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8月9日 星期四

基督徒們的震驚!


劉安然 編輯



【網2018年08月09日】


是否幫助了對主的兄弟      竟然是末日審判標準


首先說明一點,我沒有試圖改變誰的信仰,本文只是試圖釐清一些預言,分析誰才最有可能是主的兄弟,以及如何幫助主的兄弟。


真正的基督徒是可敬的,他們遵守著主的教誨,在這道德淪喪、世風日下的今天,還能潔身自好,守住內心的純真善念,等待著主的到來。


末日審判的存在,對基督徒來說是深信不疑,他們也在等待主的到來。然而,凡是基督徒都能在末日審判時跟隨主上天國,避免下永恆地獄嗎?


《最後的審判》(義大利語:Il Giudizio Universale)是義大利文藝復興盛期畫家和雕塑家米開朗基羅於1534年至1541年為西斯廷禮拜堂繪製的一幅巨型祭壇畫。(維基百科)


末日審判的真實標準


《馬太福音》「7:21 凡稱呼我『主啊,主啊』的人,不能都進天國;惟獨遵行我天父旨意的人,才能進去。7:22 當那日,必有許多人對我說:『主啊,主啊,我們不是奉你的名傳道,奉你的名趕鬼,奉你的名行許多異能嗎? 』7:23 我就明明地告訴他們說:『我從來不認識你們,你們這些作惡的人,離開我去吧! 』 」

所以,僅僅奉耶穌的名傳道,是不能進天國的;僅僅信教,是不能得救的。


《馬太福音》25「當人子在他的榮耀中,與所有的天使一起來臨的時候,他那時就要坐在他榮耀的寶座上。 萬民都將被召集到他面前。他要把他們互相分別,就像牧人把綿羊從山羊中分別出來那樣, 把綿羊放在他的右邊,山羊放在左邊。 那時王要對在他右邊的人說:

『來吧,蒙我父所祝福的人哪,來繼承創世以來已經為你們所預備好的國度吧!

因為我餓了,

你們給我吃;

我渴了,

你們給我喝;

我在異鄉時,

你們收留了我;

我衣不蔽體,你們給我穿;

我患了病,你們照顧我;

我在監獄裡,你們探望我。』


「那時義人將回答說:『主啊,我們什麼時候見你餓了就給你吃,見你渴了就給你喝呢? 我們什麼時候見你在異鄉就收留了你,見你衣不蔽體就給你穿呢? 又什麼時候見你患病或在監獄裡,就到你那裡去呢?』


「王要回答他們,說:『我確實地告訴你們:你們為我這些弟兄中最小的一個所做的事,就是為我做了。』 那時王要對在左邊的人說:『你們這些被詛咒的人!離開我!進到那已經為魔鬼和他的使者們所預備好的永遠的火裡去!

因為我餓了,

你們沒有給我吃;

我渴了,

你們沒有給我喝;

我在異鄉時,

你們沒有收留我;

我衣不蔽體,

你們沒有給我穿;

我患了病、在監獄裡,

你們沒有照顧我。』


「那時他們也要回答說:『主啊,我們什麼時候見你餓了,或渴了,或在異鄉,或衣不蔽體,或患了病,或在監獄裡,而沒有服事你呢?』


「那時王要回答他們,說:『我確實地告訴你們:你們沒有為我這些弟兄中最小的一個所做的事,也就是沒有為我做。』


「結果這些人將離去,進入永遠的刑罰。然而,義人將進入永恆的生命。」


在這段預言裡,當主說出審判的標準後,更是令基督徒們萬分震驚。


那些進入永生的和那些進入永遠刑罰的,都是信奉主,並且自認為已經盡心、盡力了。然而主的回答完全出乎他們的意外,原來,對待主的兄弟們的態度,才是恆定一個人善惡的標準,才是決定他們真實去向的決定因素。


關於上帝的三位一體


基督徒認為上帝三位一體,聖父、聖子、聖靈。三個不同的位格為同一本體、同一本質、同一屬性,是一位上帝。然而,聖父完全是神,聖子完全是神,聖靈完全是神;聖父不是聖子,聖子不是聖靈,聖靈不是聖父。最先使用「三位一體」一詞的,是拉丁教父特土良。他用「本體」(essence)來說明神性及神性所包括的一切,指聖父、聖子、聖靈同有相同本質,只是互相關係的不同。初期,三位一體是指不同的生命,後來才有人理解為三位一體是同一生命的不同狀態表現。其實,三位一體的概念被提出來的時候,就是指三位,而不是一位。三位一體是有限的人類理性所無法理解的。


關於聖父、聖子我們都比較熟悉,可是聖靈是誰?


在創世說裡記載,萬物初始之前,宇宙是無邊無際混沌的黑暗,只有上帝之靈穿行其間。那時候,沒有聖父,沒有聖子,只有上帝之靈。《創世記》 「1 起初,神創造天地。 2 地是空虛混沌,淵面黑暗,神的靈運行在水面上。」


耶和華神利用這一層宇宙中的死水,創造了這一層天地。但是在創造這一層天地以前,聖靈即存在。說明聖靈遠遠超越這一層宇宙(或是更高層宇宙)的存在。


「在《創世紀》『起初神創造天地』文中,在希伯來文中,『神』(Elohim)一字乃複數,本來在希伯來文中,Eloah是單數,Elohim是複數。」(維基百科)


在宇宙的某一層次上看,聖父、聖子、聖靈都達到了那一層次的標準,成為那一層次的永恆,有人就說他們具有相同本質、相同屬性。這是觀察者的層次決定的。早期護教士和教父(包括亞流的亞流派)也都是認為聖子(即子)與聖父(即父)不是平等的,聖子在某一方面小於聖父。後來,聖父、聖子、聖靈不但被認為平等,而且有了「子就是父、主就是靈」的說法。


人類等待的救世主是同一位神


「彌賽亞」是基督宗教術語,意指受上帝指派,來拯救世人的救主。佛教則相信有一位未來佛彌勒來引導眾生覺悟。佛教現代學者以語言學分析起步為基礎,認為彌勒可能與在中亞流行的密特拉(Mitra)神和印度的密多羅(Mitra)神有關。當代中國語言學家季羨林與學者錢文忠,進一步表示:基督教的救世主彌賽亞(Messiah)與佛家的彌勒(梵文:मैत्रेय Maitreya;巴利文:Metteyya)是同一個人。


Maitreya Bodhisattva ( Sanskrit ) or Metteyya Bodhisatta is the future Buddha in Buddhist eschatology.(維基百科)


著名的國學大師、佛學家、翻譯家季羨林以九十八歲的高齡逝世。季羨林大師和其徒弟錢文忠教授的一個重要貢獻就是發現了佛家與基督教之間的聯繫,那就是「佛家的未來佛彌勒佛和基督教的救世主彌賽亞是同一個人。」相關內容參見《季羨林文集第11卷吐火羅文〈  彌勒會見記〉譯釋》。


我們漢語當中彌勒這個詞語從何而來?這實際上蘊含著人類文明世界一個大謎。


彌勒是音譯,不是意譯。彌勒作為一個曾為古代文明世界所普遍信仰的人物形像,他最早的基本含義是兩個:朋友,和平。這都跟太陽有關,彌勒是類似歐洲太陽神神話傳說中阿波羅這樣的神。雖然我們普遍認為彌勒信仰源於印度,但實際上,它是古代包括希臘羅馬在內的所有文明世界裡所共同接受的一個信仰,因而也是佛教當中的國際性極強的一個信仰分支。


彌勒和彌賽亞的關係緊密。在公元前1000年左右,包括西亞,北非,小亞細亞,兩河流域,埃及在內的廣大地區流行著一種未來救世主的信仰,當時人們普遍相信,有這樣一個神給人無窮的希望,它在未來會許諾,保證給你一種幸福。這種信仰就是基督教聖經「舊約」當中彌賽亞的信仰。


據季羨林大師和其徒弟錢文忠考證,早期佛經的原本大多是「胡本」,是用中亞和古代新疆的語言文字寫就的,並不是規範的梵文。因此,「彌勒」很可能是從吐火羅語的metrak翻譯過來的,這個字和梵文的maitri(慈悲,慈愛)有關。


而西方等待的神叫「彌賽亞」,英譯文彌賽亞,是從希伯來文Masiah(有時寫為MASHIACH)翻過來的.Maitri和Masiah二者音近,莫非東西方等待的是同一個神?


吐火羅語中的彌勒就是希伯來語當中的彌賽亞,同一個詞,只不過在西方要讀彌賽亞,而在我們這邊就念彌勒,這樣類似的情況在人類文明史上很多見。


公元前1000年左右開始盛行的彌勒信仰,實際上就是匯聚了當時文明世界所有善良美好的東西彌勒的幾種精神內涵:一是慈悲,所以彌勒也叫慈氏,是慈氏菩薩,這個取的是意譯;二是光明;三是希望。所以彌勒信仰從一開始就是人類整個文明世界的一個優秀文化凝聚體,在佛教當中找不到除此之外的第二個菩薩或者佛具有如此廣闊而深厚的國際文化背景。


還有一個比較大的誤區,就是人們認為彌勒菩薩只在大乘佛教才有。他們認為小乘佛教是沒有菩薩的,小乘只有羅漢,菩薩是大乘佛教一個特殊的佛教思想。但實際上,彌勒信仰牽扯到整個一部佛教文化史。小乘佛教裡就有彌勒,大乘佛教裡當然有彌勒,在密宗佛教裡面也有彌勒。在巴利文的最早的經典當中,就已經有關於彌勒佛的大量記載。


從小乘到大乘,彌勒佛逐漸地豐滿和發展起來,實際上彌勒佛在佛教發展史上大概跟觀世音的信仰一樣,基本上是處在小乘和大乘轉變的關鍵,他的成佛像徵著佛教進入大乘階段。可以說,彌勒佛吸取了當時文明世界,包括印度在內所有關於希望,未來,友誼,和平,光明這樣的多種含義,通過中亞傳入中國內地。傳入後,它馬上就在中國文化中擁有了自己非常特殊的生命。


彌賽亞、彌勒發音相似,同為至尊。彌賽亞即Messiah,是天的主神,是萬王之王,萬主之主;彌勒佛是梵文Maitreya的音譯,彌勒是姓,譯作慈氏,他的名字是阿逸多,譯作無能勝,乃眾王之王、眾王之尊。


彌賽亞、彌勒的出現都有輪相伴,輪的形狀相似。


在唐三法師義淨奉制譯《佛說彌勒下生佛經》中有「 俗作輪王,出家正覺」、「說法度眾生,令離諸煩惱」等句;《長阿含經》卷十八:「轉輪聖王出世……其時金輪寶忽現在前,輪有千輻,光具足,天匠所造。輪徑丈四,王召四兵此金輪寶,隨所願求向東,輪寶即向東轉,轉輪王率四兵隨之,金輪寶前有四神引導,輪寶止時王駕亦止。時東方諸小王見大王至,皆捧珍寶以示歸順。余南、西、北三方亦如是。」


在《聖經》《以西結書》(1:15-21)寫著:「我正觀看活物的時候,見活物的臉旁,各有一輪在地。輪的形狀和顏好像蒼玉。四輪都是一個樣式,形狀和作法好像輪中套輪。輪行走的時候,向四方都能直行,並不掉轉。至於輪輞,高而可畏;四個輪輞周圍滿有眼睛。活物行走,輪也在旁邊行走;活物從地升,輪也都升;靈往哪裡去,活物就往那裡去;活物升,輪也在活物旁邊升,因為活物的靈在輪中。那些行走,這些也行走;那些站住,這些也站住。那些從地升,輪也在旁邊升,因為活物的靈在輪中。」


由此我們知道不論佛經還是聖經,一致描寫了這樣的景,即隨著救主的出現都伴有輪。並且輪也多有類似:一個是四個兵相隨,有四神引導;另一個是四個輪輞,四活物引導輪輞,活物的靈在輪中。一個是「輪徑丈四」;另一個是「至於輪輞,高而可畏」。一個是「隨所願求向東,輪寶即向東轉」「輪寶止時王駕亦止」;另一個是「那些行走,這些也行走;那些站住,這些也站住」。


預言均提示聖者來自東方


《路加福音》「17:24因為人子在他降臨的日子,好像閃電從天這邊一閃,直照到天那邊。」


《馬太福音》「24:27閃電從東邊發出,直照到西邊。人子降臨,也要這樣。儘管主在世間初時不被人認識,可是神之道依然像閃電一樣快速從東傳向西,傳遍整個世界。」


《啟示錄》 7:2 說「我又看見另有一位天使,從日出之地上來,拿著永生神的印。」「從日出之地上來」指來自東方,「永生神的印」 暗喻救世主永生神來自東方。


《以賽亞書》「 43:5不要害怕,因我與你同在,我必領你的後裔從東方來,又從西方招聚你。」


「閃電從東邊發出,直照到西邊。」我們據此知道神之道是從東方發出的,然後傳到西邊,傳遍世界。為什麼神要在西方招聚人呢?也許是神在東方遭受了迫害,或出於種種原因來到了西邊吧。


《諾查丹瑪斯預言》:「一位東方人離開他的家鄉…用他的神杖喚醒世人」「他還會回到亞洲…他會超越所有東方的君王」。


《凱西預言》:「中國將出現一種對神(佛)的信仰,中國將會成為全人類共同信仰的搖籃」。


《霍比預言》:「巴哈那代表來自東方的神聖力量」。


《推背圖》:「而今中國有聖人」、「紫薇星明」。


劉伯溫《金陵塔碑文》:「大木兩條」、「能逢木兔方為壽」:救世聖人降生地點東方為木,降生時間木兔年即辛卯年五行屬松柏木,合起來故為「兩木聖人」。


《格庵遺錄》 「西氣東來上帝再臨」預言可知就是「中天印符」即「弓乙靈符」、「廣濟蒼生活人符」,暗喻來自東方。


《步虛大師預言詩》:「世宇三分,有聖人出,玄色其冠(黑髮),龍張其服(黃衣服,佛)」。


《西遊記》:「人身難得,中土難生,佛法難聞」、「東來佛祖」。


《格庵遺錄》:「金鳩木兔」、「紫霞真主」、「白馬公子」、「救世真主」、「道神天主」、「日光東方光明世」、


「無疑東方天聖出」、「和氣東風真人出」、「東方一人出世也」、「西氣東來上帝再臨」、「木兔再生保惠士」、「聖神降臨金鳩鳥」、「保惠師聖海印出」、「萬乘天子王之王」。


佛經上就說當三千年才開一次的優曇婆羅花開的時侯,就是轉輪聖王下世度人的時侯,而這兩年,全世界各處都有優曇婆羅花開的消息傳來。


有基督徒固執地認為,救世主再來的時候,一定是耶穌形像、耶穌的身份、穿著耶穌過去穿的衣服,再現人間。那麼我要問,耶穌在當初降生之前,就已經在天上是神了。為什麼還要由瑪利亞生他出來呢?還要有一個人的身份和形像呢?


神在人間傳法、救世,一定要以人的身份做。這就給人一個悟,好人、惡人才能充分暴露他們的本性,對一個生命的衡量才是最公正的。那麼耶穌如果再回來的時候,會還是找一個叫瑪利亞的人做媽媽嗎?還會出生在一個馬棚裡面嗎?怎麼可能呢?一切都會發生變化。


還有,救世主來的時候,會自稱「我是基督」、「我是耶穌」嗎?當然不會。


善心能讓人得救 智慧也能讓人得救


打著基督的旗號一定是假基督。那麼,我們如何能找到主,獲知最後救的訊息呢?


如果一個人一直遵守著主的教誨,時時嚴格要求自己,以真正的善對待一切人、一切事,對他人提供無私的幫助。那麼就不會錯過主的兄弟,就不會對世界上正在發生的邪惡無動於衷,也就不會被主所厭棄。


另一方面,如果真正智慧的人,就不會固守著狹隘的思想框框,就會從先知們的預言中,發現端倪,找到主,找到主的兄弟,從而獲得永恆的榮耀。


誰才配被主稱為兄弟?


關於主口中的兄弟,有基督徒認為是基督徒之間要互幫互愛,是指基督徒之間都是兄弟。但這種解釋實在是牽強,基督徒之間都是兄弟,怎麼能成為主的兄弟呢?基督徒是耶穌的弟子,怎麼能成為主的兄弟呢?


那麼誰才配稱為主的兄弟?


耶穌為世人受罪,被釘死在十字架上,是一個偉大的神。


基督徒傳福音是為了讓人信教,所以他們有人對學員講真相存在一種誤解,以為學員是要改變他們對主的信仰,因此就產生一種本能的抵制,對真相不聽不看,對當今發生在這個星球上的邪惡迫害置若罔聞,漠不關心。當主對他們說:「你們這些作惡的人,離開我去吧!」 難道他們還會對主說:「主啊,主啊,我們不是奉你的名傳道,奉你的名趕鬼,奉你的名行許多異能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