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中醫信箱】一些吃藥和治病的觀念
外婆的腳受傷又白內障
【4月12日訊】外婆腳痛,去看一位醫生,開了兩帖藥,吃兩次,好一些了;可是服藥第三次發現沒效,又痛了。再換醫師,還是同樣的,前兩帖藥有效,後面的藥又沒效了,中西醫都看,這是怎麼回事呢?
和服藥的技巧有關
服藥應該注意:中藥很注重煎煮的方法與技巧,那是非常重要的。當煮藥物的時候,第一要注意容器的材質,第二要注意煮藥的時間,第三要注意吃藥的時間。
煎藥的容器問題
煎煮中藥的容器,一定要選用那些不會產生化學作用的材質,例如陶瓷器鍋。用鋁材質的鍋,藥物很容易跟它產生化學作用;鋁在化學週期表中是兩性的元素,比較容易跟許多物質產生化學作用,也許第一次煮藥材時有效,但第二次、第三次就不一定,也許第五次煮藥又有效,這都不一定,因為鋁質的鍋產生了不穩定的化學作用。
吃藥的時間問題
每天的時辰,跟五臟六腑有一定的關係,什麼時間運行到什麼地方都應講究,所以服藥的時間,要配合醫生講的,有時要在早晨太陽剛升起時服用,有時要在飯前吃,有的藥物卻要在飯後服用。
空腹或飽腹服藥
中醫對於吃藥方面,也很注意。治療在上方病的藥物,應飯後吃;而治療下方的病,就要飯前或空腹服用。例如,腳痛是下方,服藥就在空腹時,又因為它是在下方,所以煮的時間也要長一些才對。
煎藥的時間久暫問題
中醫的用藥,要分「氣」跟「質」,因此,煎煮藥物的時間就很重要。有的藥物,要用「氣」,有的藥物則需用它的「質」。
藥物的「質」,就是那個藥物的內含物,要用較長的時間把它煮出來;藥物的「氣」,就是那個藥物中含有的揮發性的物質,有時是香味,也有時有嗆鼻味,例如薄荷、荊芥等藥,煎煮的時間短,快速起鍋,只要用那個氣以治病。
現代人發明的一種定時容器,煎煮藥很方便,但並不一定好,它不能根據需要的煎出「氣」來,只能把藥物的「質」煎煮出來;如此,它就不是理想的用藥方式。
古方的煎煮法,是根據病情,病在上方或外表,煎藥的時間就要短,只要它的「氣」;假如病情是屬於下方或在裡的,例如肝、腎,煎藥的時間就需要長些。
科學中藥的效果?
在台灣,有種叫做「科學中藥」的,它的藥效好嗎?其實,它不應該被稱為「科學中藥」,只能叫「濃縮中藥」,把藥物用煎煮的方法給濃縮了,濃縮之後再經冷凍、吹出,再用收乾的方法,把它變成粉狀容易服用的劑型。濃縮藥物的使用很方便。但,如果能照著古方的煎藥模式製作,得到的東西效果也是有效的。
藥物也不一定只有煎煮的才好,有時候藥物要做成散狀,打成粉狀的散劑;有的藥,應做成丸子;有的藥,要做成膏藥。不同的藥劑形式有不同的作用、方式,例如要補肝腎,一般把藥物做成蜜丸;假如要治腸胃,可以用水和藥做成丸狀。西醫現在也使用不同的製藥方式,做成不同的劑型,例如「腸衣錠」,就是讓藥到了腸子才崩解的;若要讓藥物到胃裡面,就用「胃衣錠」,就在胃裡面崩解。
其實古時的中醫,就懂的這有效的方法製藥了,像治療下方的疾病,一般都做成蜜丸,還需要在空腹的時候吃藥。還有,如果在夏天就用鹽湯配著喝;如果在春天或冬天就用酒配著喝,用不同的方式吃藥,效果會更好。
吃中藥有什麼禁忌?
服用中藥的時候,需要講禁忌的。
常聽到藥房跟買藥的人講,不能吃蘿蔔;其實,只是服用某些藥時不能吃蘿蔔,大部分的藥跟吃蘿蔔沒有太大的關係;例如何首烏、生或熟的地黃,是不能跟蘿蔔一起吃的,因為蘿蔔會破氣,把這幾種藥的藥性給破了氣;其它大部分的藥物,不忌諱吃蘿蔔。明朝的朱元璋曾說過「蘿蔔進了城,藥鋪關了門」,那就是說蘿蔔對人的身體好,吃了蘿蔔,不必吃藥了,藥鋪就得關門大吉。
老外婆的眼睛,從年輕時就不好,白內障開過刀,一直流眼油,手帕擦不停,怎麼辦?
眼睛流眼油,意思是粘粘的眼淚。中醫古時候把它叫做「眵淚」,「眵」(音唸,ㄔ),就是眼汁凝成的眼屎(根據字典正確是此解釋);眵淚多半屬「腎虛」,中醫認為是腎虛,當然用藥就補腎,用針也是補腎。可是,腎虛常常跟人的生活狀況有關,尤其勉強作什麼事,就容易得腎虛,例如勉強工作、勉強熬夜不睡覺、勉強多玩樂、勉強的所有一切事情,都容易造成腎虛。
有沒有什麼方法可以讓腎虛的症狀好些呢?
較快速的方式就是,先吃補腎的藥方調理,或用針灸調理也行。
以前有這樣的說法: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實際上,中醫有對證治療,不是哪個地方有病治哪裡。用針灸來舉例子說明,左手痛,可以在右手或在右腳扎針,方法都不是在痛的那個地方治療;用藥也是。有時可以使用五行的相生相剋方法,在《難經》說到,所謂「虛則補其母,實則瀉其子」的方式治病。不是哪裡病就治哪裡的方式。
知道了這些概念,不要因為眼睛不舒服,就一味地醫治眼睛,它是和整個人體有關係的。有時只要補了腎,眼睛就好了。可是,在辨證治療的基礎上,有時卻因為瀉了肝火,也能把眼睛治好。
其實最好的就是健康,這是任何人都最希望的。身體健康不生病,對自己的家庭,對社會都是好的。不生病,可以減輕家庭的和社會的負擔。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