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ReadMore##

2013年3月31日 星期日

揭示善的力量:談談成功的商業模式――兼論對唯物主義的批判(五)


.
作者: 小岩
【網2010年05月20日】

第五節 我們在認識上缺失了甚麼

本節摘要

本節是全文的轉換樞紐。講的主要是從唯物線性認識向生命體認識論的轉換。從而從一、二、三、四之問題分析轉向六、七、八、九的新解決方案。本節共闡述如下幾個問題。第一,我們在認識上到底缺失了甚麼;第二,換一種工具換一種認識;第三,生命結構體,一種全新的認識論;第四,關於過程的認識――第一次認知革命;第五,關於結構和系統的認識――第三次認知革命;第六,更多的啟示:水結晶實驗――精神的力量――第四次認知革命。


一、我們在認識上到底缺失了甚麼

縱觀歷史,對商業模式的零件式認識比比皆是,但是真正的系統認識卻鳳毛麟角。這種主流認識可以說沒有看到技術維度之外的系統,沒有看到形式之內的機制,沒有看到機制的靈魂,沒有看到物質之形之上的精神,沒有看到物質層次之外/之上的存在,沒有看到載體之上的能量,更沒有看到能量背後的本質,它也沒有看到商業模式形式形成之前「生」的機制和形成之後滅的宿命與結果,這種認識往往把線性階段當成了全過程,把階段線性當成了永恆規律,把發展當成了永續,把速度當成了持久。它混淆了主體/內部機制/規律與客體外部機制/規律的不同的關係,說一點大家沒聽說過的吧,它混淆了「內部時間力」與「外部時間力」的區別,因此它一定是「有漏」的,「有漏」就是容器內部滲入了「外部時間力」。另外,它也混淆了戰略機制與戰術機制的不同。它也沒有看到空間的不均衡性、空間梯度和邊緣區域的意義。

例如,商業模式對企業的真正意義,是企業的生發機制而不僅僅是使用。中國五行學說都講生發機制,例如,東方、春、木、肝,都主生發機制。我們在《揭示善的力量――當耗散結構理論遇到水結晶實驗》論述過,一切生的機制生於善,毀於善之用盡,這是本文的主線。有人說惡也能生成結構體,有人說「生」也不一定在非平衡的邊緣區域,對。但這不是本文分析的主題,如果有機會我們會在其它文章專門討論這些問題。

概括的講,我們的缺失都是一種精神的缺失,我們的認識都是在否定精神的決定意義,或者說我們「被要求」的思維都是屬於一個主義的永生,表面上是牛頓主義,本質上是唯物主義或者更明確的說就是專制主義。有時我們覺的很滑稽,一個思想、一個主義的專制體制還非要研究中國企業為甚麼缺乏創新的問題,這又讓我們聯繫到電影《阿凡達》的問題,中國為甚麼拍不出《阿凡達》?是我們笨嗎?是我們沒有想象力嗎?我想都不是。而是我們的精神被閹割了。從莫談國事到莫談思想,因為談思想會顛覆的。

其實,我們就需要顛覆整個的思想體系、顛覆世界觀的問題。其實,與其說顛覆,不如說是找回,找回我們應該有的,找回本來屬於我們的,找回被人閹割的。

二、換一種工具換一種認識

我們在認識上缺失了甚麼?我們是不是可以換一種思維角度和思維方法?我們可能需要新的認知的方法論和理論工具、需要一種全新的思維角度。那麼我們需要怎麼換呢?我們就應該跳出以往表面認識、拆零認識、術的層面認識的局限,我們就應該從機會主義/拷貝主義/線性/唯物的「外生」型思維轉變成為一個「內生」型思維,即一個結構體是怎樣由其內部動力機制而「生成」的機制。我們就應該把企業從當做一個機械體、當做一個物質結構體變成一個生命體來看待。

其實沒那麼嚴重。如果說我們認識的缺陷來源於實證科學的瓶頸,那麼我們大可以換一種認識,換一種工具。其實人類任何理論都是一種工具,一種認知工具,認識事物的工具。都是為大腦的有限認識能力和分析能力而服務的,如果人類的大腦的能力是無限的話,那麼我們認識事物直接看就行了,我們就不需要甚麼理論幫我們分析或猜想了。佛教講的「開慧」,就是開發大腦的真正能力,而不是建造甚麼理論。「課本知識」體系對人最大的誤導就是將理論知識絕對化,把科學「假說」當成客觀「真理」本身,把認識當成事實。其實工具本身並沒有甚麼對錯,關鍵是使用者是否用對了地方。比如用繡花針對呢,還是用鎚子對呢,還是用扳手對呢,還是用筷子對呢,還是用鉛筆對呢?其實,這都不是問題的關鍵。關鍵應該看你幹甚麼,並不是鎚子大就一定比繡花針好,當我們用某些思維或固有理論去認識商業模式,不能看清問題時,我們不妨換一種角度,換一種思維,換一種新的方法論,也就是換一種工具,不是有一種說法,怎麼活不都是活着,換一個心情,換一種活法,這也是「退一步海闊天空」的另一層含義。我們不必與一種不適用的理論工具或方法論較勁。那麼,錯的不是方法,而是我們這個較勁的人。其實,科學一旦超出了它定義的範疇,也就超出了某一科學的範疇,就不再適用了。我想也許牛頓自己都沒有想到會有那麼多後人打着他的旗號在不屬於他的領域為所欲為。

我們需要說明一點,本文所揭示的對商業模式屬性與機制的新的認識不是排他性的,我們並不是否定已有的各種對商業模式的理解與認識,而是增加新的認識維度、是新的層面、新的角度的認識。因為以往對商業模式的認識大多局限於物質層面,局限於分解後各種技術或經營領域,是零散的,混亂的,甚至是互斥的和矛盾的,而且,很顯然這些認識在方法論上承襲牛頓的物質/機械宇宙論傳統,並基於三百年來實證科學所開創的長於「分解」與拆零的技術,這些認識都是在一個層面或維度上對商業模式的認識,都是在物質與技術層面的認識。我們在《揭示善的力量――當耗散結構理論遇到水結晶實驗》一文中已經指出,經典物理學在數量上加上了空間維度,使之成為「矢量」,然後,熱力學定律及後來的耗散結構理論又加上了時間維度加上了「時間之矢」,使之具有了過程的意義,具有了「生」與「滅」的機制,而水結晶實驗與耗散結構理論碰撞之後,使我們發現結構體的「生」的機制與「善」的關係,從而發現了「能量」的「精神維度」,即「善的能量」,好的能量才是「生」成結構與秩序的真正動力。這個發現使我們對「生」的機制有了更新的、更升華、更高層、更本質的認識,這種認識並不是對先前「時間之矢」的「過程」認識或「空間秩序」的「運動」認識的否定與排斥。新維度的認識對原有維度的認識是補充,是提升,是更高的全景展現,是更接近事物的本質,因此,對於商業模式,我們將從物質技術層面維度的認識,推進到在「時間維度」和在「精神維度」上的全新層面的認識與理解。

三、生命結構體,一種全新的認識論

我們需要一個新的認知方法論。我們有幾種表述方法。第一,我們需要一種全系統、全過程的生命體結構的,並且能認識到結構內部動力機制和本質的方法論。而且是作為一個系統而不是要素,是一個功能結構體而不是要素的簡單堆積或表皮、一層皮,是作為一個生命體而不是機械結構。第二種表述,我們需要一系統,二結構,三過程,四生命,五機理的方法論,並且「理」要能夠打通,打通一個生命體從思想到執行,而不是「道」與「術」分離的理,或思想與行為與執行分離的理,這才叫理通,這樣商業模式才能被注入能量,才不是一個空殼,才能有動力,才能工作(work),才能運行起來。而以往的商業模式包括很多管理模式都是理不通,沒能量,不work的表面系統或表面結構。因為沒有內部能量,沒有內部動力,沒有高能量的注入,所以大多數中國企業只能走物質資源消耗型模式,走「外生」之路,而且大多數中國企業思想價值觀是空洞的,它落不實,這都與「理不通」有關,也就是精神力量無法注入到企業實體上來、無法真正貫徹到執行上的問題。沒有內部動力,沒有內部活力,就不可能是一個真正的生命體,它只能是一塊肉。

我們實際上需要一種生命體的認識方法。那麼,生命體的本質特徵是甚麼呢?我們認為它至少有三個方面,1)有思想、精神、意志,2)有身體,有內部結構,是活的,有內部動力,3)有生命過程,而且生命過程是一個全過程,有生,有滅,有成長,有衰敗,有生命周期。

關於「生」的機制,機會主義的外生與結構主義的內生有很大區別。機會主義是獲取甚至奪取,內「生」的機制是付出,是給予。機會主義是利用無序(但不應該是人類社會的常態),內「生」的機制是建立有序,建立新結構(建立一個新的常態)。機會主義是外部利益源泉,善生之機是內部利潤源泉。機會主義不增加社會總財富,所以是一種掠奪, 而真正「生」的機制創造新的財富,可以創造多贏。機會主義是一招鮮,強調手法和手段,是movement(行動)先行,而善生之機是善念先行,是思想先行。機會主義依靠物質化力量,善生之機依靠非物質力量。機會主義依靠一招鮮,長桿法則,金剛鑽或技術,結構主義依靠系統,是短板法則,依靠模式,依靠系統。機會主義依靠膽大,結構主義依靠心細。機會主義或唯物主義講「大」,而結構主義講「強」。讀者可能還會舉出更多外生與內生的差異,我們這裡就不再窮舉了。

四、關於過程的認識――第一次認知革命

這是本文分析的重點。人類認識的進步有許多是革命式,而「課本知識」體系卻狗尾續貂,把它們和諧的放在一起。應該說第一個走出牛頓論或超越牛頓論的可能就是熱力學定律,它向牛頓的宇宙中加入了「時間之矢」。如果企業也可以被看作是一個生命體的話,它自然也有生老病死的過程。現代企業論中有許多關於生命周期的研究,比如宏觀經濟的周期,市場的生命周期,企業的生命周期,產品的生命周期,技術與創新的生命周期,客戶的生命周期等等,還有生命周期的管理等等。

然而,人們對這些生命周期的討論往往更關注「生」與「長」――成長與發展過程,而忽視或不願意面對和討論關於「滅」或「亡」的問題。

生老病死、成住壞滅,這是宇宙的法則,生命周期的規律,沉浸在物質空間中而不敢面對,或者沉浸在物質層次中卻想擺脫它、超越它,怎麼可能呢?你找到擺脫生老病死制約的機制了嗎?你找到了克服物質制約的力量了嗎?實際上,對商業模式的求索就是企業面對和回答如何擺脫企業生死的這個致命問題的追求。

在關於這個「滅」的問題上企業界也有許多誤解。實際上並不是一個企業破產了、倒閉了、關門大吉了才叫做「滅」或者「亡」。舉例說吧,當一個企業的藍海消失了、被拖入紅海進行血拚的時候,當一個市場走向趨同競爭與壟斷階段的時候,當一個行業退化為數量競爭和叢林法則的時候,他們實際上都是走入了熱力學第二定律所主導的過程,都是在被「滅的力量」所驅動。他們都是走入過午之後的「一陰已現」的陰長陽衰的過程。從另一方面講,企業的任何創新都是向企業這個生命體注入「生的力量」――新生力量。當「生的力量」枯竭了,企業就走入了第二定律所統治的領域。

所以熱力學第二定律對一個企業生命體而言,對企業生態而言都非常重要。這個「滅的力量」時時刻刻都在制約着一個企業。一刻的放鬆,一個不留意就會成為企業的宿命,而且越是用物力競爭的辦法去克服它,就越是會走入其中。這裡就像孫子兵法在開篇所講的,是「死生之地,存亡之道」。

實際上,熱力學第二定律告戒企業:如果按照物力競爭、按照叢林法則走下去的話,最終的結局會是甚麼。

五、關於結構和系統的認識――第三次認知革命

對牛頓論的第二次超越可以說是愛因斯坦。他將牛頓決定化和物質化的宇宙論升華為相對化和能量化的宇宙論。他的相對論和能量質量方程就是最好的代表。而系統論的認識應該說是第三次超越。系統論是將300年來的拆零傳統從新回歸到一種系統認知。耗散結構理論對於結構的研究可以併入到這次認識浪潮或認識革命之中。它是將秩序化的認知升華為結構化和功能化的認知。本人認為這次認知變革是不徹底的,因為它並沒有認識到系統的本質,並沒有進入到系統的內部,大多只停留在哲學層面,並沒有進入機理層面,所以才會出現我們的實踐仍然被拆零主義所統治,出現系統動力學被仿生學所替代的尷尬結局。但是耗散結構理論可以說是其中走的最深的一支,它已經進入到結構的內部,它已經發現了一些看似內部的表象規律。

當今中國浮躁、浮誇、膚淺成風的學術界,除了向知識中注水之外,很少能夠給當今中國企業多少實質性的幫助。大多數關於企業模式或企業管理的文章引用耗散結構理論時都是非常膚淺的,都是照貓畫虎、照葫蘆畫瓢而已。這也許是許多中國企業願意尋求與國際諮詢公司合作,而不是求助於中國大學的研究機構的一個原因吧!

其實耗散結構理論對於研究「企業」――這種人類組織行為的「結構體」還是非常有意義的,儘管站在更高層次的理上看,耗散結構理論在許多方面還是沒有觸及到事物的本質。

例如,第一,耗散結構理論對研究一個結構體的「創生」很有意義,對處於發展初期階段的企業的意義尤為重要。一個現代企業如何真正的起步,如何尋找到初始的商業模式,如何找到自己的發展模式,耗散結構理論具有很重要的指導意義。

第二,對於研究在遠離平衡區的邊緣區域的「創生」機制很有意義,例如,企業如何在戰略上避開物力競爭而在某種空間場或者市場的薄弱環節或者不設防區域尋求發展和突破。

第三,耗散結構或者一個結構體的建立或生成需要找到某種「非線性」機制,實質上就是要找到「非物質性力量」的作用,這是企業尋求「創新」的真正意義所在。用非物質的力量把物質性的資源吸引過來,凝聚起來形成新的結構體,形成新的「遊戲」,達到更高層次面的發展或者進入下一個生命周期。所以「商業模式」的意義是啟動一個非線性財富聚集和財富生長的機制和結構,特別是狹義上的「初始結構」,它是真正突破「拐點」,實現「非線性」的關鍵所在。也因此,耗散結構理論對我們研究「商業模式」就特別有意義。其實,牛頓找尋的也是這個能把物質吸引到一起的「力量」,但他找到的是萬有引力。

第四,耗散結構理論是關於「內生」的機制,而不是通過外力加強或維繫,不是靠外力、靠強制的方式把各種單元攏在一起。企業內部管理也許可以靠強制力來維繫(先進的管理模式不是這樣),但是企業的商業模式卻是要必須找到「凝聚的力量是甚麼」。商業模式往往可以看作是在兩組力的作用下運行的,一組叫作「驅動力」,一組叫作「凝聚力」。驅動力是外加的,凝聚力是內生的。耗散結構理論關注的就是這種內生的機制。

第五,談到內生機制、凝聚力,就會涉及到一個結構體的內涵,或者一個企業的魂魄,企業的靈魂,企業的意志與精神的問題,必然引導我們去找尋「非物質性力量」,這才是真正的凝聚力的源泉,也是「非線性」的源泉,也是一個結構體能夠走出平衡區域作用力的「分叉」所在。

第六,耗散結構理論中的「分叉」,是關於新的結構體在遠離平衡區域的誕生,是結構體脫離原來的運行機制而走入新的運行軌跡的那個分離點,也是新結構生長出來的那個點,也就是成長曲線的那個「拐點」。它對企業創新思維的指導意義在於,對於任何結構體的創生都首先要尋找到「種子」,並尋找到新的「生長極」之位置所在。在哪個區域這個「種子」能夠發芽、能夠生長出來?耗散結構理論告訴我們,那是在「遠離平衡區」的區域,那麼企業的那個「遠離平衡區」的區域在哪裡呢?

另外,尋找和建立企業商業模式其實並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任何企業變革成功的概率據說只有49%,改變人習慣據說要23次。而往往企業變革卻要兩線作戰,成功概率只有24%,此乃兵家大忌。企業家們必須擺脫決定論的思維,擺脫一次性事件、一次性規模投入到立竿見影的想法。非線性的機制是通過漲落或多次起伏的努力而衝擊「相變」點的,必須跨過質變的「閾值」才能達到企業的脫胎換骨,實現走過成長「拐點」之後的高速發展。儘管許多中國企業都在談論創新與變革,可是並沒有改變原有的「線性思維」方法,往往在還沒有衝擊到「閾值」之前就早已喪失了耐性和信心,從而又退回到簡單的物力競爭的叢林遊戲和紅海之中了,又回到「輸贏皆是輸」的價格戰的老路上去了。這一點,具有「非線性思維」,對於那個作為企業「靈魂」人物的企業領袖而言是非常重要的。

此外,一切企業都是開放系統,都是兩頭開口,在前端向合作方開口,向供應鏈開口,後端向市場開口,向客戶開口,都是兩頭開口的開放系統,一旦涉及到向外開口的問題,就涉及到與人交往的問題,就涉及到「善」的問題,就涉及到「用心」的問題。還涉及到耗散結構的自組織的問題,涉及到一種結構內外機制轉換的問題,就涉及到商業利他而利我的問題。另外需要說明一點,我們應該區別自然界「從混沌到有序」與人類社會「從混亂到有序」。混沌不同於混亂,機會主義往往是一種混亂的表現,而不是混沌初開。

六、更多的啟示:水結晶實驗――精神的力量――第四次認知革命

我稱之為第四次認知革命,就是源於第三次認知革命的不徹底。第四次認知革命實際上是一種生命化的認識,或精神力量的認識。水結晶實驗告訴我們:

第一,一切結構體都是生命體,或者是生命體某一過程的某一階段;只不過生命屬性未必在某一層次體現出來;
第二,生命體是有價值判斷和價值判斷標準的;
第三,善念是一種形成結構的力量;
第四,能量是有善惡的,或者說精神是有力量的;
相關的,能量的本質是甚麼?或者說,非線性高能量的本質是甚麼?或許就是精神,這也許與愛因斯坦的能量化認識有關,相關的還有當代的雲計算,也屬於這種能量化認知,硬件資源軟件化、彈性化;
第五,水結晶實驗回答了許多耗散結構理論沒有回答的問題,例如非線性的非物質本質,負熵的本質是善能量,為甚麼在邊緣區域容易生成新的結構等;
第六,結構只是生命的載體,生命體的載體,它本身不等於生命,或者說它本身是生命的一個要素,如果沒有意識它可能只是行屍走肉,它並不是生命的本質,它承載的是甚麼才是關鍵。這些有助於我們對生命周期的認識與研究,甚麼時候該換載體了,該換容器了;甚麼時候某種模式的生命周期該完結、該更換了、該創新了。
第七,水結晶實驗不僅揭示了結構本質,也揭示了系統的本質,或者說甚麼是系統?內生到底靠甚麼?我們講商業模式一個重要特徵就是讓系統做功,但絕不是說,一堆要素就等於結構,有個看似結構就等於是系統,一個沒有內部動力的一層皮結構,一個沒有層次、沒有縱深的結構絕不是甚麼系統,它也絕不會做功;

只有殼子,沒有動力,這是許多表象系統的問題,也是中國經濟和企業唯物拷貝主義的問題所在,這也是系統論走入仿生學的原因所在,找不到動力,找不到動力的本質。我們說在物質的層面認識系統的本質是認識不清的。

* * * * * *
水結晶實驗實際上驗證了佛家所講的「萬物皆有靈性」這句話。本人認為,水結晶實驗作為第四次認知革命對於不徹底的第三次認知革命有很大的補充。更多相關內容可以參閱《善的力量――當耗散結構理論遇到水結晶實驗》一文,或者在下文分析中涉及。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文章可以轉貼嗎?可以,不過要註明出處、標示本站連結。
※建議瀏覽器:Chrome 或 Firefox 或 Opera 或 IE11以上

總網頁瀏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