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伍凡:各位觀眾好,現在是獨立評論時間。最近國內發生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情,iPAD過關徵收千元關稅事件,喧鬧後帶出一個全新的話題:為什麼國內的iPAD要比不少國家和地區貴?是什麼造就了在“世界工廠”買不到便宜的東西?是什麼驅使國內消費者捨近求遠去國外採購?這種“擴大外需”的行為是怎麼造成的,是否合理,又有著怎樣的經濟學動力?要知道,今天我們就談談這個話題。
草庵:IPAD原本就是在國內生產的,深圳富士康就是IPAD的全球重要生產基地之一。當擴大內需已經成為當前我國經濟發展的長期戰略,如何在合理保護我們的市場和自主品牌的同時,更好地激發內需,確實需要引起我們的思考。 IPAD話題背後,凸顯的正是當前中國經濟發展過程中一些深層次矛盾和困惑,而這些問題,正成為當前進一步激發國內有效市場需求的障礙,也促使我們深入思考中國的問題,如何更好地看待中共的經濟結構調整。
伍凡:一邊在努力擴大中國內需,一邊是國人去國外大幅採購,這兩個看似矛盾的東西在IPAD過關徵收千元關稅的爭論中暴露出來。如果去國外採購是中國購買力的“溢出”,自然就不存在內需不足的問題,那為什麼內需不足的同時還會去國外採購?這顯然是國內消費市場的容納度出了問題。解決好了國內市場對消費力的容納問題,將去國外的消費能力留在國內,就能有效的擴大內需市場。
草庵:以IPAD為例,國人要比美國人多付兩成,而收入只是人家的1/13。中國製造的產品在中國往往比西方貴,成為咄咄怪事。前些年,很多國人都把在境外買回“MADEINCHINA”的東西當作笑話來講,但事實情況是,這些年來,越來越多的中國人專門到境外買回“MADEINCHINA”的各類產品,從服裝紡織到電信產品,大包小包塞得滿滿的。在我們拉動內需的大環境下,我們看到前赴後繼的國人積極地在拉動外需。為什麼?原因很簡單,看看這組數字就清楚了:一雙耐克或者阿迪達斯的中國產旅遊鞋,在國內各大商場,即使遇到商場大減價,也需要500元人民幣左右。正價產品動輒七八百甚至上千。而同樣款式的鞋子,在美國的一些大賣場上,只需要三四十美元,折合人民幣也就兩三百元人民幣。
伍凡:服裝同樣如此。一套在國內售價3萬元人民幣左右的Armani西服,在美國1000多美元(約合人民幣7000元)就能買到。再以電子產品為例,一部在廣東深圳組裝的IPAD,以16G的WIFI為例,面市之初在美國的報價是499美元(折合人民幣約3300元),香港報價為3888港幣(折合人民幣約3300元),而在美國上市約一年後,IPAD行貨終於登陸中國大陸,但其16G版售價為3988元人民幣。
草庵:如果再考慮國內外的收入差距,兩者之間的價差則更加大。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2010年4月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中國2009年的人均GDP為3678美元,世界排名100位,而美國則以46381美元排名第九,約為中國的13倍。也就是說,同樣以購買IPAD為例,國人要比美國人多付約兩成的錢,而收入只是人家的1/13。這種現象甚至讓美國人自己都覺得“過意”不去。美國《洛杉磯時報》今年就發表了題為《中國製造的產品在中國往往比西方貴》的文章,裏面提到:“在中國這個世界工廠,這真可謂一樁怪事。中國以替西方消費者生產廉價產品而聞名,但在本國卻不總是如此。”
伍凡:代工一台在美國售價為499美元的iPhone,代工企業獲得大約4美元。貧困中國為發達國家提供補助,維持著他們的高消費。很多國人對這種國外品牌產品存在的巨大價差已經習以為常,但從一個國家經濟發展模式來看,這種現像是否合理,這裏面有沒有哪些地方值得我們反思甚至加以改變的地方?從這些“中國製造”商品的“旅行”軌跡來看,出現這種價格差並不奇怪。近年來中國逐漸成為世界製造基地,許多國際品牌都已在國內設點生產,珠三角更是重要的出口基地。從傳統的服裝紡織製造,到芯片電腦的裝配,這些世界知名的品牌,通過加工貿易的方式在國內生產,之後轉運到第三地譬如到香港一日遊後再進口到國內銷售,只是進來後往往就身價倍增。
草庵:這一現象背後也能看到中國長期以來出口導向政策的推手作用,即生產是為了出口,而不是為消費服務。如中國推行出口退稅政策,本意是為了讓企業更好地做強做大,提高國際競爭力。但是這些年來隨著國際市場競爭的加劇,很多外貿出口企業的利潤一再被擠壓,甚至不少製造企業都是不賺錢甚至貼錢在接訂單,而出口退稅部分就成了他們賺取微薄利潤甚至補回虧損的重要組成部分。以iPhone為例,代工一台在美國售價為499美元的iPhone,代工企業獲得大約4美元,其中還包括工人的工資和攤銷固定資產投入等。出口退稅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依然貧困的中國,為歐美髮達國家提供補助,維持著他們的高消費水平。
伍凡:那麼,“中國製造”的國際品牌產品國內比國外貴,進口關稅是最為重要的因素嗎?按照WTO的規則,中國入世後關稅在逐年下降,究竟關稅下降的實惠有沒有真正到百姓手中。關稅傳導到消費品終端價格的影響並不明顯,中國關稅的整體水平從加入世貿組織前的14.7%下調到今年的9.8%,下調了5個點的稅率。中國的進口稅率與發展中國家相比,已經處於較低的水平。國內目前很多“中國製造”的國際品牌價格偏高,最重要的原因仍然在於國內消費市場本身。
草庵:進口產品進入流通環節要收取17%的增值稅,出口產品還享受退稅等各種優惠,從出口到進口同一產品“繞個圈”價格猛增。當進口產品進入流通環節後,增值部分則要收取17%的增值稅。另外,國內流通環節的中間費用過高已經不是一個新聞,國內零售商已經習慣於向供貨商收取名目繁多的進店費、上架費、節慶費等通路費用,而“羊毛出在羊身上”,這些費用最終都體現在產品的標價上並由消費者來“買單”。值得一提的是,部分國人的崇洋媚外消費思路,也助長了一些洋貨一入中國就身價百倍甚至國貨爭當“假洋鬼子”的現象。有專家提到,很多外國公司是有意在中國提價,從而提升產品的地位,贏得中國消費者的青睞。像LEVIS牛仔褲、哈根達斯冰淇淋等,在國內一般在高檔商場或以專賣店形式亮相,價格都高高在上,而這些產品在國外都屬於大眾品牌。這一點在廣交會上也有非常突出的表現,在廣州一高檔商場有一款打著進口產品的瓷器,價格上萬,而幾乎一模一樣的產品在廣交會上的出口報價不到百分之一。
伍凡:“中國製造”的產品國內定價高於國外,更重要的一點是因為,這些國際品牌牢牢掌握著價格的話語權和定價權,而中國的自有品牌產品仍未形成與之相抗衡的力量。擴大內需是中國長期的戰略決策,如何讓廣大消費者能以合理的價格享受到高質量的產品,在國內同樣樂購易購,這是當前內需市場必須正視的一個話題。但問題是,中共只是把內需作為口號,從未為百姓著想,如果不從百姓的利益出發,不減輕國內流通環節的費用,不制定真正符合百姓利益的政策,中國這個問題就永遠解決不了。今天的時間到了,謝謝各位觀眾的收看,再見。
草庵:再見。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