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5月19日 星期日
揭示善的力量:談談溝通的藝術(之一)――從博弈論的《囚徒困惑》談起(三)
.
作者: 小岩
【網2010年07月30日】
三、《囚徒困惑》的發現和啟示
下面我們從溝通的角度談談我們從《囚徒困惑》中的一些重要發現,這對我們隨後展開本系列的分析將會有很多幫助。首先,我們看到從個人利益的角度出發,《囚徒困惑》不能達到集體最優解,當然我們指的並不是價值觀意義上的最優解,而是數學模型意義上的最優解。也就是說在雙方沒有合作、沒有溝通的情況下,雙方失去了達成集體最佳解的機會,而囚徒二人選擇的出發點都是要實現每個人個人的最優解,結果事與願違,這是我們本文所關心的問題。也就是說我們從《囚徒困惑》中發現,個體行為與集體行為的邏輯完全是不一樣的。這是我們從《囚徒困惑》中的第一個發現,也是最容易看到的和最表面的發現。
接下來,第二點,我們會問,《囚徒困惑》為甚麼達不成集體的最優解呢?我們發現這裡有一個關於「壞人的假設」。囚徒嘛!假設他們都是壞人,他們要做壞事。這個假設看似很簡單,其實不然。請聽我說來一聽。我們可以更廣泛的看,人類的所有制度都是用來管壞人的,您想想看,上至國家法律,中到企業管理和公司規章,下至學校和幼兒園的課堂紀律不都是管壞人的嘛!或者都是不讓你去做壞事。這可能與西方基督教傳統和牛頓的「秩序論」有關。法律與管理規章都是一種秩序。為甚麼要建立秩序,不管不行嗎?不行,因為按照基督教的傳統認為,人是有罪的。人因為有罪才被趕出了伊甸園嘛。西方傳統講的是人的「罪惡說」或「原罪說」,而東方孟子講的是人都「性本善」。「原罪說」與「性本善」,其實哪個也不錯,人就是善惡同在的,「原罪說」講的是人的來源,「性本善」可以看作是人的去處,道家不是講人可以「返本歸真」嘛!人心善是歸途的開始,沒有善,人就無從修。孔子不是講教化嘛!講修身,齊家嘛!善是提升、是升華的潛質。因為有了善,人才能修煉。所以東西方思想實際上是兩種不同的表述角度,但會產生兩種不同的思想傳統和行為方式。比如「原罪說」就會導致「懲罰說」。懲罰甚麼呢?當然是懲罰人的肉體,所以按照西方這個思想傳統,就容易導致物質與精神「二分法」或者肉體與靈魂的「二分法」,甚至導致唯物傾向,當然這是一種過度的推導,絕非神的本意。而東方傳統更容易導致心靈「教化說」,更容易去激發人精神一面的作用,這就是西方德魯克管理思想與東方稻盛和夫管理思想在管理思想上的主要差異。可能也因為此,東方一直有修煉文化和傳統,而西方只講信。最近由於工作需要,閱讀了09年日本的暢銷書――稻盛和夫的《干法》一書,發現書中也談到了東西方傳統的不同而導致勞動觀與工作觀不同的問題。稻盛先生認為,因為西方基督教的傳統,所以產生與東方不同的勞動觀。西方認為勞動是一種對人的懲罰。這與「原罪說」息息相關。人是有罪的,所以要懲罰肉體,要被罰去勞動。現在西方國家裡,輕罪往往會被判罰社區勞動就是一個非常好的說明。但是站在東方的思維角度,稻盛先生認為,勞動是一種人生的磨鍊,正確的勞動觀應該是正確的人生觀的一部分,所以人不應該逃避勞動,年輕人切不可好逸惡勞,現在的所謂自由職業者或所謂的日上三竿還在被窩裡趴着的那些宅男宅女們就是典型的逃避工作與社會責任的一群,他們的人生很消極、很頹廢,半夜泡酒吧,早晨不起床,再不行就啃老,沒有任何責任承擔的勇氣。
這裡,我們還發現了一個問題。那就是,企業的管理和公司的規章總是越做越複雜。管理本來應該是將複雜的事務簡單化,現在卻越做越複雜,為甚麼?我們發現企業管理也有一個基本假設,那就是管理就是為了管壞人的。壞人複雜,好人簡單。於是管理越做越複雜,要把壞人要鑽到的所有漏洞都堵起來。如果這樣的話,我們管理者就要預先考慮到各種可能性,那豈不是管理者要比壞人還壞嗎?許多人可能都聽說過這個笑話。有一天,天堂和地域分界牆倒了,雙方要協商如何把分界牆修好。地獄一方的說:把你們的律師叫過來跟我們的律師談談吧。於是天堂一方很是為難,撓了撓腦袋說:我們這兒沒有律師。言外之意就是律師都下地獄了。這個笑話恰恰說明了這個問題,原本應該是維護法律體系的角色,卻變成鑽法律空子的人,變得比壞人還要壞。說真的,管理越做越複雜,這也是我們做企業的一直以來的困惑,直到我們看到了稻盛先生的京瓷哲學,按照做好人的方式(用稻盛先生的語言叫作「做人何為正確」)經營企業、按照一個修行者的方式也能打造出兩家世界500強之後,我們為之一振,眼前一亮。其實劉邦入關中的時候廢除了秦王朝嚴酷繁瑣的制度,而代之以簡單的《約法三章》。中國古兵法也講,天道衰而興仁義,禮儀衰而興法治。用法管人是人心衰敗的表現,你管的了肉體,未必管的了人心。壞人關鍵壞的是人心,而你卻要管他的行為,行為只是結果,你卻要懲罰他的肉體、懲罰他的行為。這似乎搞錯了邏輯。當然,法律不應該以思想定罪,只能以行為定罪。但要改變壞人為甚麼不提高人心呢?只是懲罰肉體。其實唯有心性才能改變人,才能使人變好。
社會法律就是管壞人。公司管理就是管壞人。這就是為私的人們不相信有好人存在或不相信有更好的人的存在,也就是不相信有這樣一種比法律更好的方法可以把人人都變成堯舜。這就是所謂的唯物,不相信精神的力量,極力貶低精神力量的結果。這就是第二點發現。我們多說了一些。
下面我們來談談《囚徒困惑》的第三點發現,這就是所謂人性或所謂理性的假設。在《囚徒困惑》中,我們發現了這樣的假設,那就是他們都很精明和自私。就是說人性=自私的本性,私的本性=壞人,無論甲乙都只考慮自己的得失,不考慮對方的刑期。壞人嘛!當然就是自私利己,無利他之心,甚至沒有江湖仗義。但是當自私被認為是人的理性的時候、是人性的時候,問題就出現了。理性主義或個人的理性主義,都不強調精神作用,自然也不會有善念與利他。這裡我們要說明的是西方近代的理性傳統是建立在對人性或人不信任的基礎上的。所謂人性有兩個方面,一個是善,一個是惡,一個是利他,一個是為己,一個是公心,一個是私心。前者是積極的、主動的、向上的、精神的、不確定的,而後者是消極的、謹慎的、不冒險的、被動的、比較物質化的、比較確定的,所以物質理性主義或機械理性主義就認為人性積極的一面是對理性主義的干擾,充滿了不確定性,所以理性主義本質上認可了人性中比較物質性、比較確定性的一面,所以人的理性主義就成了人性惡或人性自私利己的一面,這與西方的人性「原罪說」又靠上了關係。
從本質上而言,溝通實際上講的是信息的有效傳遞,是關於內容的意義。但現代信息論沒有講溝通,不講溝通,只是講通訊或通信。這裡我們就信息論再多說幾句。信息論講通訊,講理性主義、機械主義或技術主義是剝奪信息中人的屬性,剝奪信息中的社會屬性和精神屬性,也就是剝去信息中的內容屬性。這是實證科學的傳統,認為人的屬性,也就是精神屬性被認為是對信息的一種干擾,因為信息應該是客體性的,是一種信號或編碼,所以信息區別於消息,等同於通信,所以技術導向的通信更關注于波段和帶寬,是純技術性、手段方法的研究,是非內容和非本質的。
關於人性與理性,按照實證科學的傳統,人性被看作理性的對立面。這是西方二分法的傳統,把精神貶低了之後再與物質性對立起來。而東方哲學傳統卻不是這樣,我在以前就批駁過,有人將西方二分法所謂對立統一對應於老子的哲學,我說並不是一回事。老子講: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而不是二生萬物。西方方法論是分,東方是合,根本就不一樣。西方的二分法講精神在物質的對面而不是上面,而東方哲學觀講精神在物質的上面而不是對面,其實必須將精神降低了和貶低了之後才能變為物質的對面,甚至將精神變為第二性的,進而變成物質的下面。
大家知道,在中共的「課本知識」系統裡「形而上學」儼然是一個負面詞彙或被貶義、貶低了的詞彙,其實「形而上學」應該是一個很正面的詞彙。比如說,精神就是「形而上」的東西,物質就是「形而下」的東西。實際上很多現代的中國人根本不知道「形而上學」一詞的真正意義。其實「形」指的是一種能量的存在方式,這東西很有形。形或「形而下」的東西就是指被物質形式固化的東西,而「形而上」就是指沒有被物質形式固化的能量存在方式,也就是指的高能量的存在方式,比如孫悟空有七十二般變化,大多數人只是當作神話故事來讀,其實講的就是能量化的身體存在形態,不受單一固定化物質形式或形態的約束。豬八戒沒有那麼大的能量,也就是沒有那麼大的本事,所以只能三十六種變化,這與現在的電影《變形金剛》有甚麼區別呢?
再說遠一點,現在IT行業有一種雲計算方式,講的也是將資源能量化的應用,就是將硬件資源軟件化,避免硬件資源的一次性使用或固定化使用的資源浪費。這種變化物形使用方式實際上是更高能量的操作方式,需要更高的能力與水平。
那麼神話真的是神話嗎?那麼甚麼是神話?其實許多神話並非神話。因為一般而言,人們往往只能記住或認識到自己理解的東西,而不能記住自己不理解的。比如神給人的信息往往會因為人的不理解而忘卻。所以有些人就固執到這種程度,他能理解的他就說是科學;他不理解的他就說不是科學的、是形而上的、是神話,這些人儼然把自己當成了科學標準。其實如果凡事都推說是神話、是想象、是迷信,那麼人類還怎麼發展呢?那麼中國企業還怎麼創新呢?我們講中國企業缺乏創新精神的根源可能也在於此。因為創新首先是一項精神活動,其次才是技術活動。而中國企業只把創新理解為一種技術活動而已。
其實「形而上」與「形而下」的劃分比物質與精神二分法更有道理。「形而上」與「形而下」並不是一種簡單對立的關係,也不是把對立變成上下關係這麼簡單,也不是把物質精神上下位置顛倒這麼簡單。「形而上下」反映出一種相互支撐和缺一不可的相互關係。中國傳統思想講「形而上謂之道,形而下謂之器」,並不是精神與物質的「對立」,而是道與器的「對應」。這要從正體字(中共貶稱為繁體字)來看,道是上為首下為寸,再加上走之,這是道的本意。寸指的是心,代表精神,古人講心想嘛!中國古人講「心想」。比如如果人的心亂了就叫亂了方寸,所以「寸」代表心、代表精神。如果人身體是精神大的載體的話,那麼「心」就是更具體和狹義的載體。簡言之,道就是精神的首要之路,也就是正確的精神擺放的位置或選擇方向。實際上「形而上」可以泛指精神,而「形而下謂之器」,不僅僅是代表物質,而更指一種容器,也就是說是承載精神的載體的作用,也就是說精神需要放在一個地方,比如人的身體,而器皿的意義就是需要承載某些東西。這種劃分有一種相互依存的關係,而不是強調對立性,容器如果不裝東西它存在的意義就沒有了,而心無處存放也就無法獨立存在。所以「形而上」與「形而下」的劃分有一種互相依存的關係,與簡單的二分法對立並不相同。有人說二分法對立還統一呀,那隻不過說說而已,我們看到的實際情況並非如此,比如在實證科學中,二分之後,人們往往忘了把分割的要素再重新裝回系統,這就是實證科學拆分的傳統,分了個要素滿地,而且還把精神貶低為第二性的和對科學分析起負面作用的因素,所以實證科學的理性主義要盡量迴避人的因素。但是到量子力學的時候,到高能粒子的水平,就迴避不了了,出現了所謂的測不準原理。我們在《天時五行斷代法》一文中已經講過豬與豬肉餡的例子,已經批駁了將牛頓機械論模型簡單用於生物界或人類社會的邏輯錯誤,它剝奪了生命屬性,它違背了生命的不可逆原理。相關的我再補充一點,在西方的社會學中有一個原理,那就是社會活動不具有可逆性,不具有可實驗性,比如一個城市規劃,即便錯了,它也要影響人們100年或更長的時間,錯誤的城市建設不可能推倒了重來,因為人類無法承受那麼大的社會和經濟成本。從這個意義上講,鄧小平的「摸着石頭過河」絕對是錯的。你「摸着石頭過河」誰能保證就能摸過去?誰能保證就不會來洪水?誰能保證往回退的時候身後的石頭還在那裡?其實「摸論」是對一個民族命運的巨大的不負責任,這樣的人能被稱作甚麼設計師嗎?實際上中華民族現在正在為「摸論」承受着巨大的社會成本和後果。鄧小平講讓少數人先富裕起來,可是現在中共為了維穩又講減少收入差別,那麼到底誰說了算呀?
另外我們對所謂的「對立統一」再說上幾句。共產邪黨的哲學其實是鬥爭的哲學,一貫強調的是對立性與鬥爭性。統一性只是一個表面裝潢,它要的是你跟它統一,所謂的「統一思想」,它可從來不會跟別人去統一,除非它要滅亡了才會講甚麼「統一戰線」。一般而言,你要不與它統一,它就鬥爭你,所以對立與鬥爭才是共產黨的哲學,而且是用唯物論去鬥爭所有的精神與思想,不僅與人斗,還要與天斗,還其樂無窮,這就是共產邪黨的鬥爭哲學。
從哲學根源上講,二分法是對人類最大的誤導。二分完之後,人們往往只抱着一個,而忘了另一個,忘了應該把二分要素合回系統去,也就是只知道「分」卻不知道「合」。更有甚者,一些人抱着分到一個就認為是事物的全部了,忘了這只是分來的,閉眼否定另一個的存在,這就是唯物主義的問題,把精神說成是第二性的,甚至否定之。要不,來不來就把所有解釋不了的現象都說成是甚麼「精神作用」。好像「精神作用」就是沒有作用,好像「精神作用」就是神經兮兮,就是精神不正常,把精神追求的人當成被貶義的人群或對人的貶低的人群。
下面我們談談《囚徒困惑》的第四個發現,這就是甲乙雙方之間沒有溝通,也就是雙方不可能相互串供。其實這一點在第一點中我們已經講過了,只不過講述的角度不同,第一點講的是結果,也就是沒有溝通達不成集體最優解這個結果。而這裡更關注過程,也就是沒有溝通的過程。接下來的第五點與第四點相關,就是囚徒甲乙雙方都處在一種封閉體系或封閉的環境之中,他們互相被隔離,互相不得見,所以不能串供,不可能互相溝通,只能各自在自我封閉的環境中自我想象,各自獨立選擇。這一點對我們研究人際之間溝通非常有意義。在越封閉的環境中,或者在沒有開放的環境條件下,人們往往越沒有開放的心理與胸懷,人就越容易走向自私自利的非最優解。這是我們希望給那些心胸狹小人士的一個奉勸。如果我們不加以價值觀的鞭撻,中共就存在非常嚴重的這個自我封閉的問題,既不敞開胸懷與國際社會對話,還掩耳盜鈴一般堵住與自己民眾對話的有效通道,天天忙着截訪維穩,這樣恐怕只有等着最差的結局了!等待囚徒一般的結局!
達不成最優解的另一個原因,也就是我們的第六點發現,也就是甲乙雙方相互缺乏信任。反過來講,如果雙方存在堅實的信任,那麼一次個案的封閉或無溝通也不會導致不佳的結果。在這方面,互相不信任也可能是以前相互之間缺乏溝通的結果。所以我們講,溝通是建立信任的橋樑。比如現在的商業合同越做越長、越做越厚,也是對人的不信任的一種表現,而以前只有一張紙。甚至現在在公共場所,老人摔倒了,沒有人敢去扶,都怕被訛。人們相互不信任都到如此程度了!這不是人類自己不在害自己嘛?!這還能有出路嗎?!人人不都成了囚徒嗎?!
此外,在《囚徒困惑》中我們還發現了一些隱含的道理,比如「同等層次沒有制約性」,假如甲乙雙方並不平等,比如甲是黑幫老大,乙是小嘍嘍,那麼乙是萬萬不敢把甲供出來的。或者乙的老婆孩子被甲手下人控制着,他也不敢。另外,我們在後面分析「垂向溝通」和「錯位溝通」時,「同等層次沒有制約性」將有進一步的指導意義,而這裡我們只是泛泛的提一下。另外就是,我們前面已經提到的,人類越來越封閉自己,越封閉就越利己,越自己想,越不相信別人,他陷入了一種自我封閉的怪圈。
(待續)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