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ReadMore##

2010年12月8日 星期三

獨立評論(474):中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嗎?

.
【2010年8月5日訊】

單算GDP不科學 GNP並未像GDP那樣上漲, 普通百姓生活依舊黯淡

伍凡:各位觀眾好,現在是獨立評論時間。最近根據中新網報導,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國家外匯管理局局長易綱在接受採訪時表示:“中國經濟增長全年可達9%以上,這應當說是相當高的增長了。高增長也是一個情結。現在,我希望多輸入一些平和的心態。這樣,能夠使得中國的經濟增長期持續得更長一些。中國實際上現在已經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了。”今天我們就談一談,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問題。


草庵:根據2010年1月21日國家統計局公佈的數據,2009年中國GDP達到33.53萬億元,約佔世界GDP的7%,比改革開放之初上升了5個百分點,很快就將超越日本躍居世界第二。中國經濟的高速增長,迅速縮小了與世界其他國家的差距。以中國與美、日的比較看,1978年美國的經濟規模是中國的10.6倍,到2006年降為5倍;1978年日本是中國的4.5倍, 2006年降為1.65倍。看了這些數字,人們都會為中國感到自豪。即使這樣,也與我們心中的目標相去甚遠。乾隆、嘉慶年間,中國的GNP約佔世界的35%。今天美國一個國家的GDP就差不多佔世界的1/3。而中國僅佔世界7%,實在與中國這樣一個大國不相稱。不過,光看GDP還不行,還要看GNP(國民生產總值)的狀況,才能真正看出一個國家的國力。 GNP的統計方法與GDP不同,它只統計屬於本國企業的產出,從GNP的角度,或許能看出目前中國經濟發展的一些問題。

伍凡:中國改革開放這麼多年裡已形成這樣一種格局:大GDP、小GNP,即國內生產總值很大,國民生產總值較小。這說明外資在中國的投資很多,中國到海外的投資很少,中國的很多經濟總量是外資貢獻的。而發達國家一般是GDP小,GNP大。問題就出在這裡:高速度,大GDP,小GNP。

草庵:GDP是經濟全球化的產物,強調資本在全球間的流動,發達國家的資本大量湧入發展中國家,使發達國家的生產在全球佈局,發達國家的GNP大增,但GDP卻變化不大。譬如,日本這些年在華投資導致日本的GDP沒有什麼變化,但GNP增長了不少。英國和美國這些發達國家都是GNP大於GDP,而中國是一個GDP大大高於GNP的國家。從一個國家的國民真實所得而言,GNP顯然是比GDP更為恰當的衡量指標。對中國而言,這一點尤其重要。

伍凡:30年來,中國GDP在世界GDP當中所佔的比例大約增長了一倍多,而GNP的比例變化不大。儘管從國內的統計看,中國的經濟規模早已翻了四、五番,但從外部角度看,只翻了一、兩番。什麼原因導致這種現象? 除了匯率因素,就是當今世界的國際貨幣體系問題和中國發展戰略的方式方法問題。清嘉慶道光年間,中國的GDP佔全球的30%,到1978年改革開放之初,降到只佔全球的2%。到了2007年,中國GDP上升到全球GDP的5%,2009年大約增長到6%。

草庵:從國民生產總值GNP的角度看,中國在世界上所佔比例沒有多大變化,大約仍只有3%或4%。這就是說,目前中國GDP的30%~40%是外國投資者的,並不屬於本國企業的產出。中國目前的GNP大約只有GDP的60%~70%。也就是說,2009年GDP33.5萬億元,GNP則大約只有20多萬億元。雖然中國的經濟增長依然高於西方發達國家,但也不是增長最快的國家。1978年到2006年的28年裡,中國的GDP增長了12倍。而韓國增長了17.7倍,比中國高得多。

伍凡:1994年人民幣的大幅貶值,使中國的GDP始終蜷縮在佔全球百分之三、四的比例,直到近兩年才稍高了一點。高速度的經濟發展,但GDP的規模並不算大,匯率變動後,甚至還出現了倒退,譬如上世紀90年代中期就是這麼一種情況。經濟成果有很多廉價外流, 這是中國國民財富積累過程中的重要問題。 2005年中國人均GDP為1703美元,僅相當於美國的1/25,日本的1/21,世界平均水平的1/4,大體上與剛果、烏克蘭、摩洛哥相當,列全球第110位。

草庵:1949年以後中國GDP實質增長率的平均值位於各國前列,但是中國的人均GDP並無多大變化。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數據,2000年中國人均GDP為946美元,與世界平均值5197美元相差甚遠。而其他一些國家,即使GDP實質增長率平均值可能低於中國,但人均GDP的增長速度大大高於中國。 1992年和2003年,中國的人均GDP分別為2287元人民幣與9014元人民幣,11年間增長了2.9倍;而俄羅斯分別為576美元與2975美元,增長了4.2倍;阿塞拜疆增長了4.4倍,哈薩克斯坦增長了11倍,以上國家的人均GDP增長速度都超出中國。

伍凡:2005年版的《中國現代化報告》認為,2002年中國的綜合現代化水平只相當於1858年的英國,1892年的美國,1957年的日本和1976年的韓國。如果以綜合年代差來表示,2001年中國與美國等二十幾個發達國家的綜合年代差在50至100年――與美國等7個國家相差約100年,與德國等7個國家約為80年,與日本等6個國家約為50年,與葡萄牙等5個國家約為30年。

草庵: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出,中國既是一個經濟總量不斷增大的國家,又是一個內部收入差距相當大的國家。從總量上看,再有幾年,就可以超過日本,追上美國,但在個人平均國民財富方面,仍屬於世界上的窮國。

伍凡:儘管中國經濟總量不斷擴大,但由於中共的獨裁統治,致使中國的經濟並沒有多少實質性的進步,對百姓而言更是如此。這麼多年裡,中國不遺餘力地追求GDP,但經濟規模在世界總體規模中所佔比例並不高,和中國實體經濟的數字出入很大。譬如目前中國鋼鐵、煤炭、電力、水泥等產量均居世界第一,但以匯率計算GNP並不高,主要是中國放低國內資源要素價格導致的。

草庵:到2009年底,中國海外直接投資,也就是非金融投資,已達2300億美元。加上各種金融債券投資,中國在海外的總投資大約達到2萬億美元。而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國吸引了大約8000億美元的外國直接投資。中國海外投資和外國在華投資在效益上大不一樣,外國在華投資拿走的利潤大大高於中國海外投資的效益。這是因為外國對華投資是直接投資大於證券投資,產業投資大於債券投資,中國是證券投資大大高於實業投資,政府投資大大高於企業投資,即所謂的國家主權投資。外資每年從中國拿走的利潤數額在2000億美元左右,折合人民幣約1.4萬億元。外資在中國投資的回報率平均為 24%。而我國在海外的投資,債券的利率不超過5%。中國企業的海外投資不僅難以獲得回報,有時還有大量虧損。

伍凡:西方國家在中國很少有證券投資。外國在中國的股票和房地產投資加起來不過區區幾百億美元,但對中國企業產權的投資卻達到八、九千億美元。外國投資在中國的投資產出約佔中國GDP的1/4,佔中國對外出口額約50%。以上數據表明,經濟總量不等於財富總量,僅僅從GDP看不出一個國家的財富總量。目前這樣一種經濟格局,決定了中國人的富裕程度以、及廉價為外人打工的命運。今天的時間到了,我們就暫時談到這裡,謝謝各位觀眾的收看,再見。

草庵:再見。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文章可以轉貼嗎?可以,不過要註明出處、標示本站連結。
※建議瀏覽器:Chrome 或 Firefox 或 Opera 或 IE11以上

總網頁瀏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