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論衡】敢說真話的公共電視
⊙唐浩
近來,由於公共電視預算遭到立法委員凍結而營運無以為繼,加上少數立委試圖以政治力介入公視的獨立運作,引發台灣社會沸揚爭議。很多人或許好奇,公共電視重要嗎?
首先,台灣的公視,資金雖然來自政府補助,但本質上絕非政府電視,亦非商業電視。它不專屬特定政黨或政府,而是真正隸屬於國家全民,屬於你我每一位。其目的是要在政府與人民之間,開闢一個自由的、平等的、民主的「公共領域」,為所有民眾提供身為民主社會公民所需的多元化資訊,並且為民眾傳達聲音給政府公僕聽見。簡單打個比方,就像中正紀念堂與自由廣場,不僅可以做為各種藝文展覽的場地,來豐富民眾的知識與藝文素養,同時也可以成為民眾自由集結、表達民意的重要場合。
但需要釐清的是,中國的中央電視台及各地電視台雖也號稱「公有」,但實質上卻屬中國共產黨所有,電視台是中共的喉舌機器,缺乏獨立自主的能力,也不關懷社會大眾的權益,與公視有天壤之別。
此外,綜合國內外許多學者專家的研究,發現公視至少具有兩項獨到之處:一是「真實性」:公視的新聞報導較一般商業電視來的客觀、公正、翔實。因為公視沒有商業收視率的壓力,豁免於政治力量的幹預,因此得以真正維守新聞專業,較能準確而客觀地呈現新聞事件的真相,維持言論的平衡與中立。
例如台灣多數媒體受到中共威逼利誘,對議題向來迴避或做不實報導,但唯獨公視等少數媒體有勇氣做出中立、完整的報導,公視去年的專題報導《血染的?》,曾令社會各界印象深刻。
二是「和善性」:公視隸屬全體國民,因此在各類節目的製作、採訪與關懷上,較能廣及社會各階層、各族群,不分種族、性別、年齡。所以節目多元化程度,明顯優於商業電視,同時也較能以高品質的節目內容,來服務少數或弱勢族群的權益。例如「台灣之光」王建民剛上美國職棒大聯盟時,台灣商業電視台並無人願意投資轉播,唯獨公視慨然躍出,為服務國內棒球迷而轉播,結果造成萬人空巷的轟動場景。
台灣公視創業維艱,但一路走來,績效有目共睹,《人間四月天》、《橘子紅了》、《全球現場》、《獨立特派員》等戲劇與新聞節目,皆獲得海內外一致好評。若真因政治因素而試圖幹預公視的言論公正與獨立運作,對台灣民眾與政治人物來說,恐將都是得不償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