」不需要你「眾生」告訴他甚麼,他全都知道,以心相印,以功能獲取信息。這也可以算作「完整性」的一種表現吧。而地上的溝通其實上是彌補信息傳遞的「不完整性」的一種手段。而「法王」並不依賴於與眾生的這種雙向溝通,然而「法王」會與其他的「法王」或「覺者」進行溝通,可那是一種心心相印的溝通方式。我必須在此再次聲明,我的這些認識都是從大法中來的,有意者最好請去看原著。

也就是說,「精英人群」可能依然帶着這種高層空間的思維慣性,所以世間的精英們總是習慣了高高在上,而不習慣與屬下的溝通,他們總喜歡單向性的自上向下發號施令。可是你別忘了,「法王」是有巨大的功能的,他有另外一種更有效的獲取信息的手段,他能夠感應一切,比動嘴的溝通來的更強大、更全面、更有效,所以「法王」並不需要上下間的溝通。而您――這些「精英人群」您落到人間之後可是啥本領和功能都沒有了,而且您的善念也沒了,您還沒有溝通的意願,您總習慣於單向性,總習慣於用指令進行自上而下的信息傳遞。那麼我們真想問一句,您這樣不溝通行嗎?其實,「精英人群」這種對天上屬性的繼承應該屬於一種惡性的繼承吧!繼承了這種不溝通的屬性。也許因此,西方的「理性主義」看到了這種「人性惡」的一面,所以就把「人性」因素從「理性」中完全的給剔除了。

6、自我中心的屬性

天上的圓滿者,地上的成功者;天上的追隨者,地上的打工者(也算是一種追隨吧)。這些都可以算作屬性的繼承吧!

我們知道,在企業內部,老闆與員工完全是兩種不同的身份和心態。這也是我們在企業內部溝通時首先所必須把握的。稻盛先生的阿米巴經營實際上非常強調「打工者」與「經營者」兩種心態和創造力的不同,也非常強調溝通的意義,因此一個好的企業管理機制的設計,應該考慮到如何將「職業經理人」或者普通員工從一個「打工者」的心態轉變成為一個「經營者」的心態。

我們說,在「精英文化」中還有一種惡性的繼承,這就是世間老闆文化的自我中心的屬性。因為在天上「法王」一定是他世界的中心。來到地上,老闆您只是可以決定您公司的「質性」而已,您只是一個決策者而已,您不能因為分工的不同而成為一個以自我為中心的利己主義者,但是許多人卻養成極度自私,從不為他人考慮的習慣,不關心或不關注員工的基本生活和基本需求。也因此企業裡缺乏一種正常的上下之間的溝通渠道,也因此許多老闆文化很強的人,他缺乏溝通的主觀意願。其實這種利己主義與商業文化的「利他邏輯」也是相違背的。

另外,在公司文化中,老闆與高層管理往往是一個強勢群體,員工與下層往往是一個弱勢群體和被動群體。另外,老闆思維往往會從整體和全局角度或者長線角度考慮問題,他們有所謂的「世界眼光」,他們能夠看到深層和本質。而「職業經理人」和員工往往都是以部門的眼光或短線看問題,從表象上看問題。這些特徵都可能與生命體在高層空間的不同身份、經歷、角度和思維方式有關。

7、層次與高度

其實很多人理解不了大法的內涵,很多人會把「層次」與「高度」相混淆,因為人類實際上只生活在一個層次面上,超出這個層次的真相和那種感受他是沒有的。比如許多中國企業標榜自己有思想、有價值觀就講:企業的思想有多高就能走的多遠。這就是混淆高度與層次的一種思維。其實高度是一種「量性」單位,是一種數量的延伸,是數量在第三個空間維度上的增加。而層次是一種「質性」的不同,是一種「質性」的轉換,並不能用延伸來實現。

中國企業在學習稻盛和夫管理經驗的時候就是搞不懂這些東西,總是想與過去學習西方德魯克的東西做加法,做思想延伸,就像我前面比喻過的,想在自己已經做好的一盤菜上加胡椒麵、加作料。其實稻和和夫的經營思想與德魯克的管理系統根本就不在同一個層次上,也不在同一個體系,相互之間無法進行「量性」的比較或高度比較,就像托馬斯•庫恩講的,他們的體系(paradigm)不同。

不同層次法理不同;不同層次規則不同;不同層次邏輯不同。我在以前文章中多次講到過思維邏輯的轉換,也是在強調這個意思。

甚麼是其它層次?甚麼是其它層次的理?這些對一般人而言可能已經是謎了。我想這裡再多說兩句。除了層次與高度的不同含義以外,其實「不同空間」與「不同層次」的內涵也不同,「不同空間」與「不同世界」的內涵也不相同,「不同世界」與「不同層次」的內涵也不同。另外,還有不同的系統或者不同的體系。以我學習的理解,同一個層次中有不同的世界,同一個世界中又有不同的空間。這些講的都只是在同一個體系之中。而人類社會實際上只是生存在一個體系中的一個層次的一個世界的一個空間之中而已,離認知浩瀚宇宙真相的所謂「萬有」還相去甚遠。

其實在同一空間中,我們談論高度或距離才有意義(縮短溝通的距離才有意義),而不同空間之間找到相互之間的門才是關鍵,如房間與房間之間的門,比如星際之門或黑洞之門。而不同層次之間關鍵是要找到梯子,找到上下的連接通道,或者找到邏輯轉換的方法。有人問,阿姆斯特朗登月怎麼沒有看到嫦娥呀?自認為問題問的很聰明,很刁鑽,很「反封建」,很科學,其實不然。因為阿姆斯特朗與嫦娥並不在同一個空間,甚至並不在同一層次。就像你找人。如果你進找錯了樓,進錯了門,儘管你上對了樓層,那麼你能夠找到你要找的人嗎?根本就不可能。而且我們還講,層次並不是用距離高度來衡量的,也就是說你要打開另一個空間之門並不能取決於你有甚麼高技術的手段,因為空間層次越高就越精神屬性,或者說對精神的要求越高。

我們知道8020法則揭示了一種「垂向認知」,這對於「垂向溝通」而言意義重大。為甚麼呢?因為我們知道,溝通有一種天然的「水平屬性」,所以「垂向溝通」不會自然發生,而且溝通應該建立在縮短互相距離的基礎上。如果上下之間存在着距離,而且是一種「垂向距離」,那麼這就與成功溝通的要求相違背。所以「垂向溝通」就比「水平溝通」困難,另外,信息的「指令性傳遞」天然就是一種自上而下的「垂向屬性」,所以「垂向溝通」很容易被指令所取代。也因此「垂向溝通」一定要存在某種外在的壓力才能促成層級間的溝通,特別是自上而下的「垂向溝通」,不然就違反「自然溝通」的水平法則。實際上8020法則的意義就是給我們揭示出了不同層級人群因屬性而不同的特徵(我們會在下文中,根據Maslow的原理進一步深化討論),而且這種人群的不同是垂向性的。實際上8020法則為我們在世間的不同層次之間找到了一種邏輯轉換,也就是找到了一個能夠上下的「梯子」或「通道」。我們在以後文章中會講到,溝通需要「通道」或「場所」,「通道」對「垂向溝通」尤其重要。也就是說,8020法則告訴我們對於不同層級的人群,我們應該不同對待,我們應該投入不同的力量、精力或資源,而且我們要學會使用不同的方法對待「腦袋人群」(head group)和「身體人群」(body group),因為他們的需求不同、特質不同、心理不同,所以我們要學會各種溝通的技巧,學會見人「下菜碟」,並學會「引導需求」、「創造需求」,還要學會與不同的人縮短距離和謀求共性,無論這種距離是「水平距離」還是「垂向距離」,是「空間距離」還是「心理距離」。這些我們在以後的文章中會進一步展開分析。

8、人類理論的「解釋論」與「工具說」

也許您會說,我以上說辭只不過是對8020法則胡亂解釋一氣(其實我們不僅僅是一種解釋,我們已經進入到了深層機制的探究,而這個探究因為涉及到高層空間的理,涉及到精神的因素,所以有些人就不愛聽了)。如果你這麼說,那就讓我們來談一談甚麼是「解釋」,也就是先讓我們看一看許多實證科學理論到底是甚麼?其實許多實證科學的理論,許多人把它們等同於客觀真理,甚至於等同於客觀事實。那麼人類的各種所謂的科學理論到底是屬於某種解釋呢?還是屬於某種工具?還是屬於本體論範疇?還是屬於大膽假說?還是屬於客觀真理呢?

實證科學鼓勵大膽假設和創建假說。所以實證科學的許多理論僅僅是停留在「假說」和「解釋論」階段。再向下走一步才可能到「工具說」的階段,比如甚麼黑箱呀,甚麼仿真呀等等(本人自認為我的解釋已經超過了這一階段)。再往下才可能是「本體論」,也只是地球這個層次上的本體而已,但是距離「宇宙真相」和「宇宙真理」還相差很遠。

實證科學中許多被黨文化所標榜的所謂「客觀真理」實際上往往是有待證明的「假說」而已,充其量也只是能夠達到「工具說」的階段,好用就可以。實證科學的所謂「客觀說」或「旁觀說」其實離事物的真實機制可能還相差甚遠。比如,我在管理實踐中就比較深刻的認識到這一點。比如中國管理諮詢公司告訴你的都是以一種「旁觀者」的角度,甚至只是道聽途說的故事。往往好聽(只是「解釋說」)不好用(沒有達到「工具說」)。這就是一種機會主義和江湖時代的特點,演義的成份太多,實質的成份很少,連好用這個黑箱機制或所謂的仿真機制都達不到。

其實許多實證科學的理論也僅僅達到了解釋的階段,因為人類對解釋有一種強烈的心理需求。因為人類往往懼怕未知,如果有某些事件被納入未知,人類則顯得很不安,無論是冠以科學的解釋還是所謂迷信的解釋,反正人類需要一種解釋。問題就在於好像很多理論解釋完了某種現象好像就完成任務了,並不進一步探求機理,好像能夠解釋就等於發現了真理,就等於發現了科學,大家把能夠解釋就當成了「客觀真理」。現代實證科學可能會嘲笑一些古老知識對宇宙萬物的解釋,殊不知許多被世人接受的所謂科學知識其實也只是完成了能夠解釋這一步,可能距離真理還相差甚遠,只不過是五十步笑百步而已,甚至可能還遠不及古老知識呢!大家可以參見本人《我的歷史觀之一:天時五行斷代法》一文中講述的「起點就是巔峰」的相關論述。

許多「解釋論」實際上都只是「現象論」或「表象論」,都是「旁觀者」的產物,在邏輯上不可能直接就等於「本體論」。實證科學中最著名的「解釋論」有牛頓的《萬有引力》和達爾文的《進化論》。牛頓的《萬有引力》還可以被稱作數學模型或宇宙模型,而達爾文的《進化論》就更離譜了,乾脆直接當做所謂「科學真理」來膜拜。這樣對待也好,這不是恰恰說明所謂的「科學真理」其實並不等於「宇宙真理」。因為科學真理也僅僅是人類在一個層次面上的認識,霍金不是還講宇宙茶理論嘛!茶不就是一個層次面嘛!

比如我們以牛頓的《萬有引力》為例。人們看到的現象,也就是科學家所謂觀察到的宇宙,無論是銀河系,還是太陽系、各種星系,都是按照各自的軌道和秩序運轉。那麼到底是甚麼使這些星球和星系如此規矩、各司其職呢?人們並沒有看到有形的軌道或星球上栓一個甚麼繩子,牛頓的「解釋論」是在所有的物體之間有一個「萬有引力」,聽起來好像很有道理。其實「萬有引力」是一種看不見的存在,有人說我們都用儀器測到了。其實本質上,「萬有引力」是一種解釋,是用一種看不見的存在來解釋看的見的現象。所謂用儀器測到了,這仍然是一種人類水平的看。這裡有一個邏輯問題,你是先承認有萬有引力,然後就會把測到的某些現象說成是「萬有引力」,用「萬有引力」來說明這些現象,反過來再用這些現象來證明「萬有引力」的存在,這裡可能會有邏輯上的循環驗證問題。引深到更深層的邏輯就是,當你可以用一種看不見的存在――所謂的力,解釋看的見的東西的時候,那麼你就不能排斥另一種可能,那些測不到的東西對測的到東西的存在也可能存在着某一種解釋,而且還可能是更本質、更真正的解釋。所有人類對自然和宇宙的許多認知理論往往只是一種解釋,也就是說僅僅達到了「解釋論」的層次,並沒有達到真正機制的層次。

我們知道在舊金山附近有一個「奇異點」(mystery spot),許多現象都不符合所謂的重力或「萬有引力」規律。中國大陸也有許多這樣的地方,被稱為「怪坡」,我知道瀋陽附近就有一處,我十多年前去過。科學家就解釋說,這是地球上的重力異常區,它只是一個違反「萬有引力」的特例。那麼我們是否可以這樣問一下,在茫茫浩瀚的宇宙中,地球是不是可以成為一個特例?我們知道,地球只是一個體系的一個層次的一個世界的一個空間而已,那麼地球會不會也只是一個奇異點呢?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麼在小小的宇宙之砂的地球上所謂的重力現象很可能並不是浩瀚宇宙的「萬有」的引力!談「萬有」,我們人類的觸角到過幾個星球就敢稱「萬有」。

再說一下達爾文的「進化論」。「進化論」三大問題或三大荒謬之一就是邏輯循環驗證問題,也是認為先有生物演化圖譜,然後用圖譜去證實找到化石,然後再用被圖譜解釋的化石反過來證實圖譜的存在。實際上「進化論」在本質上只是對物種的差異和起源提出了一種解釋,僅此而已,只是一種假說,一種大膽的想法而已。

我們可以舉一個例子來說明「解釋論」與「本體論」的差異。這就是頭疼,人人都會遇到過的一種癥狀。但是頭疼只是一種癥狀、只是一種現象。頭疼可能由許多原因引起,感冒會頭疼,中暑會頭疼,高血壓會頭疼,低血糖也會頭疼。難道人一頭疼你就可以斷定他是感冒嘛?他還可能是腦瘤呢?曹操不就是腦瘤死的嘛?你敢當感冒治嗎?那你真是蒙古大夫了,接下來恐怕該輪到你頭疼了。所以你用感冒來解釋頭疼這個現象也只能是一種可能的解釋,可能並不是發病的真正原因,也就是說我們能夠解釋某種現象並不能代替導致這種現象的真正原因或真正機制。

但是很多時候人們對某些現象好像一能夠解釋就完事了,好像能夠解釋就等於科學了(當然必須拿科學來解釋,目的是捍衛科學)、就真理了、就真相大白了。這是一種非常荒唐的邏輯。比如,「進化論」作為一種解釋可以堂而皇之的存在,那麼上帝造人說,如果作為一種解釋為甚麼不能成立呢?

我們再舉一個江西電視台關於英國捉鬼的電視節目。江西衛視《經典傳奇》有一期節目是講英國倫敦塔抓鬼的故事。說很多遊客都有在倫敦塔撞見過500年前英王亨利八世第二任王后安妮的經歷,於是就來了很多人到倫敦塔抓鬼,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心理學家理查德•懷斯曼,懷斯曼聲稱要把所謂鬼魂現形於現代科技手段之下。他通過各種攝像儀器觀察幾百名走入倫敦塔的志願者。他確實發現了這些行為者的一些行為異常,於是懷斯曼就通過甚麼磁場、光線和氣流進行解釋,並歸因於心理現象,認為鬼魂是人們的一種心理感受。於是這種「解釋說」似乎就完成了任務,鬼魂就真的成了一種心理存在。可是最滑稽的是,就在懷斯曼完成了「解釋說」之後,在英國漢普頓宮的監控錄像中卻發現了王后安妮的冤家對頭亨利八世的影像。這可不是甚麼心理感受,這可是懷斯曼架起幾百個攝像設備所要拍攝的真實影像。那麼懷斯曼又該如何解釋呢?懷斯曼說那一定是一個惡作劇。我不想評論漢普頓宮亨利八世鬼魂的真偽,我只是想說對某些未知現象的解釋很可能離事物的原本相差甚遠。可人們往往得到某些解釋就滿足了。當然,解釋既可以是所謂的「科學解釋」,也可以是所謂的「迷信解釋」。其實這些解釋在解釋力上或說服力上都是一樣的,只不過使用了不同的語言體系而已。比如懷斯曼的解釋,也許比惡作劇的解釋更「惡作劇」。

用「解釋論」來代替「本體論」其實必須有一個邏輯假設――對稱性,也就是所謂的A+B=B+A。還是讓我們以頭疼為例,感冒會表現為頭疼,但頭疼一定是感冒嘛?如果真是這麼簡單的話,那麼可能我們就不再需要醫生了,醫院恐怕也都得關門了。

對於各種現象的解釋,人類有一種強烈的需求,因為人類有一種與生俱來的對未知的恐懼。當人類能夠對某些未知現象提供一種解釋了,人們就滿足了。原來未知的,現在好了,能夠解釋了,不用再害怕了,好像今後就能夠應付了。其實這種解釋很可能是一種掩耳盜鈴,可能本質上與真實機制相去甚遠,例如前面講的倫敦捉鬼,還有尼斯水怪、喀納斯湖怪等等,還有埃及金字塔的修建,月亮的形成等等都是如此。實證科學只不過滿足了一種人類渴望解釋的願望而已。

作為一位企業管理者,我在以前文章中多次提到過中國管理諮詢公司與國外管理諮詢公司的差異。我為甚麼往往把中國管理諮詢公司叫作江湖諮詢師呢?那就是因為江湖諮詢往往都是聽來的,江湖上故事多於乾貨,好聽不好使。我經常講,他們的諮詢是聽起來不錯,使起來沒用。原因何在?往往就是中國諮詢師只停留在現象的解釋層面,與某個成功企業的實際機制和發展軌跡根本就不是一回事,甚至是南轅北轍。往往聽了以後沒法實用。也許這還算一個好結果,只不過白花了錢,打水漂而已,比撞南牆要好一些,比誤人子弟好多了!比如,海爾成功了,許多中國諮詢公司就蜂擁而至,連寫報告文學、拍電影的都去了,我稱這些人是企業化妝師而不是管理諮詢師。

(待續)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文章可以轉貼嗎?可以,不過要註明出處、標示本站連結。
※建議瀏覽器:Chrome 或 Firefox 或 Opera 或 IE11以上

總網頁瀏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