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ReadMore##

2007年6月22日 星期五

洪水

 


第三節 洪水


  相對其它天災,洪水在中國歷史上較為經常發生,洪水同人的活動的關係在歷史上也自然受到較多關注。史書中對發生水災的社會原因有許多明確的論述,對其加以歸納,主要可以分為兩大類。第一類是奸佞之臣專制弄權。《洪範論》指出:「大水者,皆君臣治失而陰氣蓄積盛強,生水雨災也。」《後漢書·志第十五》中的讖曰:「水者,純陰之精也。陰氣盛洋溢者,小人專制弄權,妒嫉賢者,依公結私,侵乘君子,小人席勝,失懷得志,故湧水為災。」第二類是褻瀆神佛。《五行傳》說:「簡宗廟,不禱祠,廢祭祀,逆天時,則水不潤下。」謂水失其性而為災也。


  由於奸佞之臣專制弄權而出現水災的紀錄在歷史紀錄中很容易找到。


  兩千多年前的秦朝以殘酷的暴政而聞名,各種天災一直如影相隨。眾多天災中有一場廣為人知的雨澇。這場雨澇發生在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山東、安徽等地方因久雨成災,成了水鄉澤國。關於那場災難的具體情況,未見詳細記載。但由於它是陳勝、吳廣起義的導火線,所以才為人所知。


  秦二世胡亥是奸臣趙高一手扶持的昏庸而殘暴的皇帝。據《史記》記載,秦始皇死於東巡出遊途中。秦始皇死時,只有胡亥、趙高等幸宦者五六人知道實情,他們隱瞞密不發喪。在這期間,趙高夥同胡亥、丞相李斯,銷毀秦始皇對公子扶蘇的冊封書,然後詐稱丞相李斯接受秦始皇的遺詔,立胡亥為太子。同時,送信給戍邊的公子扶蘇、大將蒙恬,數列多項罪名,加以賜死。胡亥終以奪得王位,成為二世皇帝。趙高利用秦二世的昏庸也得以肆意專權。


  暴雨災害的那年七月,秦二世下令「發閭左」, 征發淮河流域的百姓去戍邊。陳勝、吳廣等一隊900名貧困農民被徵調前往漁陽戍邊。陳勝和吳廣被指定為這隊農民的屯長。當到達蘄縣大澤鄉時,他們遇到了一場大雨,無法按期到達漁陽戍地。按秦法規定,戍卒誤了期限就要被處斬。面對不可避免的刑罰,這些農民以陳勝、吳廣為首,「斬木為兵,揭竿而旗」,起來進行反抗。這一反抗得到各地的響應,紛紛以「伐無道,誅暴秦」為號召反抗秦朝統治。雖然這次反抗被鎮壓,但三年後,秦王朝終在再度興起的各地反抗中滅亡。


  據《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趙高欲為亂,恐群臣不聽,乃先設驗,持鹿獻於二世,曰:『馬也。』二世笑曰:『丞相誤耶?謂鹿為馬。』問左右,左右或默,或言馬以阿順趙高。或言鹿者,高因陰中諸言鹿者以法。」這就是成語「指鹿為馬」的由來。可見當時佞臣小人專制弄權已到了何種程度。


  在兩晉時期,有著較多的洪水紀錄。


  公元237年9月,冀、兗、徐、豫四州發大水,溺死民眾,損毀財產。原因是皇帝一即位,就淫亂無度,徵集幼女,奪人妻室,造成民怨沸騰。


  公元261年5月,吳國大雨綿綿。這是由於早先建浦裡塘工程,費了無數功夫,民工或是逃跑或是被殺,百姓愁苦怨恨,陰氣過盛造成的。


  公元275年9月,徐州發大水。第二年7月癸亥,河南、魏郡大水,死了百餘人。接著,荊州郡國發大水,四千餘家百姓流離失所。這是因為前一年皇帝選擇良家子女,親自檢閱,任何人敢有非議就以不敬罪論處,皇帝的無道行為致使陰氣過盛而大水成災。 


  公元371年6月,京城發大水,水深數尺。丹陽、晉陵、吳郡、吳興、臨海五郡又發大水,淹沒了莊稼。原因是皇帝兩年前就打了敗仗,前一年又去征伐淮南,造成民怨沸騰。


  公元393年6月,始興、南康、廬陵發大水,水深五丈。第二年7月,荊徐發大水。下一年6月,荊徐又發大水。再一年5月,又發大水。當時朝廷十分腐敗,民怨很大,所以有了這幾場大水。


  又如《漢書?五行志》記載:「元帝永光五年夏及秋,大水。穎川、汝南、淮陽、廬江雨,壞鄉聚民舍,及水流殺人。原因先是當年,有司奏罷郡國廟,是歲又定迭毀,罷太上皇、孝惠帝寢廟,皆無復修,通儒以為違古制。刑臣石顯用事。 」


  近代,由於不信甚至褻瀆神佛而出現大水的最具有說服力的例子發生在1954年。自1949年中共掌權以來,中國大陸發生了歷史上罕見的兩次特大洪水,一次是在1954年,另一次是在1998年。這兩次大水發生的背後的原因很類似(1998年洪水的原因將在下一章探討)。


  1954年7月,長江發生百年罕見的全流域型特大洪水。這年汛期,雨季來得早,暴雨過程頻繁,持續時間長,降雨強度大,覆蓋面積廣,長江干支流遭遇洪水,枝城以下1800公里河段最高水位超過歷史最高記錄。漢口最高洪水水位達29.73米,洪峰流量達76100立方米/秒。


  長江干堤和漢江下游堤防潰口61處,扒口13處,支堤、民堤潰口無數。長江中下遊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蘇5省有123個縣市受災,受災人口1888余萬,受災總面積達5400萬畝。京廣鐵路100天不能正常運行。災後疾病流行,僅洞庭湖區死亡就達3萬餘人。由於洪澇淹沒地區積水時間長,房屋大量倒塌,莊稼大部分絕收,災後數年才完全恢復。那麼是什麼造成了這場災害呢?


  1954年,中國發生了「三反」、「五反」運動。 1955年,中共發出《關於宣傳唯物主義思想批判資產階級唯心主義思想的指示》,限制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剷除任何與共產主義不同的信仰。在全國範圍內宣傳「無神論」和「階級鬥爭」的暴力理論。1954年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正是在這樣大範圍的不信甚至褻瀆神佛的時候發生的。


  西方《聖經》中記載的諾亞方舟故事,描述了耶和華看到人類的罪惡愈來愈大,終日所想的都是惡事,就很後悔造了人,於是說:「我要將所造的人和走獸,並昆蟲,以及空中的飛鳥,都從地上除滅,因為我後悔了。」他明白告訴依舊相信上帝的諾亞,讓諾亞打造方舟以躲避大洪水。善良的諾亞奔走呼號告訴其他人,但沒有一個人相信諾亞,反而百般嘲笑他,這些不信上帝的人在大洪水到來時都遭受了滅頂之災。


  大禹治水的傳說家喻戶曉。當時發生的也是一場特大洪水。《尚書·堯典》中是這樣形容的:「湯湯洪水方割,蕩蕩懷山襄陵,浩浩滔天。」為什麼會有這場大水?,《尚書·大禹謨》中說:「洚水儆予」。「洚水」就是洪水,就是說,世人不信正道,做惡多端,觸怒天帝,才特降洪水來警告人,懲罰世人。


  兩個傳說,一個發生在西方,一個發生在東方。西方傳說告知災難發生的原因是幾乎沒有人信神了,東方傳說告知災難是上天警告人,1954的大洪水不難使人聯想到是這兩個傳說的再現。值得指出的是:越來越多的考古發現,諾亞時的大洪水和大禹時的大洪水是歷史的真實。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文章可以轉貼嗎?可以,不過要註明出處、標示本站連結。
※建議瀏覽器:Chrome 或 Firefox 或 Opera 或 IE11以上

總網頁瀏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