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ReadMore##

2011年12月20日 星期二

靜坐與新流感: 一個神經科學的再發現

.
現代醫學證實打坐可以提升專注力、有效處理壓力,甚至可以減輕慢性疾病。

文 ◎ 林威宇(藥學博士)
靜坐,是古人留下最佳的保健方法之一。透過現今科學的研究發現,打坐足以讓人心神穩定、抒解壓力、甚至提升人的免疫系統。面對H1N1新流感的來勢洶洶,靜坐不失為一個防疫的好方法。


面對當前來勢洶洶的H1N1病毒,雖有藥廠開始生產針對H1N1病毒的疫苗,但尚無絕對確定的疫苗可以使用,因為一旦爆發大流行,屆時病毒基因組未必與現在的病毒相同,抗病毒藥物Tami flu有助於減緩病人的病徵、降低病毒傳染給他人的機會,但卻無法將病毒自體內清除。

當西醫無法治癒疾病,而越來越多變異病毒與不明的現代病叢生,在繁忙的都市生活中,愈來愈多人藉由瑜珈或打坐來幫助抒解壓力。已有許多的研究證據發現,在冥想過程中,若將注意力集中於本身內在的特定目標或事物,可以有效降低焦慮、緊張、抑制負面情緒。這種釋壓方式被泛稱為正念減壓法(Mindfulness-based Stress Reductio, MBSR),有時亦稱為內觀認知治療(Mindfulness-based Cognitive Therapy, MBCT)。

雖然對於打坐冥想的直接效果仍有研究方法上的爭議,但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的輔助及另類醫學研究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 NIH)已經將打坐冥想列為可能的醫療方式。但是打坐冥想為什麼對人的身體健康會有很大的促進作用?這對實證科學而言,是一個難以回答的問題。

打坐可強化身體免疫功能

這個難以回答的癥結源自於十七世紀,西方哲學從十七世紀後便一直採用心物二元論,把肉體(physical)和心智(mind)分割為二大區塊,這二者最大的區別即在於物質可以精確量化及實證(如驗血),而抽像的精神狀態則無法精確量化(如檢驗親情的多少)。但在東方的傳統文化中,講究「天人合一」及「心物一體」,認為此兩者不可分割,也無法獨立存在。

過去的幾百年來,這套哲學理論給人類社會帶來了前所未見的文明發展,因此不論是醫生還是科學家,都普遍傾向於二元論說法。然而近年來,隨著人們對精神世界的瞭解,大家漸漸開始認識到二元論往往不能解釋諸多的生命現象,而東方文明中,心物合一的思想觀,卻能夠提供完美的解答。

對西方的許多科學家來說,打坐冥想無非就是一種釋壓、放鬆、改善注意力、控制負面情緒或降低血壓的方法。不過,打坐冥想的功用似乎並不僅僅是如此而已。近年來,科學研究已發現,打坐冥想甚至可以讓大腦產生結構性的改變並強化身體的免疫功能,這些改變雖難以用西方哲學的理論論述,但是卻能被理性的工具所觀察。

目前的科學研究知道,左腦前額葉(left-sided prefrontal lobe)主要負責調控人類的正向情緒,而右腦前額葉主要負責調控人類的負向情緒。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情緒神經科學實驗室」研究發現,健康受試者在經過短暫八周的MBSR臨床訓練計畫後,他們的左腦前額葉的腦波(EEG)相較於一般受試者有更明顯的活躍現象,這表明這群人經由打坐冥想無形中保有了更多正面的思想及情緒。

而在實驗中也發現,這群帶著正面情緒的人,在接受流感疫苗注射後,也可以顯著的提升體內所擁有的抗體數目,這也表明這群人經由打坐冥想讓自己擁有更佳對抗流感病毒的能力。

打坐有助於提升正面人生觀

目前的神經科學研究也發現,當我們持續練習某些認知或技能,如重複性的動作、記憶、語言學習等,會改變神經突觸間的離子濃度及造成神經迴路的變化,而大腦中與這些認知或記憶功能相對應的區域也有較大的體積。如英國計程車司機因為必須熟記街道圖,所以與空間記憶相關的大腦海馬回區域會特別發達。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科學家發現,那些長期參與打坐練習者,用於抑制負面情緒相關的右側額葉眼眶皮質以及調控情緒相關的海馬回(hippocampus)體積都比一般人大許多。這項觀察結果顯示,打坐練習對於抑制不良情緒及提升正面人生觀具有相當的助益,這同時也間接說明了,何以那些經常參與打坐的修煉者外表看起來都特別的祥和平靜了。

正向思想與情緒,會讓一個人更長壽,而心理壓力則會誘發或強化某些疾病的發生,許多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癲癇、骨質疏鬆症、癌症、氣喘等都與負向情緒有極大的關聯。科學研究發現,當人一直帶著負向情緒想著不好的事情時,體內的C-反應蛋白(C-reactive protein)數量會明顯的增加,C-反應蛋白是肝臟製造的一種蛋白質,可以反映出一個人體內目前發炎的狀況,如氣喘、心肌梗塞、糖尿病、動脈硬化、高血壓等疾病,或許這也說明了,何以那些情緒穩定、心平氣和的打坐修煉者,不易見到心血管疾病及氣喘了。

當一個人內心在不斷的想著事情,承受著許多心理壓力時,這樣的個體對於許多流行疾病的抵抗力必然較弱。當前大家都憂心忡忡地談論著新流感的流行及預防,尋找增強免疫力及對抗病毒的方法,殊不知這種憂心忡忡的心理壓力恰好加劇了H1N1新流感這樣的高度傳染病在內的各種疾病對人體的影響。心理因素一直與免疫系統的許多功能相關,心理因素會影響感冒發病和傳染,也會改變個體對接種疫苗的免疫反應。心理因素甚至會影響到許多免疫參數及各種不良基因的表達。

壓力會降低免疫系統功能

《TIME》雜誌資深專欄作家Lemonick在二零零三年的一篇專欄中提到了:「一位神經科學專家告訴他,當一個人在想著有壓力的事情時,他的大腦會釋放出超過六十種神經傳遞物質出來,而這些神經傳遞物質會經由血液循環擴散到全身的每一個細胞中去,進而造成全身性的不良影響。」這種影響方式目前已知是藉由大腦→下視丘→腦下垂體→腎上腺皮質激素的路徑影響到全身。因此,當一個人在不斷的應付或思索著充滿壓力的事物時,身體的每一個細胞都在承受著傷害。這同時也說明了何以暴躁易怒的人,血壓及血糖往往控制不良;不肯原諒別人過錯、凡是斤斤計較的人,過敏症狀往往不易控制;而凡事過度憂心的人,冬天容易感冒。同樣的,靜坐修煉者因有較佳的情緒控制迴路,也就較一般人活的更健康、更悠遊自在、更灑脫了。

就算沒有流感,也不能每天憂心忡忡、心情鬱悶!每天想著不好的事情、心情憂鬱,莫名其妙地把自己的免疫系統搞得亂七八糟,流感還沒上身,身體狀況就已經一團亂了。

九月十六日在美國國家醫學研究所召開的H1N1新流感專家會議中,哈佛大學Marc Lipsitch教授說:「孩童症狀最輕微。」而美國CDC也發現在本次H1N1感染的死亡人數多集中在二十五至四十九歲(41%),這個年齡層抵抗力雖好,但也是接受社會及媒體資訊最多也最快的一群。負面想法過多、擔憂過度、過度擾亂自身的免疫系統或許正是這些人死亡的原因之一。

對抗流感的種種方法其實就是讓自己身體健康、長命百歲的方法!即使沒有流感,也要常運動、多吃蔬菜水果、作息正常、經常去戶外呼吸新鮮空氣,讓身體維持在一個恆定的健康狀態!除此之外,或許藉由東方傳統的瑜伽、氣功、太極或靜坐練習,通過一系列身體和精神的修行,以維持良好的免疫狀態及情緒控制,可能是一個更好的解決及預防之道。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文章可以轉貼嗎?可以,不過要註明出處、標示本站連結。
※建議瀏覽器:Chrome 或 Firefox 或 Opera 或 IE11以上

總網頁瀏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