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ReadMore##

2008年8月23日 星期六

首都機場新航站樓 一流設施末流管理

 


首都機場新航站樓 一流設施末流管理
 
 【8月10日訊】(記者華明綜合報導)奧運重點工程之一的北京首都國際機場3號航站樓(T3),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單體航站樓,以外表豪華壯觀被譽為「新國門」,其蜿蜒的廊樓被稱為「中國龍」。可是與一流設施配套的卻是末流管理。自啟用以來,不少業內人士稱其內在管理為「垃圾」水準,每天都有上千人走錯航站樓,華而不實的建築帶給人們的卻是更多的煩惱。


北京新建的首都國際機場3號航站樓是世界上最大的單體航站樓,投資總金額270億元,堪稱世界之最。到2015年,首都機場航站樓的總面積將達141萬平米,停機位數量增至322個,可滿足年旅客吞吐量8,200萬人次、貨郵吞吐量180萬噸、飛機起降60萬架次、A380全載起降的要求,屆時將躋身世界最繁忙的機場之一。


該機場自1959年建成後,經歷過兩次大的改擴建。2003年11月,在擴建首都新機場的設計競賽中,英國著名建築師諾曼.福斯特贏得該項工程的設計招標。2004年 3月,首都機場擴建工程開始動工,新徵用地22,200畝,搬遷9個村莊,歷經近4年時間建成,於2008年2月29日和3月26日分兩期投入運營。


可是,這個以豪華外表和龐大的體積,被譽為「新國門」和「北京會客廳」的T3航站樓自啟用以來,諸多業內人士及旅客對其實用性表示非常失望,航顯系統雜亂無章,下飛機出站時間之久、路程之長,讓旅客走得腿軟,感到大而不便,不到一個月就發生丟失旅客大宗行李的事件,旅客稱,這個機場只有垃圾機場的管理水平。


航顯系統混亂 旅客茫然


據中國經濟導報2008年4月19日報導,從3月26日國航等20餘家航空公司入駐T3號航站樓後,每天都有1,000多人走錯航站樓。而那些迷路的,大都為國內乘客。


實際上,據首都機場擴建工程領導小組組長張國寶2008年2月15日介紹,新航站樓在投運以前要進行六次模擬實驗,但進行了四次就發現六百多個問題,大部份得以解決。最後一次應該有八千模擬旅客,不過,最終的測試結果沒有公佈。


機場開放後,香港《文匯報》記者親自去考察,在5月12日的報導中說,這個全球最大的單體航站樓--3號航站樓,標識一大堆,獨缺「到達」、「出發」;樓內無人駕駛的「小火車」既無標示也沒提示,旅客不知何時何地下車。


報導稱,這裡最大的困擾就是很容易找不著北。電梯上就聽見抱怨:「這電梯標識寫了一大堆沒用的,就是沒寫接人應到幾層,送人應到幾層!」仔細一看,果然「派出所、餐廳、銀行、衛生間」等都有標注,就是沒有「到達、出發」的提示。還有,電梯沒有語音提示,也無盲文標識,這對傷殘人士不太方便。


剛剛從香港來的張先生表示,這裡跟香港新機場很像,但內在服務差得很遠。他說,比如剛剛坐的那個接駁的「小火車」,無人駕駛,技術和設備都很先進,可是去哪裏要坐這個小火車?坐到什麼地方可以下?多長時間一趟?什麼時間開?都沒人知道,既沒有標牌提示,車上也沒有語音提示。


在站台上倒有不少服務員,可沒有人主動照顧旅客。一些外籍旅客發問,他們也聽不懂,更不知道回答。他深深的感歎:先進的設備,這麼漂亮的建築,花了這麼多錢,管理也要跟上,當前的情況令人失望。


登機廊橋空置 旅客走到腿軟


報導稱,新航站樓具備75個廊橋登機口,但大多形同虛設,許多飛機著陸後,都停在沒有廊橋的停機坪,旅客須坐擺渡車才能到達航站樓。為何放著這些現代化的、又方便旅客的設施不用呢?機場有關部門解釋說:「這段時間很忙,還要準備很多活動。」記者一週後再詢問,沒有答覆,旅客的不滿再多也要耐心等待。


許多旅客表示,從飛機著陸到離開機場,乘坐國內航班且沒有行李的旅客,要半小時;若國際航班,再有行李,旅客就要一個多小時。每個人都在說:這裡太大了!而休息座椅又太少,常常擠滿旅客。可見「大」並沒有提供方便。


轉機的旅客也常需要在3個航站樓之間穿梭,於是免費擺渡車特別繁忙,成了T3新的服務項目。旅客從走下飛機、提取行李,到航站樓出口要走多遠不得而知,但基本上要一小時。推著行李車還常要走幾十米左右的上坡,很是吃力。


深夜剛下飛機的袁先生埋怨說:「太不可想像了!我們的飛機落地後在地面滑行了好長時間!我們自嘲說,要到天津了。飛機停下來也不走廊橋,從落地滑行到坐大巴在機場轉,總共將近一小時……聽說是為了省錢。」


他還表示,在入境處,大家排很長的隊,可旁邊有個寫著「北京奧運通道」字樣的值班通道,卻無人排隊」,「這是不是資源浪費?這些電子顯示牌可以更改的嘛,沒有特殊需要時,把它換成公眾使用的不就行了?」


垃圾機場管理水平


《華爾街日報》2008年3月3日報導,T3航站樓和現有航站樓之間距離相當遠,卻沒有軌道交通連接。目前,要在兩者之間轉機的乘客只能乘坐擺渡車或出租車。有關當局稱,將修建一條軌道交通線,但沒有給出具體日程。新航站樓裝備的可以上網的多媒體付費電話,也只能訪問一些中文網站。


旅客稱,在機場託運行李時要麼就得死等,要麼死走,因為託運櫃檯在大廳中央只有一個,很多人在此排隊等候,而另兩個櫃檯相當遙遠。衛生間也是如此,中間只有一個,人多就要排隊,不排隊就要遠征到航站樓兩邊的衛生間。


今年3月底還爆出105件原本隨客機返港的行李不知所終的事件。此外,外國旅客還抱怨T3的星巴克和麥當勞沒有機磨咖啡,到發現洗手間衛生隔板鬆動、脫落等,專家稱,這些不起眼的細節,才最能體現機場管理者的智慧;也正是這些人性化的點滴,才絕非是可以複製、套用得來的,也才是決定成敗的最關鍵。


一網友補充說,小火車沒有任何管理,不知哪邊會來車,不知幾點,更沒有排隊,大家擠在一起,亂作一團,著實是垃圾機場管理水平。


旅客行李的管理混亂也是T3的一大弊端。
機場交通隱患


據《新京報》報導,目前首都機場的航班數量日漸加大,機場附近的鳥卻是有增無減,因許多高科技的驅鳥設備機動性低,存在檢測死角,所以機場大量購入四面鑼、四面鼓和鈸等,成立「驅鳥班」以鑼鼓驅鳥。


就在奧運開幕前幾天的8月2日,《西安晚報》報導,國航CA1215航班從北京起飛後遭遇鳥群,飛機前部被撞出大坑。發現後飛機被迫停飛,航班被取消,原打算乘坐這趟航班的100多位乘客不得不改換航班。


據《新京報》報導,去年3月2日,原定於昨日下午1時40分從北京飛往美國舊金山的美國聯合航空公司UA888航班,在乘客登機前半個小時,被發現左側發動機被撞個窟窿,結果取消了該航班。這個窟窿可能是被機場運貨車上的集裝箱撞擊所致。


據央視(CCTV)2月15日報導,國家發改委副主任、首都機場擴建工程領導小組組長張國寶在採訪中表示,北京空域管理非常艱難,因為這裡頭涉及到軍方,也涉及到民航當局。為使空中利用率提高,空中要分層,過去每六百米一層,現在縮小到每三百米一層,還要防止飛機相撞,相應的飛機要裝上一些其它的裝置,這是一個較複雜的過程。


他說,為什麼大家現在感到首都機場擁擠呢?首都機場要用的人很多,航線也很多,為什麼加不上去?民航局曾增加到1,450架次一天,但馬上就晚點,現在又回到一天1,000架次,將來還要加到1,500到1,600架次。


據新華網2008年7月8日報導,記者從公安部交管局瞭解到,上半年全國已經排查道路交通安全隱患15,598處,已治理3,871處,其中北京市排查的193處道路安全隱患已全部治理完畢。公安部交管局副局長王金彪表示,正在圍繞奧運做交通安全保衛,全力預防重大道路交通事故。當局似乎只確保北京奧運,而全國上萬處交通隱患不去很快處理。


管理混亂 體制落後


在2008年2月29日啟用時,外界就質疑,中國機場較差的服務水平能否在這裡得到改善。路透社報導,2006年,在國際機場委員會進行的調查中,首都機場的乘客滿意度排名第62,卻是世界上旅客吞吐量排第九位的機場。機場官員也承認,趕上香港、新加坡和吉隆坡的機場還需時日。


中國民航服務怨聲載道,航空公司成為千夫所指由來已久,據香港《文匯報》報導,中國國際航空公司有關人士表示,航班延誤有很多原因,不都是運力調配、飛機故障、機務維護、機場關閉、地面通訊導航等因航空公司及機場所造成。他說,中國民航服務質量被詬病已久,病症是管理混亂,協調不一,病灶是婆家太多,利益割據,高度壟斷,病根是中國民航體制滯後矛盾。


中國民航總局高層官員坦承,航班延誤百分之四十是系統內管理漏洞造成;自從二零零二年中國民航系統「政企分開」後,機場歸地方政府,航空公司有的屬於國家資產管理委員會,有的屬於民航總局,由於歸口不同,管理協調更加混亂,出現變故時,很多訊息無法互通有無,統一對稱。


另外,中國民用航空資源嚴重壟斷。專家指出,其中「壟斷最嚴重的包括航權、航油、機票定價機制、機場運營模式等。」他說,任何行業如果經營被壟斷,融資渠道單一,市場化程度低下,都無法建立和激發行業正常競爭機制,不僅服務質量上不去,發展也將遭受嚴重制約。


此外,中國民航空中管制權嚴重受限,涉及敏感的中國軍方領空控制權問題。世界很多民航業發達國家和地區,多數空域都實現「以民為主,為民所用」,但中國大部份低空管制權是由中國軍方控制。很多航班為了避開屬於中國軍方獨享領空,不得不多繞路,造成燃料和時間浪費以及航班延誤。


北京新建的首都國際機場3號航站樓是世界上最大的單體航站樓,投資總金額270億元,堪稱世界之最。


燒錢的遊戲


《中國即將崩潰》作者章家敦最近訪問中國歸來表示,北京首都國際機場新建的3號航站樓與其它國際機場並無多少區別,就是大得令人瞠目結舌。


據英國《獨立報》2008年5月報導,據統計,中國有近3億人口(將近總人口的四分之一)人均生活水平在世界銀行定的貧困線(1美元一天)以下。中國有1,000萬人尚未能用上電。


而中共的富人在迅速增加,2007年,中國十億(美元)富翁人數106人,2006年只有15人,2002年沒有人。2000年北京平均交通行駛速度每小時30英里,而到2008年5月10日每小時只能走5英里。豪華機場似乎只是為少數富人服務的。


《紐約時報》的首席建築專家和評論家尼克萊.歐羅索夫(Nicolai Ouroussoff)表示,西方國家的人抵達北京,走出飛機來到新的國際機場航站樓的那一刻,被其富麗堂皇而感到頭暈目眩和迷惘。然而,當人們從機場出來以後,他們驚嘆於中國轉型變化的那種感受,很容易就會消失得無影無蹤,變成洩氣。


馬路兩旁,是一個個平庸醜陋的新高樓的景觀。很多高樓群都是建有大門的封閉型小區,反映出窮人與富人之間日益擴大的差距。儘管這些建築大部份是在奧運的籌備階段建造的,但低劣的建築質量讓它們看上去很老舊,好像有幾十年歷史了。


歐羅索夫稱,這是中國擁抱現代主義的另一面:類似於二戰後的年代,歐美現代主義運動的那種從零開始的白板規劃(tabula rasa planning)。中國的建築實驗,是充滿希望和飽含痛苦。在這裡,什麼都能看到,從幻想的烏托邦勝利,到對個體生命的漠視的表現形式,似乎一切皆在。


《華爾街日報》2008年3月3日說,中國還計劃在2020年之前斥資190億美元,修建97座新機場,機場總數將達到244座。就連北京也在考慮再建一座機場。


耗用巨資打造的機場豪華卻不實用,主建單位只注重面子上好看,把它當成一個巨大藝術作品,為奧運做足面子工程,而不真正為國民著想。有人說,多年來在世界上均GDP排名100多位的窮國卻玩著「燒錢的遊戲」,所以它越漂亮老百姓越生氣。


有網友戲稱,「如今江的鳥蛋(國家大劇院)鳥嘴(世紀壇),胡的鳥窩(鳥巢)鳥腿(中央電視台),巨鳥(北京機場新航站)都建起來了,期待下一位核心趕緊建成鳥翅鳥胸鳥背,完成幹鳥事的偉大鳥業,然後才可能騰出手來幫助貧困人口撿垃圾脫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文章可以轉貼嗎?可以,不過要註明出處、標示本站連結。
※建議瀏覽器:Chrome 或 Firefox 或 Opera 或 IE11以上

總網頁瀏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