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ReadMore##

2011年10月11日 星期二

中醫了解病因「對症下藥」

.
 文/林貴

中醫沒有過敏這一名詞,只有「病有諸於內,必形之於外」,當體內的臟腑功能不調和時,必有各種不同的症狀表現在身體的表面。醫生透過望、聞、問、切,了解病因所在才能「對症下藥」。


中醫是神傳醫學,講的是「天人合一」,人的生活環境及生活方式都會影響人的身體機能。中醫古書講:「形寒飲冷則傷肺。」,而肺又主皮毛,所以皮膚癢肯定跟肺的功能有關。脾胃為後天之本。脾胃五行屬土,肺五行屬金,五行相生「土生金」,所以脾虛亦會造成肺氣不足。透過辯證來了解病因之所在。

皮膚癢如果是有脾虛的症狀在,則補脾胃。如果皮膚癢的原因,在於肺氣太差,就是要讓肺氣上升,而肺氣的上升一定是離不開人體整體氣血的上升。最重要還是要從飲食、生活方式的改變,寒涼的食物要忌口,生活方式要讓身體不要常受寒氣的侵入,才是根本的養生之道。當然運動也是養生重點,但是以不激烈的方式為佳,如散步、氣功(太極拳、八錦段),能通經活絡、強化氣血循環。

為什麼每天起床或天氣一變、環境一變,就猛打噴涕、流鼻水,鼻塞?中醫古籍【內經】:「皮毛者,肺之合也,皮毛先受邪氣,邪氣以從其合也。其寒飲食入胃,從肺脈上至於肺則肺寒,肺寒則內外合邪,因而客之,則為肺咳。」現代人的生活環境,冷氣不停的吹,衣著坦胸露背(形寒),冷飲不斷(飲冷),使內外合邪而留於肺中,輕者噴嚏、流鼻水;重者咳、喘(人體驅除寒邪的自保方法,所以古法有用「取嚏法」來驅寒氣)。

中醫強調的是「本」,本就是體質,人的生活習慣會改變一個人的體質,體質變差了相對的抵抗力容易出問題,對於外來的病菌或過敏原又如何抵禦?當身體受寒氣侵入,症狀往往都會表現在呼吸系統上,打噴嚏鼻塞,流鼻水,甚至咳嗽、氣喘、過敏在中醫認為都是一種虛寒的表現,肺與大腸互為表裡,而脾胃為後天本。所以把胃腸的功能增強,少吃冰涼食物,有助於過敏緩解。(這就是為什麼現代醫學發現增加腸胃中的益生菌,可增強腸胃功能,而改善過敏的症狀)。盡量讓身體少受風寒,保持良好的運動習慣,使寒不束於經絡,過敏症狀自然不藥而癒。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文章可以轉貼嗎?可以,不過要註明出處、標示本站連結。
※建議瀏覽器:Chrome 或 Firefox 或 Opera 或 IE11以上

總網頁瀏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