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文化漫談(三):高山流水話瑤琴
作者﹕章天亮
--------------------------------------------------------------------------------
【11月21日訊】「高山流水」的故事,中國人應該都不陌生。春秋年間,晉國
大夫俞伯牙奉命去楚國修聘,中秋之夜泊船於一座山崖下,適逢雨收雲散,皓
月當空。伯牙撫琴一曲,剛好樵夫鐘子期在山崖下躲雨聽琴。伯牙問子期:「假
如下官撫琴,心中有所思念,足下能聞而知之否?」子期答應一試,於是伯牙沉
思半晌,其意在於高山,撫琴一弄。鐘子期讚道:「美哉洋洋乎,大人之意,在
高山也!」伯牙不答。又凝神一會,將琴再鼓,其意在於流水。鐘子期又讚道:
「美哉湯湯乎,志在流水!」伯牙大驚,推琴而起,遂與子期結為兄弟,留下千
古傳奇。
現代人提起「高山流水」的典故,僅僅把它當作是「知音」的代名詞,其實仔細
推敲起來,裡面還有超越常人的道理。試想一下,子期如果能通過琴聲聽出伯牙
的心事,這其中必然包括兩個過程:第一、伯牙的心思可以通過琴聲傳遞;第二、
子期可以接收到琴聲中的信息,並分辨出伯牙具體在想什麼。要是從現代科學的角
度來看,這個過程就有些玄妙了。要想說明其中的道理,還得先從伯牙所撫之琴的結構說起。
史載,琴本為伏羲氏所琢。有一次伏羲看到鳳凰來儀,飛墜在一株梧桐樹上。那
梧桐高三丈三尺,按三十三天之數。按天、地、人三才,截為三段;取中間一段
送長流水中,浸七十二日,按七十二候之數;取起陰乾,選良時吉日製成樂器。
琴長三尺六寸六分,按三百六十六日;前闊八寸,按八節;後闊四寸,按四時;
厚二寸,按兩儀。有金童頭,玉女腰,仙人背,龍池,鳳沼,玉軫,金徽。那徽
有十二,按十二月;又有一中徽,按閏月。最開始是五條弦在上,外按五行:金
、木、水、火、土;內按五音:宮、商、角、征、羽。
伏羲制琴之時既然完全是依照宇宙之數,琴在另外空間體現出來的生命也就自然可
以溝通高於常人的層次。古人認為琴所奏出的音樂乃天上瑤池之樂,所以把琴稱作「瑤琴」。
瑤琴有六忌,七不彈。六忌是指:一忌大寒,二忌大暑,三忌大風,四忌大雨,五
忌迅雷,六忌大雪。七不彈是指:聞喪者不彈,奏樂不彈,事冗不彈,不淨身不
彈,衣冠不整不彈,不焚香不彈,不遇知音者不彈。
從瑤琴的「六忌七不彈」來看,無論是焚香、淨身還是整衣冠,無非是使人通過
做這些事保持一個謙恭的心態和純淨的思想,不為世俗外物所干擾,而人進入
這樣的思慮空明狀態,才可以和瑤琴背後更高境界的生命融而為一。這種微妙
的融合不僅表現在彈奏的手法嫻熟而自如,更可將人的思想融貫於琴聲之中。
古人對於音樂的看法與現代人有很大的差別,現代人聽音樂的目的絕大多數
都是為了娛樂。其實古人一直把音樂作為節制人欲的方式。《史記》上說人的
天性是好靜的,感知外物以後就會影響人的情感,並按照自己的心智產生好惡
之情,如果不加以節制的話,人就會被無窮無盡的外部誘惑和內心好惡同化而
做出許多壞事,所以先王制做禮樂來節制人(見註釋1)。
瑤琴是很正大的樂器,撫琴的人又保持著純淨的心態,這樣的音樂對於聽者也能
起到節制和淨化的作用。子期在聽伯牙撫琴之時,身處正音之場,心無旁騖,也
能自然與琴聲相合。這種心心相印的融合無間,表面上是融合於這個空間的琴聲
,實質上卻是更高層空間神的一面的溝通。
這樣的事情在古時候屢見不鮮。有一次孔子鼓琴於室中,顏回從外面進來,「聞
琴中有幽沉之聲,疑有貪殺之意,怪而問之。仲尼曰:『吾適鼓琴,見貓方捕鼠
,欲其得之,又恐其失之。此貪殺之意,遂露於絲桐。』」這正所謂「聖門音樂之
理,入於微妙。」
古人可以從琴聲中得到豐富的信息,比如《史記》的《樂書》中說可以從琴的「
宮、商、角、征、羽」這五音中聽出一個國家的「君、臣、民、事、物」的狀況
;《東周列國志》記載,師曠可以通過琴聲占卜戰爭吉凶;《三國演義》中說劉
備在水鏡先生門外偷偷聽琴,水鏡先生忽然停止彈奏說「琴韻清幽,音中忽起高
亢之調。必有英雄竊聽。」等等不一而足。究其原因,無不與琴的特殊構造,彈
琴與聽琴的人息息相關。
這種狀態能夠使人思想清淨,其實當時的人也就在不知不覺地符合著修煉的要求
。以此為根據,中國古代自然就產生了許多在現代科學看來非常玄妙的事情。對於
這些人類文明之瑰寶,讚歎者有之,排斥為迷信者有之。其實從修煉角度來看,
一切都有其高於人類層次的深刻內涵和原因,而且用大法來衡量,也都是再
平常不過的事情了。
---------------------
註釋 1:原文見《史記》第24卷 「人生而靜,天之性也;感於物而動,
性之頌也。物至知知,然後好惡形焉。好惡無節於內,知誘於外,不能反
己,天理滅矣。夫物之感人無窮,而人之好惡無節,則是物至而人化物也。
人化物也者,滅天理而窮人欲者也。於是有悖逆詐偽之心,有淫佚作亂之
事。是故強者脅弱,眾者暴寡,知者詐愚,勇者苦怯,疾病不養,老幼
孤寡不得其所,此大亂之道也。是故先王制禮樂,人為之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