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立評論(396):引進外資三十年後的中國
伍凡:各位觀眾好,現在是獨立評論時間,中國改革開放三十年了,最早確定的戰略是引進外資,在今天,引進外資三十年了之後,我們討論一下,引進外資的作用及外資對中國的影響如何。
草庵:當年,中國經濟處於崩潰的邊緣,極度地缺乏資金,結果引進外資就成為了中國政府的國策,也成為了中共挽救自身命運的一個法寶。但三十年後再看中國,難得的市場資源已經被外資企業大量分割。企業生存的前提是產品要有銷售市場。在資金、技術、原料等諸個發展要素中,市場資源名列榜首。任何一個企業要保證自己不斷發展都得不斷開拓銷售市場;從宏觀角度看,任何一個國家要保證社會不斷發展都得保護已有的市場規模並採用一切辦法,力爭不斷地擴大市場規模。為此歐、美、日等發達國家都在搶佔世界市場的同時,不顧國際輿論譴責大搞貿易保護來維護本國市場。
伍凡:在開放的過程中,發展中國 家的最大損失還不是國外的訂單,而是自己的市場資源。5%的市場流失對國家發展就構成傷害,超過10%就構成實質性傷害,超過30 %就可以造成無法彌補的 傷害。大量市場的失去,將使發展中國家喪失賴以發展本國企業的土壤,失去提升競爭力和利潤空間的機會。等到國門洞開、市場大多被外企佔領之後人們才知道, 自己的市場資源服務於發達國家的持續發展,而本國的可持續發展則受到極大遏制。
草庵:在改革開放之初, 不知道是哪位高人發明的「市場換技術」這個理論,三十年後我們來看結果,結果是技術沒換到,市場沒了。外資在中國並沒有明顯的技術溢出效應。首先,跨國公司大多傾向於只向子公司轉讓技術,大部分國際技術轉讓都發生在跨國公司及其在華子公司之間,本地企業從跨國公司獲得的技術轉讓比較有限。中國加入WTO後外資企業的「獨資化」浪潮加劇,這就更不可能引進什麼技術 了。
伍凡:如果中國在部分出讓市場、股權、品牌的過程中,最大程度地獲取了外資的技術,那麼這種交易還算是公平 的。但在實踐中,對外資方而言,技術是其在東道國的立身之本,因而,自然會對技術產生強烈的控制意識,並會採取一切手段防止技術特別是核心技術的外溢。從總體情況看,跨國公司投入或轉讓的大多是針對中國國內市場的所謂「適用技術」,但這些技術,在國際上僅僅是二三流、已經過時的技術,真正的高新技術、上游環節技術、產品開發技術卻很少在中國轉讓或投入。另一方面,國內合資方企業過於依賴跨國公司母公司開發的現成技術,自主開發動力不足,對促進技術進步也未能發揮太大的作用。另外,隨著眾多國內龍頭企業被外資收購和兼併,這些企業原有的科研基礎也消失。科技研發的平台都不存在了,科技創新無從談起。
草庵:國內產業和品牌被外資控制。上世紀90年代後,中國原有的一些拳頭產品和名牌產品紛紛被淘汰,而由外商的品牌取而代之。許多高新技術含量的產品,外商的市場占有率很高,如傳真機和攝像機,外商的市場占有率分別為98%和99%,移動電話機佔到80%,大中小型計算機佔到75%,微型計算機佔到60%,電子元件佔到60%,轎車佔到70%,數字程控交換機占50%。國務院研究發展中心發表的一份研究報告指出,在中國已開放的產業中,每個產業排名前5位的企業幾乎產業中擁有多數資產控制權。玻璃行業、電梯生產廠家,已經由外商控股;18家國家級定點家電企業中,11家與外商合資;化妝品行業被150家外資企業控制;20%的醫藥企業在外資手中。據國家工商總局調查,電腦操作系統、軟包裝產品、感光材料、子午線輪胎、手機等行業,外資均占有絕對壟斷地位。而在輕工、化工、醫藥、機械、電子等行業,外資公司的產品已佔據 1/3以上的市場份額。
伍凡:與此同時,中國民族品牌受到跨國公司品牌的打壓。在全球化過程中,一些民族品牌選擇接受跨國公司的全球化 分工安排,放棄自主品牌,專為跨國公司做貼牌加工,或者長期作為地域性的小品牌存在,尋找和填補市場縫隙;一些具備成長潛力並有一定影響力的國內品牌,又往往容易成為跨國公司兼併或收購的目標。近些年跨國公司通過合資、兼併或收購,蠶食了中國眾多知名品牌,比如曾經活躍一時的國內知名洗滌用品美加淨、活力28、白貓、熊貓、天津加□等品牌,如今大多在市場上銷聲匿跡,取而代之的則是奧妙、碧浪、飄柔等國外品牌。而常識告訴我們,市場和品牌代表著利潤。有關專家質疑,在奉送給外資種種優惠和超國民待遇時,我們自己市場和品牌的丟失,將使中國損失巨大的利益和發展前景,損害了我國的產業安全。
草庵:中共一直宣稱引進外資解決了中國就業問題,但這是個需要討論的問題。引進外資緩和還是加劇了中國就業難題。表面上看外資企業為中國勞動就業創造了一些機會,但 隨著這些年外資企業在產業、市場上的擴張不斷加劇,兼併、收購的步伐不斷加快,加上一些地方政府給予外資的種種超國民待遇,進一步助長了外資的擴張能力。 由此國內眾多企業被擠壓倒閉或被收購,造成的下崗和失業人數遠遠大於在外資企業就業的人數。對外開放中的強對外依賴性,進一步加劇中國業已存在的勞動力失業問題。由於不適度的進口替代和外國資本的大舉進入,中國國內一些完整的產業鏈條被打 斷,國內產業對勞動力的吸納能力降低。另外,跨國公司投資建立的企業,其資本密集性強,自動化程度高,對勞動力的吸收有限。上述兩方面的綜合作用使中國在 產業升級換代過程中,對勞動力的使用數量和使用率降低,進一步加大了中國業已存在的失業問題。失業問題的加重會加大國民經濟的波動以及社會的不穩定,從而 為中國改革開放和經濟發展「製造」出很多障礙。
伍凡:事實上,引進外資還造成中國「有出口而無產業」現象 。而這個問題也是需要各界高 度關注的中國問題。在外資產品大量佔領市場和大多數行業被外資所控制的格局下,中國產業發展和升級遇到障礙,出口總數額雖多,但屬於高附加值的民族產業卻屬鳳毛麟角。在機電產品出口、高新技術出口中,外資企業占68.9%及77%。從出口結構來看中國產業進步也是不真實的,總體看出口量大、出口產品多,但高附加值的產品大多是外資企業或外資控股企業的,由此創造的貿易利潤也大多是外方的。在光鮮的出口數字下並沒有形成我中的產業支撐,民族產業進步有限。
草庵:引進外資不是盲目的,政府必須要綜合衡量和動態評價引進外資的整體效益,看一看在付出了土地、資源、環境、人力、市 場、品牌、稅收等大量成本和代價之後,中國百姓得到了什麼,是付出的代價多還是最終收益多。只有弄清了這些,才可能採取更好的應對和發展之策。絕對不能再不計 成本地引進外資。引進外資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最終目的應是能否促進綜合國力的提高,國內企業和民族產業是否得到更好的發展。因為後者才是一個國家能最 終立於不敗之地的根本。
伍凡:根據以往的經驗,我們看到的是一群玩弄政治的獨裁者在進行中國的經濟改革,他們沒有治理國家的經驗,只有專政及壓搾百姓的經驗,所以在引進外資這個問題上並沒有進行任何的評估及反思,更沒有專人研究和管理,沒有理論也沒有總結,是摸著石頭過河,等到了問題出現了,他們再進行轉彎或掩蓋問題,但無論如何當有了損失,他們也就默不作聲。所以,從引進外資這個問題上看中共,我們可以清楚地去看到中共的本質。今天的時間到了,謝謝各位觀眾的收看,再見。
草庵:再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