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天琪:石油和國際政治
作者﹕廖天琪
--------------------------------------------------------------------------------
【5月29日訊】不斷飆升的油價令人不期然地想到上世紀七十年代的石油危機,當時是因爲阿拉伯產油國家實行禁運而爆發的能源短缺,而那時的油價也不過每桶(一桶等於159公升)12.45 美元。但是目前的油價已超過1990年伊拉克佔領科威特時的高價,達到41美元。工業國家人民的生活和油有著密切的關係,石油涉及到每個人的日常生活消費。當前油價的空前高漲對於布希政府的打擊,幾乎不亞於美軍虐待侮辱伊拉克戰俘的事件。美國的伊拉克戰爭陷入膠局,聯軍佔領區不斷受到恐怖分子的襲擊,造成人員傷亡,同時油管也經常受到破壞和襲擊,真是進退維穀,騎虎難下。
以前國際爭端是爲了領土和主權,現代的國際政治爭奪的是什麽?專家的回答是:“油呀,蠢材!”一年前美國發動伊拉克戰爭,石油即便不是主要的,卻也絕對是次要的原因。反過來看,歐洲許多國家反戰,石油即便不是他們唯一關心的大事,至少也是這些工業國家念茲在茲的心上事。因此兩邊都不必在道義上指控對方,大家反正都把本國的切身利益放在天平上考量。
來探索一下油價飛漲的原因,也許可以爲當前國際政治的格局勾畫出一個大致的輪廓。下面幾項因素值得參考:一,世界性的經濟復蘇,使許多國家走出原先停滯的底谷,增加了對能源的需求量,這包括美國、日本、歐洲和亞洲等地區,美元的貶值也對價格有直接的影響。二,中國、印度、南韓和俄國等國家對原油的需求量猛升,中國目前已經變成世界第二大原油消費國,超越了日本,今年第一季度的消費增長率已達18%。但一個中國人和一個美國人每年油的消耗量是1.8比26,相形之下還是小巫見大巫。如果每個中國人都要像美國人那樣享受汽車、洋房和冷暖空調、家用電器,以中國人口之衆,那後果將是“不堪設想”的, 地球上的能源儲量恐怕經不了多久的折騰。三,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去年九月和今年四月兩次作出了減産保值的措施,雖然減産數量不大,但是在此需求量增加的時候,這是雪上加霜的動作。歐洲北海的海底鑽油工程近年來也減産了。總的說來,世界石油市場的情況是供不應求。四,美國攻打伊拉克,伊國原來的原油生産減少,美國雖有油田的控制權,但是短期內無法更新設備提高生産。更何況恐怖分子的襲擊活動不斷,美國派了一萬五千名武裝人員守衛伊拉克的油管,其中將近一萬名士兵是專門監督修復工作的。五,跨國石油公司的投機炒作,進行石油期貨交易,倒買倒賣,肥了自己的金庫,瘦了消費者的荷包。
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原油消耗國,它本國的儲量很豐富,自己生産的油也不少(世界第三位),但是它還是千方百計,深謀遠慮地部署,要從別處取得廉價石油。美國跟最大產油國沙地阿拉伯一向有良好的關係,能得到國王酋長們的定量低價石油,交換條件是向他們提供軍火武器,對美國而言是一舉兩得的交易。但是這個靠石油暴富的伊斯蘭國家富而不好禮,擁有野蠻的司法(賄賂、砍手、砍頭)和壓迫婦女的習俗(女子必須“三從”,從父、從夫、從兄弟或兒子, 才能包頭裹體出現在公共場合,其餘受教育和就業受歧視就更不用提了)。王公貴族們貪婪腐敗,不公的社會是孕育暴戾極端思想的溫床。伊斯蘭基本教義派大行其道,利雅得成了恐怖分子的大本營。
“九一一”的十九名恐怖分子中十五名是來自沙國。美國知道有一天伊斯蘭極端分子奪取了該國的政權,美國將失去它最大的原油供應渠道。伊拉克地下石油的儲量豐富得令人眩暈。德州布希家族原來就擁有石油公司,跟沙地阿拉伯的石油貴族們有著親密的私交。據華府的內行專家Bob Woodward的調查,去年沙國駐美大使比美國國務卿鮑威爾還更早知悉美國攻打伊拉克的軍事行動,原來布希總統已經跟他先通了氣了。總統和他的那批新保守主義的智囊們都認爲,沙地阿拉伯政權岌岌可危,萬一狂熱的伊斯蘭份子掌權,隨時可以掐斷美國的石油供應管道,故而拿下伊拉克的豐富油田無比重要。但是目前尚未建立新政權和新秩序的伊拉克,還不是一個可以投資的地方,而且照目前的情況來看,美國是否能對伊拉克未來新政府擁有絕對的掌控權也還難說。連布希能否贏得大選都還是未知數。如果年底民主黨勝選,美國的伊拉克和中東政策會有相當程度的調整。
石油的貴賤支配著物價的起伏,這對於一個社會經濟的發展起著關鍵性的作用。從統計數位上看,油價低時,經濟成長率就高,油價一上揚,物價就擡高,形成通貨膨脹,消費力下降,經濟蕭條。可惜全世界的那些已爲人知、並且得到開發的蘊藏豐富的油田(據說有四萬三千個)多半都在危機地區,如中東、委內瑞拉、北非洲的阿爾及利亞、利比亞和埃及以及西非的的尼日利亞和安哥拉。這些本身已經飽受不安政局、種族和宗教衝突的地區,地下的藏油就如點火線,讓人立刻聯想到恐怖主義分子夾持石油威脅世界的場景。
石油之外,另外一種重要的能源是天然氣。有人認爲在二十一世紀,天然氣會取代石油,就像二十世紀石油取代了再上個世紀的煤一樣。然而提煉天然氣的工序複雜、投資成本又高,一時還難以看出前景。俄國的天然氣産量最豐,但是産區也多在是非之地。俄國如果能同跟從它分裂出去的國聯諸國理順關係,從能源的豐盈這個角度看,它是大有發展的。俄國的那些應運而生的跨國石油公司的權力膨脹,他們的大老闆們已經不滿足於經濟大權的在握,他們的政治雄心也隨著金錢的增加而擴大,這令普經總統十分不安。去年尤科斯石油公司前總裁霍爾多科夫斯基的被捕,就證實了普京“清君側”,棋高一手,先發制人,把經濟新貴、金融寡頭投入監獄,爲自己今年三月成功地再度被選舉爲國家元首鋪好了路。
作爲傳統的石油生產國和輸出國,俄國對於鄰近的兩個能源消耗大國,日本和中國,可說是很理想的貿易夥伴。二者都十分希望能長期穩定地從俄國進口石油。從九十年代就已經醞釀的中俄石油管道,本應於去年開始修建,它從安加爾斯克通往大慶,長達四千公里,可惜現在暫時被擱置,這跟尤科斯石油公司出事,總裁下獄也頗有關係。日本也跟俄國簽了約要修建一條北線,希望將西伯利亞的油送到日本去。在石油的問題上,中日又成了競爭對手。日本以諸多的好處和大量的投資爲誘餌,可能後來居上,讓俄日的管道先提上破土修建的議事日程。中國從中東進口大量的原油,現在急需另辟途徑,跟俄國和中亞那些油産豐富的國家協商,以保證本國的原油供應不致有缺。近年來中國爲了三峽耗資巨大,人力物力的投入難以計算。如果稍微在跟西北方的鄰國在石油上達成協定,那麽今天也不至於如此“幹著急”了。何況除了工商業上的石油消耗外,還有所謂的“石油戰略儲備”,這點中國還真該跟美國好好學習一番才是。
美國和歐洲的汽油價格目前已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消費者怨聲載道。在民主國家人民不滿意政府時,有許多渠道可以宣泄。其中最令掌權者害怕的是人民叫他滾蛋,其表達的方式從扔雞蛋、甩耳光(最近德國總理施羅德吃了一名男子的耳刮子,他指責總理不能解決失業問題和裁減社會福利)、上街抗議、簽名請退、投票罷免,花樣著實繁多。布希總統十一月份將面臨選舉這一關。現在石油猛漲實在令他憂心忡忡。他已經向沙地阿拉伯的Bandar王子(國防部長的公子,兼駐美大使)發出SOS,王子已經答應,如果到時候油價還不下降,沙國將增加每日石油的産量,務必讓美國的汽油價格下降到選民可以接受的高度。看來民主政治也需要關係學作潤滑劑,只恐怕如果汽油的價格持續地從五月份一直高到十一月份,那麽這樣的政府早就民心盡失,什麽石油王子的神奇術都挽回不了頹勢吧。
──轉自《觀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