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煉丹術 開啟現代化學之門 中國化學史漫談(中)
東晉昇平年間,煉丹術士葛洪於三清山結廬煉丹,至今山上還有葛洪所掘的丹井和煉丹爐的遺跡。葛洪成了三清山的「開山始祖」,三清山道教第一位傳播者。
文 ◎ 鵠章
據學者考證,初唐年間,中國煉丹術傳入波斯、阿拉伯及歐洲。丹家煉丹的表層物質技術,如反應、蒸餾、分離等實驗技術也傳到西方,演變發展成現代化學。
化學之源
時至唐朝,像睿宗、玄宗、憲宗等皇帝也都好交方外之士。唐代著名的道士,像呂巖,字洞賓,世稱純陽子,也是好清虛,為懿宗時的進士,後遇師鍾離權授度世之術、黃白祕方,寫了許多道書流傳於世,是民間傳說八仙之一。又有張伯端,號紫陽,研究丹術著名於世,著《悟真篇》八十一章,講述了內外丹的奧妙。
到了宋朝,有陳搏,宋太祖請他當官卻不接受,玄默修養,盡得金丹密旨。元末明初,陳致虛,也是著名丹家,寫了《金丹大要》十卷。明朝,中國向道風潮達到頂峰,但是大多是隱入深山窮窟中,師徒密授。到了清朝還都有隱逸修養之士,清末近代西方化學傳入中國,古老的丹術更是被披上了一層層厚厚的迷信色彩。
據學者考證,在初唐年間(西元七世紀),中國在西方發展中與大食帝國(波斯),交往頻繁。中國煉丹術傳入波斯,傳入阿拉伯,再傳入歐洲。於是丹家煉丹的表層物質技術,如反應、蒸餾、分離等實驗技術,到西方演變、發展成現代化學,開啟現代化學之門。
現代人從現代科學的角度更是無從了解,其實這個問題還是得回到對物質基本認識上,在前文中我們提過了,古代中國科學家對物質是「萬物皆有靈」的概念,就像老子形容,「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原子構成萬物,有形的物質形成時,無形的能量體也就同時形成,所以如果只從有形物質空間認識物質,那麼就出現類似現代科學對物質的認識,有很大的局限性。像經絡,像蛋殼不明鈣質來源、種子發芽多出的元素,現代科學碰到這些現象只能嘖嘖稱奇,視為不明現象。
中醫針灸幾根針,完全不動物質身體,可以達到醫療成效,科學也是解釋不了,只能發現功效,很明顯都在另外空間的能量體上下功夫。
所以從這個角度看,根據中國古代科學的理論,金丹術就不再是荒誕不經、神怪之談,而是另種掌握更高的宇宙真實,有理論可實驗的科學。我們再從這些丹家的記載,試試能否揭開神祕的面紗。
視「點金術」為發財致富途徑的人,就無法掌握那樣的技術。
完全不同於今天的科研理念
《抱朴子.黃白篇》提到:「黃白朮亦如合神丹,皆須齋潔百日以上,又當得閒解方書,意合者乃可為之,非濁穢之人,及不聰明人、希涉術數者所辨作也。其中或有須口訣者,皆宜師授。又宜入於深山之中,清潔之地,不欲令凡俗愚人知之。」
這裏黃白指的就是黃金、白銀,煉金與煉丹道理是一樣,就是金丹術必須在特殊實驗條件下才能進行,像齋潔、閒解、意合是針對進行實驗者身心狀態的要求,深山、潔地是實驗地點,而最重要的口訣師授,這裏我們可以看出來,古代科學實驗控制條件遠比現代科學的更嚴苛。
所謂的「齋潔」,齋就是素,專一定靜的意思,潔表示潔淨,意指實驗者必須從身心開始純淨化一段時間,身體淨化甚至包括食物,顯然有些食物的能量靈體會干擾實驗者;精神淨化指的就是專心靜念,不能進行其他無關思考。
有人認為興起於中世紀西方的「alchemy」可能來自於中國。(維基)
而「閒解」,閒有空、悠的境界,要求實驗者以一種放鬆又從容,惚惚悠悠的心境來認識實驗,這迥異於現代科學以探索精神來進行實驗。「意合」就是要求實驗者意念必須達到相當純淨狀態,合乎實驗的要求,在老師或有經驗者指導祕訣下才能進行實驗。像普通人,帶著好奇、探索、學技能等等都視為雜亂心態的人,根本不能進古代實驗室。視「點金術」為發財致富途徑的人,也就更無法掌握那樣的技術。
實驗者本人不適合,造成實驗無法進行。這合不合理呢?絕對合理,現代的半導體、生物科技、加速器高能物理這些高科技實驗都是在嚴格的管控下進行的。何況煉丹術,從其理論都已涉及物質之能量靈體,當然能干擾能量靈體的因素都必須控制排除。
前文我們舉了最近日本IHM研究所一些水結晶研究,像大腦意念實際上已經影響水的能量靈體,所以表現出不同的結晶行為。而煉丹術要在能量空間將其他物質轉變成為純金,試想如果各種不同心念的人,甚至在很多不同腦波干擾的環境下都能造出純金,那才更不合科學道理。
培養「科學家」 重在內心
葛洪曾說:古代即使是一般的絲絹染繪,都不讓閒雜人看見,見之即壞,更何況黃白之變化呢?
古代科學必須有師承,自己按書摸索幾乎不可能……
從這個角度看中國古代科學實驗,我們很容易認識到古代科學家絕非故弄玄虛,迷信荒誕之流,而是掌握了更高的宇宙真實,使用更嚴格方式進行更精密的實驗,直接研究有形物質體的無形靈體,所以重視實驗精密的精神是一致的,只是古代科學實驗在另外無形空間進行,所以古代科學家設計實驗室的精密方式當然不像現代科學強化物質儀器設備精良,甚至看起來背道而馳,他反而往深山老林去。
葛洪的老師曾告訴他,他曾經與師祖左慈在廬江銅山中試煉金丹,每次都成功,又說:「然而齋潔禁忌之勤苦,與金丹神仙藥無異也。」這裏我們恐怕很難想像古代訓練一位成功的科學家的困難,也許比培養一位諾貝爾獎得主更難了。
做過科學研究都知道,現代科研其實還是有很大運氣成份,選對了研究題目很容易有新發現,基本的實驗技巧科學家們幾乎都具備。
可是古代科學必須有師承,自己按書摸索幾乎不可能,很長歷史時期選定極少數的特殊對象,再進行長時間的身心鍛鍊,而意念的鍛鍊毫無絲毫僥倖機會,達到要求狀態,實驗一定成功,不會因人而異,真實性、準確性、重複性遠遠大於現代科學。這就是為什麼說「齋潔禁忌的勤苦與金丹無異」,意思是說實驗者到達狀態等同於實驗結果。
像現代科學強調的實驗重複性,根本不考量實驗者的心靈狀態,換句話說,一個滿手污穢的實驗者和帶著實驗手套的人做出來的實驗結果是一樣的。如果從古代科學角度來看,其實這是很粗糙的。這就合理解釋了中國古代各行各業為什麼都稱為道,都講究靜心調息,都有著濃厚的修煉色彩,重視心靈力量,這應該是主要原因。這也是一種完全不同的科學發展道路。(待續)
現代科學忽視精神、思想本身的作用。日本學者的水結晶實驗表明人的思想對物質結構有直接的作用。接受不同信息「愛和感謝」與「真噁心、討厭,我要殺了你」的水產生的結晶完全不同。(IHM綜合研究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