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ReadMore##

2008年11月9日 星期日

【商管生活專欄】策略性有餘

 


【商管生活專欄】策略性有餘
 
文⊙楊碩英(國立中山大學企管系副教授)


多年來我在研究各種系統動力學電腦模擬模型時發現,許多企業如果能保持資源(諸如金錢、設備、存貨、人力、時間、空間等)有餘--留有一個緩衝的餘地,在遇到突如其來的衝擊時,就能游刃有餘地存活下來。否則,極有可能陷入困境,甚至快速崩解。因為長期而言這對企業存亡至關重要,所以企業必須策略性地保持「有餘的資源」,1992年開始我在演講中和擔任企業顧問時經常強調「策略性有餘」(strategic residual)這個觀念的重要性,1994年我在蘇格蘭舉行的國際系統動力學研討會中介紹這個觀念,很受重視。


但我發現企業界並未真正重視這個觀念,為什麼會這樣?主要還是心智模式(mental model)的問題:企業認為要講求效率,所以任何閒置資金、閒置設備、閒置人力、閒置時間、閒置空間就是沒有效率,是一種浪費。全面講求效率會使整個系統處在一種很「緊密」的狀態,在正常範圍內當然表現良好。但問題就出在這裡,若99%都是在正常範圍內,但只要有1%的異常環境衝擊,這種已無緩衝的餘地的企業極可能陷入存亡困境。其實「策略性有餘」和效率並不衝突,而是在講求效率的同時,要「策略性」地預留一些資源以在突如其來的衝擊時游刃有餘。


日本最受敬重的企業家,京都陶磁的創辦人稻盛和夫,曾把1,500億日圓放著不動,就財務管理而言,這麼大筆閒置資金放著不動,實在是太浪費了,但他非常堅持。隨後日本遭遇經濟不景氣、金融風暴、泡沫經濟等衝擊時,京都陶磁不但安然無恙,稻盛和夫還由1,500億日圓中拿出了500億日圓創立了KDDI,目前已成為日本最大的通訊公司之一。這時才有人佩服稻盛和夫的智慧與遠見。後來有人向他請教,想了解他為什麼會想到這樣做,稻盛和夫指出他在剛創業時,曾去聽日本經營之神松下幸之助的演講,松下曾講「積存之道」,也就是資源要有預留積存。在演講中有人問松下「目前經營困難,無有積存,怎麼辦?」松下回答:「我不知道你要怎麼樣產生積存,但我的經驗告訴我預留積存是極其重要的。天總是會下雨的,事先要準備好傘。經濟總是會有危機出現,我們必須事先做好準備。」


目前不少企業不僅不「積存」,而以長期「積欠」為常態--借貸資金,操作財務槓桿,而使系統運作處於極度緊繃狀態,運氣好在順境中或能OK,但運氣不好就會碰上那1%致命的異常環境衝擊,一旦引爆惡性循環的蝴蝶效應,只有倒閉一途。經營企業怎麼可以靠碰運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文章可以轉貼嗎?可以,不過要註明出處、標示本站連結。
※建議瀏覽器:Chrome 或 Firefox 或 Opera 或 IE11以上

總網頁瀏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