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1月9日 星期日

歷史故事 昭明太子之仁孝

 


歷史故事 昭明太子之仁孝
 
夏季,四月,初六,梁朝昭明太子蕭統去世。昭明太子從行冠禮之日起,梁武帝就讓他處理朝政,文武百官前來奏事,前後的人絡繹不絕,昭明太子善於辨析真偽謬誤,一絲一毫也不放過,但只令犯錯作偽的人改正,並不追究彈劾,公平處理判決法律案件,對犯人多加寬恕,寬和待人,能容人,喜怒不表現在臉上。太子喜好讀書作文章,引薦接納才俊之士,對這些人讚歎不已。出居東宮二十幾年,不蓄養樂工歌伎。每當降大雨或積雪不化時,就派身邊的人巡視大街小巷,看到貧苦的人便加以賑濟。生性孝道謹慎,在自己宮中,即使是悠閒無事之時,起居也總是面向西方,有時夜間接到見駕的詔書,召他明日入宮,他就正襟危坐直到天亮。到他病重的日子,恐怕讓梁武帝擔憂,皇帝下敕令來問候,總是要親自回信奏答。等到昭明太子去世,朝廷內外都非常惋惜驚愕,建康城中男女老少,奔向東宮,一路上呼號哭泣。


【研析】


昭明太子蕭統,是一位出類拔萃的傑出人物。據傳,他五歲通五經,讀書過目成誦,被冊立為皇太子之後,協助處理朝政,仁慈寬厚的胸襟,更表露無遺。他律己甚嚴,待人以寬,處處替他人著想,是位好人中的好人。


他生性仁孝,體格壯碩,腰帶十圍,因為生母丁貴嬪去世,水漿不入口,才減削過半。但也因尋找吉祥墓地,遭小人讒言,終生羞慚憤鬱而死,而且罪過還連累到後代,無法成為皇位繼承人,直到死也未能洗刷冤屈。由此可見他是一位性格內斂、嚴謹,自我要求甚高的人,容不得一絲一毫的過失。這樣一位聖哲之士,竟然天不假年,年僅三十一歲便與世長辭,因此,後人嗟歎,梁朝如果不是這位賢明的皇位繼承人英年夭折,其壽祚可能不會只有短短的五十多年,往後的歷史可能又得重新改寫了。而國人熟知的《昭明文選》就是他所編纂的。他的道德情操,如同此書一般永垂不朽,令人感念,難怪他去世,城中男女老少,奔向他住所,一路上號啕哭泣。


【延伸思考】


1.「律己以嚴,待人以寬。」也是目前社會失落的道統,你認為如何做才能慢慢歸正它?


2.變異的社會,產生很多似是而非的觀念,影響著人們的價值觀,請你指出那些是即將式微的傳統道德與大家討論?


3.昭明太子極為孝順,母親過世,哀傷至體重減半;自己生病,怕父親擔憂,總要親自回信,以讓他寬心。請你想想自己,平時是如何孝順父母?


文/文化編輯小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