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0月16日 星期四

DARPA五十年 失敗多 成就亦驚人

 


DARPA五十年 失敗多 成就亦驚人 
 
F-117隱形飛機。
 
文 ◎ 丘尚德、方洪


失敗有時會發生。如果不能從失敗中學習,那才是真正的失敗。「你必須去試,一試再試。」這種態度使DARPA在美國各類研究機構中能夠一枝獨秀。


一九五七年,蘇聯發射了軍事用人造衛星史普尼克,這也是世界上第一個人工衛星,開啟了太空時代。


蘇聯的這一行動使美國一時間感到措手不及。美國總統艾森豪威爾對此的回應是,設立一個具有明確任務的先進研究項目局(簡稱ARPA)。他希望該機構可開發出革命性的技術,以確保美國在軍事上不會再屈居人後。


從一九五八年至今,轉眼五十年過去了。「國防先進研究計畫局」(DARPA)取得了令人驚異的成就。


最初的幾年裏,DARPA在剛起步的美國太空計畫中扮演整合性的角色。接下來便開始了它輝煌的技術創新歷程,並至今深深的影響著人類的生活和世界的面貌。DARPA開發了以衛星技術為基礎的全球定位系統(GPS),還有隱形飛機,以及互聯網等等。這一切,可能已經遠遠超出艾森豪威爾當年的期望。


允許失敗


DARPA也有過很多失敗。多年來,它常被批評投資數百萬金錢在一些非常不切實際的研究上,比如預測暗殺企圖的市場,以及可以取代輪式車輛的叢林機械大象等等。


但是正是這種允許失敗的文化使得DARPA具有其他任何研究機構都不具備的驚人創造力。因此,DARPA的支持者一向認為,失敗本身對於開創並維持一個成功的DARPA所起到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


DARPA的主管泰勒(Tony Tether)說,正是「失敗的自由」讓他的同仁發現真正革命性的新技術。


他告訴去年來參加DARPA技術研討會的三千名潛在的研究人員說,「我們也真的失敗過。」


他說:「但是,那是沒關係的,失敗有時會在你想要把新的可能性變成現實時發生。如果你不知道從失敗中學到東西,或是放棄追求成功,那才算是真正的失敗。你必須去試,一試再試。」


這種態度無疑使DARPA在美國各類研究機構中能夠一枝獨秀。DARPA沒有自己的實驗室或是科學家,同時,它也不採用審閱制度來評估計畫的可行性。


靈活的研究取向


DARPA的課題和經費安排過程很獨特。它僱用許多「項目經理」。這些人負責為大學或是企業提供研究經費,來進行那些對科研機構而言具有風險性的研究。近來,每年有大約一百四十位項目經理,負責分配和管理約廿九億的研究經費。


項目經理的角色就像是判官、法官。在研究不盡理想時,還得扮演「終結者」的角色。這樣的簡單機制使得DARPA可以快速進入新領域,而且也可以在研究沒有結果時快速喊停。


位於紐約的康乃爾大學機械與航太工程師嘉西亞(Ephrahim Garcia)也為DARPA工作,本人曾經在一九九八至二零零二年間擔任DARPA的項目經理。


在嘉西亞擔任該職位期間,他主導了包括造型飛機與外骨架等五項研究,每年管理著二千到三千萬美元的經費預算。


嘉西亞表示,有兩個因素對於取得經費是至關重要的。一是項目經理的想像力;二是他們有能力說服主管,使他們相信採用新想法將有助於改善美國軍事的能力。


創造驚奇


DARPA項目:波音公司研發的X-45無人作戰飛機。(Getty Images)


但是,由於主管的行程總是排滿了,得到一個機會來討論新計畫都很難。他說:「你總是要事先準備好電梯內的談話,在五秒或更短的時間內將新計畫告訴他,所以有時我還會希望我們能有一座高一點的大樓。」


該機構在一九五八年成立時只花了三個月的時間,到現在也沒有改變它的營運方式。唯一而且主要的改變就是一九七二年在名稱上加入「國防」的字眼,在一九九三年一度撤去,到了一九九六年又再恢復。


另外一個更深遠的改變是,DARPA的任務不再只是避免(美國)在新技術方面落後,就如泰勒所說的,而是要去「創造新技術」。


讓DARPA如此與眾不同的所有因素都沒有改變。在未來,它將繼續發明、創新與創造驚奇;同時它也無疑會鬧出可笑的錯誤,但是這都只是過程而已。按照嘉西亞的說法:「十次只要有一次成功,那就是值得的」。


DARPA在許多方面的成就改變了當今世界的面貌,它也有不少令人啼笑皆非的失敗教訓。下面就來看一看成功的例子、失敗的例子和頗具希望的研究課題。


成功可謂輝煌


互聯網的出現幾乎改變了現代人的整個生活。


DARPA開發的技術都是基於軍事方面的需要,不過呢,也有些後來在民用方面大顯身手。在這方面,互聯網技術就是最具有代表性的。


在二十世紀六十年代,美國軍方希望建立一種可「自我修復」的網絡通訊系統。就是說即使系統的一部份遭到破壞,整個網絡仍然可以運作。這需要信息傳送從傳統的連續流方式轉變為不連續的模塊方式。這可說是世界上最早的互聯網,直到今天,互聯網仍然採用同樣的思路。


全球定位系統GPS近年來進入尋常百姓家。(Getty Images)


也許就在幾年前,全球衛星定位系統(GPS)還是一個「軍用詞彙」,這種導航系統對於民用車輛而言,還是奢侈品。如今GPS已經廣泛的被普通老百姓所使用。


GPS最早是從六十年代起開始進入海軍服役。當時的定位精度只有二百米,每隔一小時為艦艇提供所在位置的數據


‧語言翻譯器


在伊拉克的美軍使用了一種可以聽懂人話,並翻譯成你能聽懂的語言的翻譯器。雖然說翻譯的準確程度最低的時候只有百分之五十,但是對於維護治安、而又不懂當地語言的軍事人員來說,這已經是莫大的幫助了。這種由DARPA提供經費開發設備目前還沒有投放民用市場,但是專家們相信,在全球化日益明顯的當今,DARPA的錢絕對沒有白花。


‧隱型飛機


所謂隱型飛機,並不是說這種飛機真的能讓對方完全看不見,而是難以用各種技術手段偵側到。


DARPA研發隱型飛機的構想是一個雄心勃勃的計畫,甚至讓挑剔的軍方吃驚。運用隱型技術的原形飛機於一九七零年代末試飛,後來經過一系列的改進,發展成為在海灣戰爭中大顯伸手的F-117「夜鷹」戰鬥機。


‧砷化鎵


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曾經有一個經費高達六億美元的研究課題,最終導致了砷化鎵的廣泛應用。從手機到衛星,砷化鎵是生產無線通訊設備的芯片不可缺少的。砷化鎵比硅要昂貴,但是它的電子具有高運動性,因此可以用於高頻狀態。


失敗的項目


‧鉿彈


鉿是一種及其昂貴的金屬。科學家曾設想用一股X射線轟擊鉿的放射性同位素,以激發高能量的GAMMA射線流。基於這一理論,軍方希望開發一種實戰武器:鉿彈。


上世紀DARPA曾投入了七百萬美金用鉿彈研究。起初的願望是研製一種實戰炸彈,可以瞬間發出強大的GAMMA射線,而又不造成核污染。不過這一看似美妙的計畫在九十年代中期被擱置了,原因是最初的理論一直無法得到試驗證實。


‧機器大象


越戰的叢林對於當年的美國士兵而言可能是個惡夢。由於缺少像樣的柏油路,叢林裏的運輸是非常艱難的。DARPA異想天開的計畫研製一種機器大象。不過,這種帶有先進導航設備的「大象」始終沒有能夠問世。


‧遙感間諜


你相信特異功能嗎?在六、七十年代,美蘇兩個國家都曾經試圖利用特異功能從事間諜活動,但是結果事與願違。


七十年代,DARPA在這方面也投入了數以百萬計的金錢,不少具有特異能力的人參與了研究,其中包括遙感、用意念搬運物體等等。可惜參與研究的那些特異功能者沒有人可以在試驗中實踐他們的「本領」。特異功能真的存在嗎?還是DARPA把這些東西用錯了地方?
‧預測:「未來地圖」(Future Map)


DARPA的計畫有點邪門,因為他們不是搞正常的預測,而是試圖運用恐怖攻擊來預測未來的事。結果之中設想遭到美國政客們的大力抨擊。在「奇怪」、「荒唐」的評論聲中,DARPA放棄了這一計畫。


‧獵戶座計畫


這一計畫是DARPA的早期計畫,試圖研製一種星際飛船,在飛行過程中可以定期的扔出核彈。由於擔心和污染,在六十年代初期就被喊停。


展望 正在研發的項目


‧無人駕駛車輛


這本身並沒有神祕新奇,瞧瞧那些登上外星球的探測車,都是自動化無人駕駛。但是,在居民擁擠的大城市,無人駕駛車輛還是個新鮮東西。


DARPA的願望是開發可以在艱難的地表進行長距離行使的車輛。專家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這類車子將在軍事和民用兩方面得到廣泛的應用。


‧Z人


就像壁虎可以在牆上爬行一樣,小型的機器人目前也具備這種能力。不過,DARPA並不因此而滿足,他們計畫讓人類也能具備飛簷走壁的能力。


如果研究成功,未來的士兵將能夠在垂直的牆面上,不依靠繩索,以每秒鐘零點五米的速度行走。


‧水下快遞


當物體在水中高速運動時,可以將周圍的水氣化從而形成一個氣囊結構。利用這種原理,運送魚雷的部隊可以以一百節的時速在水中行進。


由於魚雷和水幾乎沒有任何接觸,阻力減小了百分之七十。目前的試驗還僅僅限於無人駕駛的潛艇。


‧仿真假肢


運動自如、有感知能力,並且可以用神經系統進行控制的假肢具有高度仿真的特點。對於軍人這樣的高危險職業來說,仿真假肢無疑是一項人道的後背技術。而且在民用方面也有廣闊的前景。


‧閘刀(Switchblade)


DARPA早已經成功開發了無人駕駛的飛行器UAVs。而「Switchblade」(閘刀)則更進一步,它可以超音速遠距離飛行。研究經費達一千多萬美元,而設計也是很奇怪:飛機的翼展達六十一米,機翼傾斜六十度角。當單側機翼前傾而另一側機翼後傾的時候,飛行器可以達到兩馬赫的飛行速度。


‧外骨骼(Exoskeletons)


這也是為未來士兵們具備更好的防護而設計的,當然還可以協同配備其他的先進裝備。為了增加機動性,DARPA對科研人員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目前,新研製的重卅六公斤的外骨骼,感覺上只有不到十公斤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