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ReadMore##

2007年10月12日 星期五

中國古代文化漫談(五):從《資治通鑒》談起

 


中國古代文化漫談(五):從《資治通鑒》談起


作者﹕章天亮


--------------------------------------------------------------------------------


【11月21日訊】北宋著名的史學家司馬光窮盡畢生心力,耗時19載,「專取關國家
興衰,系生民休戚,善可為法,惡可為戒者,為編年一書」,由神宗皇帝親自賜名
為《資治通鑒》(見《資治通鑒》第294卷)。書如其名,《資治通鑒》的撰寫線索
就是前朝的治亂興衰,並站在人的品德善惡和政策得失角度加以分析,使統治者以之
為鑒。書成以後,曾經在相當長的時間裡做為君臣士人的必修教科書。
《資治通鑒》中所提出的許多觀點其實並非司馬光首創,在評論時司馬光經常引
用《易經》,《春秋》和《尚書》等儒家經典。在對興亡進行具體分析時,他的思想
也沒有超出儒家的仁義禮智信範疇。後代讀史的人在承認《資治通鑒》是一部輝煌
的歷史巨著的同時,也不得不承認朝代興衰的規律在這本書問世前後並無任何實
質性的改變。


漢代賈誼在《過秦論》中提出「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唐代魏征在《諫太
宗十思書》中提出「蓋在殷憂,必竭誠以待下,既得志,則縱情以傲物」;宋代
歐陽修在《五代史伶官傳序》中提出「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其實這
些都是從人表面的現象出發。朝代興亡的背後還有更深層的原因,歷史的細微進
程都在其操縱掌握之中。


就像這種自然規律無法避免一樣,一個王朝必然是從建立走向鼎盛,再經
過衰敗走入滅亡。那種江山永固,萬世不替的想法無異於癡人說夢。


順應這種安排,一個王朝的建立必然是一將功成萬骨枯。這種慘烈戰爭所留下的
物質場需要經過一段時間才能散去,這就是為什麼老子講「大軍之後,必有凶年
」。在開國的最初幾年,民生凋敝,百廢待興,統治者深知打天下的艱難,一般
都會愛惜民力,偃武修文,採取休養生息的政策。


這種休養生息有時會持續幾代皇帝,像漢代從高祖開國到文景之治,唐代從太宗
皇帝到開元盛世,清代從順治入關到康乾盛世都是典型的例證,經過幾代帝王的
發展,王朝就達到了鼎盛的時期。而此時由於物質財富的積累使得奢靡之風開始
漸漸盛行。任何一個王朝到了這個時候就無可避免地開始走向衰敗了。許多古人也
深知這個道理,故老子曰「物壯則老」,易經云「亢龍有悔,盈不可久」。


在一個朝代休養生息的時候,老百姓長時間過著豐衣足食的生活,遠離了戰爭、
饑荒和瘟疫等等給人還業的因素,業力會越積攢越多。到王朝開始沒落之時,神
就要給人安排各種天災人禍讓人還業了,為的是避免人因為過多積攢業力而面臨銷毀。


歷史就是這樣週而復始地循環,人無論怎麼費盡心機都不可能打破這種規律的。也
許有人要問,既然如此,司馬光寫《資治通鑒》是否就是徒勞了呢?不是
。因為一個王朝能夠存在多少年,何時興、何時敗、何時滅都是有定數的
,絕不允許因為道德的腐化墮落和帝王的為所欲為而提前敗壞。那麼反映
到人中,就必須有人中公認的道理來規範人的道德,約束君臣士民的行為
,這些道理也必然是由人著書立說,並流傳於世間的。像司馬光寫《資治
通鑒》,也只不過是歷史安排的一步棋而已。


中國的歷史極其特殊,如果仔細研究的話會發現其中有許多奧妙玄機。舉
例來說,從武王伐紂算起,歷朝歷代輔保奉天承運的真命之主去打江山的
謀臣都是道士。周武王的身邊是姜子牙;劉邦的謀士是張良;唐太宗身邊
有魏征,徐茂公,李靖,袁天罡,李淳風;宋太祖身邊有苗光義;明太祖
身邊有劉伯溫等等,二十四史中對這些人的記載清楚地表明他們都屬於道
家一脈,其中有許多人甚至是著名的預言家。這些文臣武將看似偶然地聚
在真命之主的周圍,掃蕩煙塵,平息叛亂。其實這一切都是歷史細膩安排
的一部分,所有這些人都是棋子,任由歷史的手把他們擺到他們可以完成
歷史使命的位置。


除了這些人之外,一個普普通通的修煉人不會去干涉世間的事。他們最終
是要離開人間,回歸不生不滅的彼岸的,所以他們也根本不在乎世間的名
利享樂,更不會為了什麼政治目的而對人間的歷史大事指手劃腳。



中國歷史還有一個非常有趣的現象,所有朝代最初揭竿而起的人都沒有最
後坐成天下。最初起義的人僅僅是在每一幕戲的序曲中扮演了一個角色,
一旦時機成熟,正角(真命之主)才開始登場。


《易經》上說「履霜,堅冰至」,歷史的大事在發生前總有一些徵兆和一
些鋪路的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文章可以轉貼嗎?可以,不過要註明出處、標示本站連結。
※建議瀏覽器:Chrome 或 Firefox 或 Opera 或 IE11以上

總網頁瀏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