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ReadMore##

2010年7月20日 星期二

獨立評論(467)世界和中國經濟可能二次探底

 .
【2010年7月13日訊】獨立評論(467)世界和中國經濟可能二次探底

中共對國內經濟束手無策

伍凡:各位觀眾好,現在是獨立評論時間。近來,中共總理溫家寶、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紐約時報》專欄作家保羅·克魯格曼、世界銀行高級副行長兼首席經濟學家林毅夫、中國經濟學家謝國忠和學者巴曙松,以及英國《經濟學人》雜誌封面文章都表達了對世界和中國經濟有二次探底的可能,對世界經濟前景持悲觀態度。今天我們來討論這個問題。



草庵:2010年3月14日,十一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閉幕,溫家寶答中外記者問時指出經濟可能出現二次探底。他說:“一些主要經濟體失業率居高不下,一些國家主權債務危機還在暴露,金融和財政還存在風險,大宗商品和主要貨幣的匯率不穩定,由於通脹的預期而使一些國家在政策的選擇上產生困難,這些都有可能使經濟復甦的形勢出現反復,甚至二次探底”。

伍凡:一些主要經濟體失業率居高不下,中國失業人口高達2億,中國學者統計中國失業率為33%,草庵你的分析估萛是35%,我的分析估萛是38%。英國失業率從8%,美國為9.7%,歐元區10%,日本5%。從歐元區的希臘的國家債務引發了歐元貶值,有可能出現第二次全球金融危機。中國部分地方政府負債過高,已經超過潛在的償還能力,可能引發一場歐洲式的債務危機,直接威脅中國國家經濟。美國西北大學政治學教授史宗翰(Victor Shih)認為,實際數字甚至遠遠高於中國政府公佈的數據。他說,2009年底中國地方政府融資平台的債務規模高達11萬億元,到2011年底將達到24萬億元。

草庵:何謂二次探底?第一次探底,是用GDP的同比增長月度數據衡量的,當這一衡量GDP增長速度的百分比開始呈下降通道的時候,可能出現“一次探底”。一次探底後,會出現回升反彈,但如果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等支持力度不夠,這一百分比又可能會反轉向下,並開始持續下跌。這是二次探底。謝國忠認為,全球經濟正走向二次探底。觸發事件是歐洲債務危機及歐元區對此的反應,但歐元區以外的國家還在刺激經濟,無力替歐洲分憂。因此,全球經濟將會放緩。不過,二次探底會是漸進式的,原因有二:首先歐洲政府不會再讓銀行破產;其次,中美兩國很可能推遲從刺激政策退出。在二次探底過程中,通脹壓力將不斷積聚,到2012年,這將導致利率快速上升,從而引發另一場危機。

伍凡: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紐約時報》專欄作家保羅·克魯格曼(PAUL KRUGMAN)則堅持其悲觀的論點。在6月27日發表專欄文章中,克魯格曼表達了對於一些國家過早展開財政緊縮政策的擔憂,稱決策失誤可能會觸發經濟史上的第三次大蕭條,並指出數百萬失業人員將會為決策失誤付出代價。經濟衰退很普遍,但經濟大蕭條卻很罕見。經濟歷史上只有兩次經濟衰退在當時被廣泛地描述為“大蕭條”。第一次是在經歷了1873年的經濟恐慌後進入了通貨緊縮和市場不穩定時期;第二次就是1929年至1931年金融危機後大量失業人員無法就業的困難時期。

草庵:克魯格曼指出,“而當前,我十分擔心我們正處於第三次大蕭條的初級階段。”在克魯格曼看來,第三次大蕭條主要是由決策失誤引起的。世界各國政府現在均表現出對通貨膨脹的過度擔憂,而事實上,真正的威脅卻來自通貨緊縮; 各國領袖都在宣揚收緊開支的必要性,而我們面臨的真正問題是支出不足。“這一切在上週末讓人深感失望的20國集團峰會上均得到了生動體現。”各國如果過早實施財政緊縮計劃和退出經濟刺激,那麼為這一政策埋單的只能是那數百萬的失業人員,他們中的許多人可能要持續幾年處於失業狀態,甚至有一些人永遠無法再回到工作崗位上去。對克魯格曼的意見,奧巴馬支持繼續擴大赤字財政,以增加就業率;但以德法為主的歐元區則主張緊縮政府和社會福利開支,減少赤字財政,避免國家財政破産。美國和歐元區不協調配合,這必將影響全球經濟,可能全球經濟導向二次探底。

伍凡: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長巴曙松提出了3種情況可能導致中國經濟二次探底:一是如果社會投資不能及時跟上,則有可能出現二次探底;二是過剩產能消化進度遲緩,可能導致此前的經濟刺激計劃帶來過剩產能的跟進;三是今年如果持續保持過快的信貸增速,有可能會在未來隨著銀行信貸增速的顯著回落而導致經濟的相應大幅回落。第一和第三是相矛盾,要掌握恰到好處很不容易。中共一向是一放就亂,一收就死。

草庵:中國經濟二次探底的原因,除了溫家寶講話中提到高居不下的失業率和巨大的國家主權債務危機外,還有以下幾個原因:其一,雖有刺激政策,但結構性缺陷將使經濟增長處於低水平。中共直接投資4萬億, 中央政府貸款11萬億,緊急命令救經濟,計劃和配套都傖促上馬,形成的生產力效率低下。例如高鐵的載客率僅10%,投資建高鐵的資本回收遙遙無期。其二,大肆發放低息貸款引發和助長通貨膨脹。其三,中國勞動力剩餘時代已一去不返。5年內,甚至3年內,中國的製造業工資水平可能翻番。在未來10年,中國的出口價格可以會翻番。出口增長主要將源於價格增長,而非數量增長。製造業價格上升將助推通脹,使今天的低利率更具通脹性。

伍凡:現在,中共當局緊縮貸款和投資,造成中國股市和房市急促下滑,正步上巴曙松提出的二次探底的第一種情況:如果社會投資不能及時跟上,則有可能出現二次探底。現在我們來看中國股市近況:A股的上證綜指7月1日收盤於2,373.79點。今年以來,上證指數累計下跌27%,為亞洲表現最差的股市,是全球表現最糟糕股市之一,而房地產相關類股則下挫28%,成為上海股市表現最差的五大類股之一。

草庵:同時,中國的實體經濟也在下滑。華爾街7月1日文章報導,已經公佈的6月份兩個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 顯示,中國製造業活動增長速度放慢。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7月1日稱,中國6月份採購經理人指數(PMI)由5月份的53.9下降至52.1,這已經是製造業活動的擴張步伐連續第二個月放緩。匯豐控股有限公司(HSBCHoldings PLC) 7月1日稱,6月份匯豐中國製造業PMI指數由5月份的52.7下降至50.4,為該指數連續第三個月出現環比下降。

伍凡:PMI是領先指標,從6月份數據來看,中國經濟增速可能就此過了今年的頂峰。隨著歐美實行緊縮政策對全球經濟帶來的負面預期,預期上證A股市場對全球經濟基本面會非常敏感。股市大跌反映中國投資者對幾個不確定因素更深刻的憂慮,這幾個因素包括北京方面為樓市降溫舉措的效果;在勞工成本上升之際,中國維持經濟強勁增長的能力,以及人民幣升值的影響。

草庵:中國房市價格急劇下降反映了中共當局對房市投資貸款的收縮。據搜房網最新統計顯示,北京已有75個樓盤打折促銷,最高減幅達六八折。北京樓市大規模降價趨勢在所難免。野村證券近期報告指出,中國房市泡沫將很快破滅,未來12~18個月內最多跌價20%。一向被視為國內房價風向標的深圳樓市再度領跌全國,一手房成交均價在最近一斤月內環比累計下降超過三成。在北京、深圳相繼傳出樓市降價風聲後,上海萬科也悄悄“定調”。 6月份,隨著旗下新盤的陸續上市,售價定位明朗化。業內人士透露,與原先內部定價相比,新盤價格平均降幅約20%。

伍凡:從失業率居高不下,政府債務持續增加,反映實體經濟領先指標的採購經理人指數(PMI) 的持續3個月下滑,上證股市名列亞洲表現最差的股市,最後,樓市將是壓垮中國經濟的最後一根稻草。所有這些都在在表明,4萬億投資和11萬億低息貸款刺激經濟的動力正在消失;在國際經濟的大環境下,中國經濟的第二次探底的局面正在逐步展現,第二次探底正從可能性向現實性發展和變化,如果二次探底真正出現,將對中國經濟又一次沉重的打擊。今天時間到了,再見。

草庵:再見。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文章可以轉貼嗎?可以,不過要註明出處、標示本站連結。
※建議瀏覽器:Chrome 或 Firefox 或 Opera 或 IE11以上

總網頁瀏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