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文化漫談(六):語言與文字
作者﹕章天亮
--------------------------------------------------------------------------------
【11月21日訊】在修煉以前曾經在一本文摘雜誌上讀過一個故事叫《曠野的聲
音》,講述一名美國女醫生在澳州與土著部落徒步穿越沙漠的故事。其中有個情
節說,這名女醫生與一群土著離開村莊走了幾十里,當晚露營的時候,她看到一
人正面朝村莊方向跪地冥想。她就好奇地問他在幹什麼,那人回答說他正在和村
莊裡的人通過思維來說話。
這件事情看起來很荒誕,其實人人都有這種功能。
遠古時期,人的道德很高尚的時候思想也相應地非常清淨,自然就具備著這種功
能的,思想可以互相溝通,雖然不借助語言卻遠遠比語言交流更加有效。語言的
使用和現代通訊工具的發明越來越弱化了這種功能,然而卻也保留了它帶來的一
個詞彙,叫做「默契」,套一句古詩就是「此時無聲勝有聲」。
按照進化論的說法,語言和文字的發明是人類步入文明的標誌,其實我看是人類
開始走向退化的標誌。任何語言和文字所表達的感覺和情感,都要依托聽眾的經
歷和體驗。舉個簡單的例子說,什麼是「甜」?字典上的解釋是「糖或蜜的味道
」,其實這種解釋與沒解釋沒什麼兩樣,如果一個人一生就沒有吃過糖或蜜,他
無論如何也不會從這種解釋中明白什麼是甜。不僅僅是味覺詞彙無法定義,像什麼
是「紅色」,什麼叫做「冷」,什麼是「香」,什麼叫「刺耳」,如果沒有親身
體驗的話,人的「眼、耳、鼻、舌、身」所感受到的東西都無法用詞彙精確定
義。更何況我們所要描述的情況經常是視覺、聽覺、味覺、嗅覺和觸覺的同時
綜合刺激,這時我們就會感到人類的語言實在太貧乏了,無論如何都無法讓聽眾感同身受。
雖然如此,語言的表達能力還是比文字更加豐富。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面對面
的談話使聽眾除了接收到語言外,還會接收到說話者的語音、語氣、表情、動作、
眼神等等,而一旦形成文字,這種語言以外的信息就又非常微弱了。
中國的文字是黃帝身邊的一個史官蒼頡創造的。古人有一個傳說,講「蒼頡造字
,有鬼夜哭」,後人附會說蒼頡造字後把天地之間的秘密都洩漏了,所以鬼才
在半夜哭泣。實際上我個人覺得,從心靈溝通到語言溝通,再到不得不借助文字
是一個不斷退化的過程,也許這才是鬼半夜而哭的原因。
唐代的韓愈提出「文以載道」,即文字是為記述道理而服務的,但從語言文字對
信息的承載能力我們可以看出,如果要表達一個超越常人的東西是非常困難的。
這就是老子為什麼在《道德經》中說「名可名,非常名」,就是說他所給出的名
詞不是這個名詞通常所指的那個對象。他還說「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
,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所以
我們看到即使大智慧如老子這樣的覺者也遇到了語言障礙。這並不是老子的表
達能力不行,而是人類根本就沒有那樣的概念,更沒有相應的「名詞」去描述老
子講的「道」。
語言文字既然不是傳遞思想的唯一方法,那麼有些修煉法門就走了另外一條路。
像禪宗就採取了一種極端做法--乾脆拋棄了語言文字,稱為菩提之道,以心傳
心。禪宗裡有個故事非常著名,說釋迦牟尼佛在靈鷲山說法,大梵天王獻金色波
羅花以表敬意。佛陀一言不發,拈起金波羅花向大眾展示。在場的聽眾不解其
意,只有摩訶迦葉破顏微笑,後來摩訶迦葉就成了釋迦牟尼佛心心相印的傳法弟
子。(見《佛家人物參考資料》)這是禪宗最經常講述的「拈花微笑」的故事
。其實我理解,講的就是不借助語言的心靈溝通,釋迦佛與迦葉都知道對方在想什麼。
中國的禪宗是不立文字的。曾經有一個尼姑拿一本經書向六祖慧能請教,慧
能說:「我不識字,你把經文念給我聽,我來給你解。」尼姑很奇怪地說:「
你不認識字,怎麼去解釋經書呢?」慧能就給她舉了個例子說:「我用手指
指給你月亮,可是如果你能夠直接看到月亮的話,不用通過我的手指也能看到」。
禪宗這種方法是不適合承傳的,因為真的能達到心靈溝通的人,思想已經非常
清淨了,而常人社會實際上是越來越背離宇宙的真理,越來越陷入我們這個物
質世界之中,也就越來越無法與上一代傳法的人溝通起來,所以禪宗傳了六代就不行了。
真正的大覺者在度人的時候是要照顧到聽法大眾的理解能力的,他會借助常
人中的語言和文字來表達高深的佛法,而人真正能夠依法修煉的原因卻不是因
為表達能力有限的文字表面,而是因為覺者的語言文字背後有著深刻的內涵。
如果只是去摳表面文字,那就像把指著月亮的手指當成月亮一樣了。
文字在創立之初確實是為了記載道理,中國最古的四本書是《三墳》《五典》
《八索》《九丘》。按照《尚書序》的說法,《三墳》《五典》是記述三皇五
帝的德行的,稱為「大道」和「常道」。後來的書籍就開始記述一些歷史,人
倫,民風,政務等等。儒家有四書五經之說,其中五經指的是《詩》、《書》
、《禮》、《易》和《春秋》,如果加上《樂》就是六經。它們各有各的用處
。司馬遷在《史記》的《太史公自序》中說:「是故《禮》以節人,《樂》以
發和,《書》以道事,《詩》以達意,《易》以道化,《春秋》以道義」。翻
譯成現代文就是《禮》用來節制百姓,《樂》用來表達平和的情感,《書》用
來指導政事,《詩》用來表達思想,《易》用來說明變化,《春秋》來闡明仁義。
歷史再發展下去,文字的使用就越來越龐雜了,形成了中國各朝各代豐富的文
學形式。春秋的時候是《詩經》、戰國是《楚辭》、漢代是賦、兩晉和南北朝
時代是駢文、然後依次是唐詩、宋詞、元曲和明清小說, 這些構成了中國文化
發展的一個清晰脈絡。最有意思的是每個朝代和每個朝代的文化都不一樣(明
代小說如《西遊記》等與清代小說如《官場現行記》等完全是不同風格的小說,
這實際上也是比較文學研究的課題)。這裡還涉及到很多深刻而細膩的歷史安排。
講到這兒順便說一句,中共在大陸建政以後,所發動的歷次運動對於中國
文化的破壞是毀滅性的,許多詞彙象「法寶」、「根基」、「悟」、「借花
獻佛」、「圓滿成功」和「心領神會」等等,本來都是修煉的詞彙,經過長
期的歪曲濫用,並加入政治因素後完全失去了原有的內涵。一些詞彙如「迷
信」和「科學」等甚至被歪曲後成了打擊人類最根本的道德的棍子,這些東
西都是阻礙人理解大法的,而且都將被清理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